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2013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候选人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4-0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打造“书香校园”始终是陈克文治校坚守的理念。在别的学校,图书馆就有一栋楼,所有的书籍都集中在楼内。可是在海南省机电工程学校,陈克文则将图书馆、阅读室建在了教学楼中间层,他说这样更方便学生就近阅读,他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把工作重点从“管好书”转向“介绍学生读好书”上来。他倡导在教室里设立“图书角”、在学生宿舍设立“新书角”,让校园充满“书屋”气息,并积极推动学生阅读,在校内设立了“名师讲坛”、“书痴讲读书”、“读书交流会”等,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鼓励学生读书、立志、成才。该校在全省首创“百项发明创新工程”,鼓励师生通过广泛阅读和动手实践大胆创新。

    多年来,他坚持将自己读书的心得结合学校的实际教育工作,每周给全校学生写一封公开信,与学生畅谈读书、理想、人生,深受学生欢迎。近日,由这100封信结集而成的新书即将出版发行。

    校长的个性决定学校特色。陈克文执着的阅读个性深深地影响着全校5000多名师生,校园内浓郁的读书氛围使这所学校焕发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其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始终立于全省中职学校前列。由于办学成效突出,学校先后荣获“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等诸多荣誉称号,2013年该校又以优异的办学成绩步入全国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之列。而作为校长的陈克文也先后荣获“海南省特级教师”、“海南省中小学十佳校长”、“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校长”、“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陈爱玉:用阅读的力量促进学生成长

    “明理之要必在读书”,这是陈爱玉校长对待读书的座右铭。她不仅自己喜爱读书、善于读书,而且她把这种行为转化为一种信仰、一种理念,唤醒着每一个与她同行的同事和学生。“用阅读的力量改变和发展学生,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坚持这样,教育就能成为真正的教育。这,也是陈爱玉校长的办学理念。

    从2007年新课程实施伊始,陈爱玉校长就敏锐地意识到阅读对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时的学生至关重要。于是,她率先提出“海量阅读”,并大刀阔斧进行课程、课堂变革。第一,进行组织结构重组,构建海量阅读运行机制保障;第二,推行海量阅读进课程,构建海量阅读课程保障,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课内阅读又分学科阅读和综合阅读,学科阅读又分教师推荐必选阅读和学生自选阅读等;第三,整合大语文教学,构建海量阅读的课堂保障,通过保障阅读在语文学习中的时间和内容,实现“三文教育”,即文字、文学、文化,倡导语文教学的“文化性和工具性”和谐统一;开展教师的“儒家讲堂”;第四,校内阅读和校外阅读相结合,构建海量阅读时间保障,每周二开设全校学生定时校内阅读课——静读课;第五,构建形式多样的阅读评价体系,构建海量阅读评价保障,连续5年来的开学典礼主题都围绕阅读展开,奖励阅读量在350万字以上的“海量阁大学士”也成为开学典礼的高潮。

    “在网络时代,快速浏览已经成为习惯,学生们捧着一本书静读,其实是一种修炼。”把这种修炼变成一种好习惯,就能成为改变孩子的力量,陈爱玉校长把这种力量用数字进行了诠释:一个学年,孩子们能上35节这样的静读课,共1750分钟,每个学生平均阅读约87万字,走进一七一中学的学生每学年的校内阅读都在120万字以上。

    如今,在一七一中学,阅读不仅已成为每一个教师、学生的习惯,而且成为学生表达思想、彰显素质、生成能力的重要途径。每学年,学生在国家刊物、省部级报章杂志上发表文章数十篇;数百名学生走上海量阅读大讲堂进行专题讲座。因推行海量阅读、办学特色鲜明、办学质量不断提升,陈爱玉校长被授予“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陈瑜:让阅读改变教育生态

    2011年12月,当过中小学教师、教研员,并在县教委和重庆市教委工作过的陈瑜,出任重庆市九龙坡区教委主任。多年的教育生涯,使他深刻地认识到,教育活动中有一些元素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这些基本元素缺失了,那样的教育必定是有缺陷、有硬伤的。两个月之后,他在九龙坡区作的第一个教育工作年度报告中,就明确提出着力调绘“爱心、书香、理性”的九龙教育“三原色”,并将“书香”作为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

    随后,他直接推动完成的一份近2万字的《九龙坡区教师阅读调查分析报告》却让他心情复杂:仅有26.1%的教师选择阅读作为主要消遣方式,排名在看电视电影、外出旅游、体育锻炼之后……推动教师阅读势在必行。在陈瑜的直接策划下,2012年11月,九龙坡区正式启动实施“修远行动·教师阅读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组织和推动全区6000多名教师开展读书活动。

