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社会让我心里暖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12-2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记者 赵正元

    “我喜欢‘轮椅组’,游客里有很多老人因行走不便是坐轮椅来的,我们的职责就是将他们安全地送下楼梯,每次将老人送下去,听到他们面带微笑地说声‘谢谢’,心里总觉得暖暖的。”北京经贸职业学院计算机系12级应用班杨琳艳谈到不久前她和同学们一起参加了毛主席纪念堂的志愿服务活动时,还是激动不已。

    她说,志愿者服务非常辛苦,每天都要凌晨4点起床,5点多钟来到天安门广场,6点钟准时上岗。志愿者们踩着月光开始每一天的工作,由于现在的早晚天气温差很大,凌晨的气温仅有几度,伴着阵阵寒风,同学们在室外冻得瑟瑟发抖,但脸上仍然充满了笑容。

    学生们在工作的时候曾遇到许多问题,比如前来瞻仰参观的游人不会说普通话,和他们沟通有些困难,只能在他们说了很多遍或者慢慢说才能听懂。还有就是外国友人前来瞻仰参观,学生们尽管英语水平不高,但他们尽其所能去讲解。虽然是90后,但志愿者心中都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再苦再累也要为人民服务。

    计算机系11级网络班李超超说,作为大学生应该懂得知足,而不是一味地抱怨条件不好,零花钱不够用,和打工子弟学校的孩子们一比,“我觉得真的很幸福了,至少现在衣食无忧,所以没有理由不努力,我们应当好好学习,为国家贡献一份力量”。

    据了解,近几年北京经贸职业学院把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作为学校工作的特色项目,鼓励大学生和青年教师志愿者立足校园,走向社会,深入街道、社区、农村,广泛开展教育援助、公益活动等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在服务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我们学院的志愿者活动是多种多样的。包括扶老助残、禁毒防艾、治安巡逻、节能环保、支教助教等。许多志愿活动已经形成了特色,常年坚持开展。”北京经贸职业学院党委书记焦福岩对记者介绍,“‘团结向上,奉献社会’的经贸志愿服务精神,成为了学院特色的学校文化的重要内容,对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显著作用。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民办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二等奖。”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