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地方本科高校发展难题探索应用技术大学办学之路
今年2月26日,国家召开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会议特别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这项举措将有利于扭转目前一些地方本科高校定位不清、只求规模的现状,引领社会摒弃一提职业教育就是“低档次”的陈旧教育观念。会议的召开,更加坚定了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建设应用技术大学的信心,也预示着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的发展将迎来新的春天。地处中部欠发达地区非省会城市的黄淮学院,克服了重重困难,坚定不移地走应用技术类办学道路,学校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办学特色日益凸现,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黄淮学院的经验充分证明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现将黄淮学院转型发展的经验做法和思考归纳如下,以期为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黄淮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门批准,由河南省政府部门主办,在原驻马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原职业技术学院基础上于2004年合并组建而成。作为一所“历史短、起步晚、基础差、底子薄、矛盾多、困难大”的地方本科高校,升本以来,特别是2010校第二次党代会召开以来,学校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国家“教育”、“人才”两个规划纲要,牢牢把握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这一核心任务,转观念、抓改革、强建设、调结构、搭平台、破难题,激发学校的办学活力,强力推进学校转型发展,蹚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办学道路,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招生就业呈现“出口畅、进口旺”的良好局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好评。2014年1月10日,教育部门领导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座谈会上充分肯定了黄淮学院的应用型办学探索与实践,并指出黄淮学院对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具有典型的示范性。2013年11月18日,河南省领导在调研黄淮学院时指出:“高等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脱节,黄淮学院的办学实践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对黄淮学院转型发展成就给予了高度认可。
适应形势、破解难题,强力推进学校转型发展
建设独具特色的应用技术大学,是一个持续、艰苦、充满激情的探索与实践过程,也是一个蝶变、超越、脱胎换骨的转型与提升过程,需要很大的勇气、信心与决心。近年,黄淮学院在办学理念、办学定位、战略举措、发展路径等方面不断统一思想并付诸行动。
(一)顶层设计,规划转型发展路径。 学校深入研判并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瞄准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这个目标,围绕转型发展、全面提升这条主线,提出了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能力本位、重在实践”“两大突破”,完成从传统专科学校管理向现代应用技术大学管理;从封闭式办学向开放式办学;从传统知识本位的学科教育向能力本位的专业教育“三个转型”,实现办学基本条件、内涵建设水平、人才培养质量、服务社会能力“四个提升”的总体发展思路;确立“就业能称职、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定位,强力实施“人才强校、质量立校、专业集群、项目带动、开放合作”五大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了战略转型的行动计划,推动了学校的加速转型、全面提升。
(二)更新观念,破除传统教育思想桎梏。围绕“怎样办好应用型大学、怎样培养好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等核心问题,学校于2011年开展了以“政策引路、专家指路、行业铺路、学校探路”为方法的为期一年的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活动。邀请教育部门领导、教育专家来校指导,帮着理清思路;深入行业、企事业单位进行调研、分析论证,以此催生应用型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邀请境内外应用型本科院校的20多位知名专家来校专题指导,并派出人员到德国的不莱梅应用科技大学和汉诺威应用科技大学、英国的班戈大学和考文垂大学等10多所应用型大学进行考察培训,建立专题网站、设立课题,开展系列深入研讨和论证,促进广大干部教师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更新,引领了学校转型提升与跨越发展。
(三)构建合作发展联盟,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学校创新办学模式,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项目共担、互惠多赢”的原则,与160多家政府机构、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成立合作发展联盟,打造了多主体合作、多团队协作、多模式运作的教育、科研、服务一体化协同创新大平台。依托联盟,学校与各成员单位之间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形成了协同创新、互惠多赢的良好局面。
