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媒体发展,青年学子该如何担当
近日,第二届武汉地区高校校园媒体组织沙龙在武汉纺织大学举行,多所高校的校园媒体学生骨干代表齐聚一堂,就“新媒体和传统校园媒体如何相互依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主 持 人:
武汉纺织大学党委宣传部 高建勋
■点评:
武汉纺织大学党委副书记 刘 义
■师生嘉宾:
湖北高校青年传媒协会执行主席 龚彦辰
武汉大学广播台台委 刘立帅
华中科技大学新媒体部长 沈童睿
华中农业大学广播台台长 侯钰莹
华中师范大学广播台台委 张文硕
中国地质大学记者团团长 吴擒虎
武汉理工大学经纬网站长 魏 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新闻网站长 周亚兰
中南民族大学广播台台长 陈 曦
武汉纺织大学大学生通讯社副社长 陶茂锐
直面 校园媒体新发展
主持人:随着互联网与新媒体的迅速发展,“纸媒没落、广播式微、传统媒体江河日下”的言论甚嚣尘上。作为大学校园的媒体骨干,如何分析这一观点?
刘立帅:传统媒体的受众和覆盖范围还是很广的。新闻媒体要为社会创造价值,为人民谋福利。媒体应该具有专业性,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信息传播的随意性,在某些方面是达不到媒体行业标准的。我们应当做有价值的新闻人、负责任的传媒人。
魏睐:我觉得只是传播渠道发生了变化,新闻的影响力还是有的,服务社会的性质还会继续下去。
吴擒虎:应该说新闻不死,传统媒体不死,新闻所追求的精神不死。传统媒体要增强服务性,以人为本,要做有温度、有情感的新闻。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增强新闻的公信力和价值性。
龚彦辰:是什么样一种力量,让我们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能为了一件事情而积蓄如此澎湃的激情?是对新闻工作的热爱!只有坚持并且热爱,才能有所突破和收获。随着新闻载体的变化,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必会成为一种趋势。
变化 个性化定制突出
主持人:新媒体突出的特点是什么?与传统媒体之间有何不同?
沈童睿:新媒体个性化趋势越来越强,而纸媒的个性化相对较弱,两者之间的矛盾就是这两种力量的对抗。新媒体突出特点,说到底还是个性定制的问题。在信息需求多元化时代,校园媒体如何把握个人和学校之间的宣传需求关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吴擒虎:社会在发展,传播方式也在不断演变。所谓新媒体的形式最终也会变成“传统媒体”,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真正需要关注的是新媒体和传统媒体所反映的新闻理念,并将这两种理念相结合。
刘立帅:我觉得不管传播方式如何变化,并不能简单地说我们是保卫报纸、保卫广播,我们真正保卫的是新闻理想,我们要发展与改进的是做有影响力的新闻,即使传播方式变化了,只要保证我们媒体的传播理念不变,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感仍在,就会有价值。
陶茂锐:不管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其宗旨都是为大众服务,所谓的矛盾也只是传播方式的变化。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利用不同的传播方式服务好师生的不同需求,及时传达师生所需要了解和反映的信息。
张文硕:校园媒体的受众主要是学生,我们可以借助新媒体多样化的沟通渠道和便捷的互动模式来打造具有亲和力的校媒。
融合 新旧媒体相融
主持人:如今的校园媒体,特别是传统媒体受众面不广,其发展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不管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他们的发展有没有受到限制或是阻碍?
吴擒虎:传统校园媒体在信息反馈方面的反应比较慢,而新媒体可以将师生所表达的情绪马上传达出来,也恰恰能在此方面与校报、广播互补。
龚彦辰:对有价值的新闻,要突出重点,不断把导向的声音放大。想要将新闻做真、做好,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灵活运用各种新闻载体。
刘立帅:校园媒体的发展会受到相关设备的限制。一间设备陈旧的播音室,不可能给听众带去具有美感的声音。作为传统主流媒体,任何时候都要保证节目内容质量。
龚彦辰:总之,不管校园媒体如何发展,都要站在读者的角度去思考,而不是一味去哗众取宠。传统媒体的阅读还是要坚持内容为王,我们心中要常叩问:报道是否全面,是否有深度?
周亚兰:虽然是校媒,但我们也要坚持走出去的战略,与社会各类媒体交流合作,取长补短,提高自身的专业性和深刻性。
主持人:传统媒体舆论导向性、权威性较强,而新媒体的公信力相对较低,但是时效性强,两者有融合的可能性吗?
魏睐:互联网时代不仅有新媒体,还有APP用户(即application 的简写,指“应用”)市场,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需求没有被满足。如果将很多在电脑端操作的服务(比如在教务处查课表和成绩等)移植到手机上,在服务页面绑定一些新闻,并将这种服务拓展,线上做好服务,线下进行深度解读及服务反思,校园媒体的发展必将呈现生机勃勃之景象。
沈童睿:新媒体应该以服务为主,主动迎合师生的爱好与需求,同时保证新媒体具有传统媒体的规范性,资讯类、服务类、娱乐类等分类要规范,语言组织要具有一定的严肃性。
吴擒虎:不少学校的官方媒体学生关注的比较少,主要是学生不关心。应该安排专人负责反映学生意见和诉求的版块,定期上报给学校的相关职能部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在理念和定位上各有侧重,实现融合就是要让两者之间的侧重达到一个平衡,传统媒体不能固步自封,不顾学生的评价,而新媒体不能不顾信息的权威性和价值性。
张文硕:新媒体的发展必须依赖传统媒体,新媒体要在传统媒体的推动下不断地完善自己,从而走向一个新的高度。其次,传统媒体必须做好自己,提高自身能力。从互动的角度来看,要实现两者融合与发展,就要利用各自的优点和缺点,扬长避短。
陶茂锐:我有两点看法:一是要努力改革校报内容。将以信息传递为主的校报转化为师生共同参与的集新闻、艺术、社会等于一身的报纸;二是传统媒体要定位于深度报道,并借助新兴媒体的传播,让受众参与内容的生产与拓展。
侯钰莹:对于广播而言,可以将做的节目上传到QQ(网络工具)、人人网、微博等新媒体上,拓宽受众面。
陈曦:可以将线上与线下信息整合起来,再通过新媒体的快速方式发布出来,从而将传统媒体的隐形门槛打破。
点评
校园媒体,包括传统新闻网、校报、广播以及新兴的微博、微信等,建设好、管好、用好这些媒体,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上指出,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关键是要提高质量和水平,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吸引力,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学生作为校园媒体的受众,他们对宣传是怎么思考的,我们应该关注。
笔者听说大学生通迅社的学生要开展校园媒体沙龙时,十分赞同。这些90后的青年学子们,怀着责任与担当,思考媒体公信力与先进性的表现,畅谈如何把校媒办好。在他们激烈的讨论和有忧虑的思考中看到了活力与激情,这是做好校园新闻宣传工作的可贵品质。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不仅仅是信息传播,更是阵地的占领,是拓展党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高校新闻宣传工作者们要让传统媒体更加贴近师生学习和生活,让新媒体成为传播校园文化的前沿阵地、提供公共服务的有效平台、促进大学生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我们要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提升校园媒体宣传的水平和成效。希望更多的有识之士来关注校园媒体的发展。
文字整理:涂耀威 侯庆 陶茂锐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