    陈瑜主导制定了《九龙坡区教育系统“修远行动·教师阅读计划”实施方案》,成立了由他亲自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聘请21位市内外知名专家组成专家指导组,并建立起一系列保障制度,将全区70多所学校的实施情况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将教师阅读情况纳入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管理体系,加大学校图书室建设和图书配置力度。

    陈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教师阅读计划”的深入实施,不仅为全区教师推荐了130种阅读书目,还收集名家学者关于阅读的论述,编印《卓越,从阅读起步》一书,发给全区所有教师,解决认识问题;将“书香校园建设”作为九龙坡区与中国教科院共建“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六大实验项目之一,首批项目学校有22所;举办“九龙教育大讲堂”、读书沙龙等活动,发挥专家引领、相互切磋等作用;举办全区青年教师素质大赛,设置“理论考试、讲课比赛、专家答辩”3个环节,开展“书香校长”、“书香教师”评选活动,引导广大校长和教师真正行动起来。

    陈瑜还将“教师阅读”向学生和家长延伸,又先后实施了“学生全科阅读计划”和“家长教育行动计划”。如今,九龙坡区的教育生态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陈瑜认为,教育生态的改变才是最为重要和深刻的改变。他坚信,只有在一个健康的、积极的、本真的教育生态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才会真正成为现实。

    房超平:把学校变成一个“图书馆”

    2012年9月1日,房超平来到丽湖中学——深圳市南山区的新办初中。这所学校的学生80%左右是来深建设者子女,行为习惯与深圳这座城市格格不入;绝大多数教师是“80后”,很少有人阅读教育理论书籍,生源状况和教师结构令他感到“压力山大”。

    经过思考,全员读书活动成为他建设新学校的重要选项。他深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落实全程学习的办学思路。所谓全程学习,就是针对学校实际,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品牌建设的着眼点,放在课堂教育(包括课前、课中、课后3个阶段)、课堂内外、初中三年、学校教育、校内校外(包括家庭和社区资源的运用)进行全程整体设计。

    全程学习的办学思路使房超平选择了建设学习型学校的道路,他清醒地认识到,学习型学校建设唯有通过全员读书活动才能有效实施。 

    为了使全员读书活动成为师生的切实需要,触手可及处便是图书,学校把有限的图书经费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给班级、学科组以及每个任课教师。房超平介绍说:“我们将所有的图书经费按照每个科组3000元、每个老师5000元、每个班级3000元进行分配,让教师、班主任、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图书。”这种“藏书于民”的政策把整个学校变成了一个大图书馆,能够让教师和学生随时随地阅读自己需要的书籍,真正实现了无障碍阅读。

    把书配送到师生身边后,还必须通过制度来推动落实。房超平在全校提出了“四共”的全员读书要求,即干部共学理论、教师共享体会、学生共读好书、家庭共闻书香。每学期干部要制定自己的读书方案,并在每周一次的行政干部会上,轮流用一个小时分享一本理论专著的主要内容和体会;教师要通过双向式培训(指教师既是培训者又是被培训者)分享自己的读书体会,交流自己的学习经验;通过读书人物评选、推荐活动以及每周开设两节阅读课,促进学生的广泛阅读,扩大学生的视野,并组织学生轮流在升旗仪式上分享读书体会;通过制定书香家庭星级评价标准(家长自我申报、班级推荐、学校评选),督促亲子读书活动的开展,影响家长的教育观念和生活行为,改善学生在家庭的读书环境和氛围。

    如今,让阅读触手可及,已经在丽湖中学成为现实。未来,让阅读改善品质,必将成为助推丽湖中学品牌发展的引擎。

    范引:追寻着草根阅读的教学梦

    2013年5月,一个瘦小单薄的女孩吃力地拽着一个蛇皮袋走进县教研室。“我是陈桥镇三王村学校的特岗教师范引,这是我和我的学生两年来的读书笔记,听说教研室在搞阅读推广活动,请看看乡村孩子的读书生活吧!”

    打开范老师带来的读书笔记,大家都吓了一跳,500多人的乡村学校,一个学期的借阅记录达2273次。随便抽出一本来,在孩子们歪歪扭扭的文字之外,必有范老师或长或短、或赞或责、颜色不同但结尾处必有“你很棒,姐姐渴望读到你更多更深的感受”的评语,笔记本子里不仅有孩子们彼此间的阅读互评,更有范老师对孩子笔记的勾画点评。

    读范引老师的工作笔记,才能真正感受到她对阅读的一腔热爱:“一直觉得我在这个学校是个很孤独的人,似乎和别人不一样,我对读书有着一种近乎本能的渴望和狂热。可是仅仅自己狂热也就罢了,还强烈希望学生也和我一样热爱阅读。从上学期开始,从那批免费图书到来开始,从我自告奋勇当上这个小学校的图书馆馆长开始,从给八年级和九年级每周开设一节阅读课开始,我与学生的阅读之旅就开始了。”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