谁来帮学校挑“刺”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12-2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姚虎雄

    假期过后,学校各部门的负责人都在奇怪,全市现代化学校评估的脚步越来越近了,为什么校长却没有要求行政部门对照评估细则做资料。有人来提醒我,我只是淡淡地回答:不用特意准备,就按已有的材料真实呈现。验收结束后,我召开了总结评价会,要求分管副校长、中层和教研组长都来参加。随着会议交流的深入,我发现分管部门负责人的表情有些凝固了,一些中层你看我、我看你,有些不知所措。面对验收后发现的真实问题,大家都开始感到不安起来。

    紧接着,学校又召开了行政扩大会议。如此重要的评估检查,却暴露出这么多问题和不足,对一所当地老牌的实验小学来说,的确有些脸上挂不住。趁着大伙儿还在尴尬中,我借着专家验收留下的评价意见,经过仔细分析后趁热打铁提出了整改意见和措施。仿佛为了证明自己,学校上下每个教职员工都卯足了劲去干工作。很快,学校的工作状态焕然一新。直到这时,大伙儿才开始理解我当初的用意:不刻意做任何资料加工,常态化迎接验收,就是要借专家的眼睛和嘴巴,道出常态下学校真实存在的问题,为学校发展提出有效的建议与意见。这个收获,远比获得一块牌子重要得多。

    毋庸置疑,学校在发展中肯定会存在这样或那样不足,知不足才有发展空间和发展动力。问题在于,很多时候学校会形成一种文化倾向,就是认为这类问题不只是自己学校有,大家都有,犯不着去自揭其短。你不说,我不说,糊涂一下也就过去了;如果碰到检查,糊涂不下去了,汇报材料做得漂亮一点也可以蒙混过关,犯不着自己和自己过不去。有时候校长发现问题了,如果不是在节骨眼上提出来,大伙儿还不一定会接受。这时候,借外力来帮学校挑问题、挑毛病,效果或许会比自己内部提出来效果要好得多。我将此称之为借外力进行学校问题和文化诊断。于是,也就有了开头发生的一幕。

    学校就像一个人,只要是人,就会生病,就需要诊断、疗疾。学校问题与文化诊断也一样。首先,要诊断的是学校的大脑——校长。校长自身的诊断与改造,是学校问题与文化诊断的第一步。一个没有自我诊断与改造意识的校长,其学校也不可能真正进行问题与文化诊断。在现实办学中,不少校长对自己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缺乏自觉认识与自我修护,连自己都搞不清楚自己的管理定位、教育追求,学校的问题与文化当然也就无从“诊”起。从这个意义上说,校长必须养成自省的习惯,在管理实践、管理对象中学会诊断自己,准确判断自己是否与学校的主流文化相一致。如不一致就要进行积极的调适。与一流专家、学者对话,借鉴各行业的先进管理经验,是校长进行自我诊断的重要方式。

    另外,要对具体的工作行为、现象进行诊断。有时候,学校工作中有很多文化假象存在,正是这些假象,蒙蔽了学校发展的眼睛。而更为糟糕的是,一些人还在刻意热衷制造这些文化假象,把一些水中花、镜中月的学校文化假象,当作业绩来夸耀。学校问题与文化诊断,必须找到诊断的价值点。作为一校之长,要特别留意学校在利益分配、工作分配时教职员工群体或个人的行为和表现,因为其中往往会反映出个体或群体的文化特征,而这些行为最需要记录、分析和诊断。

    除此之外,学校还要善于寻求外力来支持问题的诊断与改造。外来专家进校的研究活动,是学校进行文化诊断与问题改造的重头戏。如果能够以开放的心态将学校的真实样貌呈现给专家,请他们像解剖麻雀一样地来解剖学校,就会跳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的局限。这样的学校诊断也会更客观,提出的改进意见也更有借鉴意义。我将此称之为借力使劲。经常听到有校长抱怨,学校的各项检查项目太多了,我也有这个感慨。但是,当你无力改变这些现状的时候,就要想办法去合理利用这个现实。让上级派来的专家免费为学校进行问题与文化诊断,又何乐不为呢?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