(四)优化专业结构,对接行业产业发展。按照“突出应用、集群发展、培育特色、提高质量”的思路,学校紧跟行业科技进步改造老专业,使专业向特色化、应用性方向拓展;紧扣地方主导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增设新专业;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初步构建信息技术类、土木建筑类、文化艺术类和管理经营类四个具有比较优势的专业集群,实现学校的专业链与地方行业产业链的集群对接,不断提升学校专业与地方产业的符合度、依存度、共享度,进而提高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社会满意度。
(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应用导向。学校坚持“一个核心、四个统筹”,修订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即以能力培养为核心,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统筹通识课与专业课,打通两类课程;统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加大实践教学比重;统筹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将第二课堂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与专业能力培养融为一体;统筹校内培养与校企双主体校外培养,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与岗位工作能力,构建了“产学研相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六)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强化教学改革。学校积极推进教学内容更新,引入行业企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做到“学校教的要适应市场要的”。在教学方法的手段上,以案例教学为突破口,积极推行讨论式、启发式、探究式、仿真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方法,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微课程建设、慕课MOOC、反转课堂等都在加紧推进之中。在学习评价与考核方式上,推行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变末端考核为过程考核,变封闭考核为开放考核,变学校考核为校企共同考核;积极开展“创新、创意、创造、创业”“四创”教育,把“四创”教育贯穿应用型人才培养全过程。
(七)搭建实践平台,产教融合、合作育人。依托合作发展联盟,学校与企业强强联手,共同搭建实践育人平台。一是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科技产业园和“梦工场”等校内实习综合实训基地,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方式,鼓励学生在做中学、学中研、研中创,提升实践创新能力。二是以企为主共建130多个项目多样化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由联盟企业承接相关专业学生的操作训练、顶岗生产、企业管理、市场调研、毕业设计等。按照“企业命题、双师指导、协同完成、市场检验”的基本要求,学生在实习实训中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目前,学校毕业生设计、研发、制作、调研性论文和设计已经达到80%,有效推进了校企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合作就业、合作创新。
(八)实施双师双聘双百工程,打造教学科研创新团队。黄淮学院将打造双师素质教学与科研团队作为学校转型发展的重要着力点。积极推进“双聘”制度,从行业企业聘用120多位行家里手作为兼职教师,参与学校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学校每年选派100名专业教师到联盟单位企业生产一线和相关政府机构参加顶岗实践或者挂职锻炼;积极选派业务骨干出国、出境培训,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九)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展合作办学平台。按照“开放式办学,引进优质教学资源,国际化合作,牵手世界知名高校”的发展思路,学校先后与英国、印度、美国等国以及台湾地区的17所知名应用技术大学开展合作办学,目前,学校有11个本专科合作办学项目,700多名学生出国留学。通过借鉴先进的办学理念,引进师资、课程、教材等优质的教学资源,积极探索遵循国际化产业分工的人才培养途径,推动全校范围内各专业教学的改革与建设,由外向内激活学校的应用转型,形成国际合作办学由内向外的拓展延伸、良性互动局面。
(十)加强应用技术大学研究,提供转型发展理论支撑。作为教育部门应用技术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第五项目组“地方院校转型发展工程项目组”牵头单位,学校成立转型发展研究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应用技术大学研究中心,在办学实践中加强相关理论研究,同时学习、消化和吸收国内外应用科技大学的成功经验,逐渐形成黄淮学院转型发展创办应用技术大学的理论与实践体系,为今后长远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理性思考、坚定信心,积极探索应用技术大学办学之路
回顾9年多来的探索与创新,黄淮学院既经历了初始阶段“生存追赶”式发展的困惑与拼搏,更有了“转型提升”式跨越的自信与和收获。总结反思学校在应用技术大学建设中走过的发展道路,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最重要的是学校办学目标的定位。学校发展的定位准确与否,关乎学校转型的成与败、得与失、进与退。学校发展定位不准、方向不明,可能会导致“南辕北辙”。地方高校确立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既要立足自身实际,又要面向社会,深入研究地方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结构以及对人才类型的需求。接了“地气”才能有“底气”,只有突出服务地方性、突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学校才能得到地方政府、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才能用足用好各项政策与社会资源。从而因势利导、乘势而上,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