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城的教育“支点”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5-1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榆林学院紧盯市场需求,增设能源化工类专业,支持当地能源化工产业的发展,实现了学科专业结构由师范农牧为主向能源化工类为主的转型。

    ■本报记者 易鑫

    春季是榆林最好的季节,从空中俯瞰,在漫漫黄沙之上,陡然出现满目杨柳依依的绿色,榆溪河缓缓流过,“塞上江南”的图景跃然而出。

    地处陕西北部的榆林曾是贫瘠偏远之地,十多年前,榆林勘探出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成为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经济迅速崛起。然而,一直以来,能源化工类人才的稀缺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

    此时,榆林学院作为当地唯一的本科院校,紧盯市场需求,先后增设了化工学院、能源工程学院和建筑工程系3个院系,开设了18个能源化工类本科专业,在校生比例达44%,有力地支持了当地能源化工产业的发展,学校也实现了学科专业结构由师范农牧为主向能源化工类为主的转型。

    瞄准地方经济发展找准办学定位

    观念转型,专业转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型,榆林学院走的是一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并进的应用型大学建设之路。

    “2003年升本之初,我们只有师范和农林两类学科,与社会需求完全不匹配。”榆林学院院长赵红星说,“升本之后如何发展,成为我们面临的首要难题。”

    当时,榆林经济飞速发展,逐步形成以能源化工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榆林富集的能源资源和经济高速发展的态势,为学院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学院领导班子一致认为,榆林学院只要依托好这个基础,利用好这个市场,生存空间就会增大,就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赵红星说。

    没有借鉴,没有经验,榆林学院人凭借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敏感,开设了化学工程与工艺等第一批能源化工类专业。其间,学校开展了办学思想大讨论,学院怎么发展,怎么定位,每个人都在苦苦思索,最终统一了“贴近行业设置专业、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发展思路,明确了指导思想和办学定位,即建设一所“立足榆林、面向陕北、辐射周边”的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

    在榆林学院党委书记高延龙看来,“地方性”是对高校责任的要求。“地方高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这是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区域经济是决定地方高校发展、引导地方高校学科和专业建设的杠杆,我们要始终保持和区域经济同步走。”高延龙说,“应用型大学建设既是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也是地方高校发展需要,它涉及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课程改革、师资队伍、科研等各个层面的一体化改革。只有实现了各个层面的转型,才能实现学校的良性发展。”

    立足能源化工推动专业结构转型

    从2003年开设化学工程与工艺等第一批能源化工类专业开始,榆林学院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弱到强,开始面向市场的学科、专业结构调整。

    2008年,能源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李成荣和学院教师一起到米脂县的一家化工厂考察,发现全厂130多名员工没有一人是仪器仪表测控方面科班出身。“当年秋季我们就开设了测控技术和仪器专业,学生就业非常火爆。”李成荣说,“紧跟市场需求,以专业为导向,先开专业,再调整学科结构,这需要我们改变传统思路,否则跟不上快速变化的市场。”

    学院抓住机遇,快速发展能源化工类专业。2008年,榆林学院被确定为省市共建院校,榆林市政府安排专项资金1亿元,陕西省教育厅安排专项资金1500万元,并提供一系列政策支持。同时,榆林学院还与西安交大、陕西师大、西安石油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科技大学等5所院校签署对口支援协议,5校共同支持榆林学院能源化工类学科专业建设。

    如今,通过学科专业结构的转型,学院培育和凝练了一系列优势特色学科。函数论、油气储运工程和陕北文化学先后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学科,建成油气储运工程、植物科学与技术和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3个省级特色专业。同时,学校根据学科结构和发展要求,设立了化工、土木、过程装备与控制等重点专业,并通过项目带动的方式,推进各专业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特色化建设。

    与此同时,配合专业转型,建设一支专业基础能力、科研能力、实践教学能力都很强的教师队伍的任务更加迫切。“我们从起初大量招聘教师,到现有教师培养,再到引进企业的双师型教师,可以说从各个层面想尽了办法。”学院人事处处长赵玉怀说。

    学校能源化工中心副主任刘浩,2007年博士毕业后,就被榆林学院以优厚的待遇引进,不仅解决住房和他爱人的工作,学校还提供了一间工作室和10万元的科研启动经费。对刘浩的煤炭转化研究,学校也一直给予持续的经费支持。

    在现有教师培养上,学校更是不遗余力。“我们对于考取硕士、博士的教师,在学费、生活费等各方面都提供补助,至今已有100多位教师外出交流学习;在技能培训方面,我们充分鼓励教师到企业一线实践锻炼。”赵玉怀说。此外,学院还实行企业总工长期聘用制度。

    转变培养模式输出应用型人才

    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学院的培养模式必须发生根本性变化,从理论知识传授转向应用技能的培养。学校先后3次修订和完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按“2+1+1”的模式构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前两年学习公共与专业基础课程,第三年学习专业方向模块课程,第四年进行专业实习、综合实习与岗位实践。

    围绕该模式,各个院系开始了新的课程体系建设,尤其是专业方向的模块课程建设。以化学工程工艺专业为例,该专业的教师深入化工企业,了解企业对学生所需知识和能力的需求,回来后新增工艺设备、煤化工程等相关课程,并在课程的基础上,以企业不同的能力需求为目标,进行模块化教学。

    “学生完成三年级以上的专业课程后基本能够掌握实际生产的完整流程。大四第一学期的八周顶岗实习结束后,有20%的学生就能直接到企业上班了。我们送交到企业手里的毕业生,已经是一个基本合格的员工,而不是‘半成品’。”化学与化工学院院长马亚军说。

    马亚军的话得到了实践检验。2007年,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第一批学生毕业,78个学生被当地的化工企业一抢而空,其中,陕西煤业神木天元化工集团“抢”到了36名学生。7年过去,此批学生中的大部分人已经是这些企业的中坚力量。

    天元化工集团加氢车间副主任雷声瑞说:“我们车间的8个班长,有7个是榆林学院毕业的,技术部、质监部等多个关键部门的骨干力量,也来自榆林学院。”

    为打造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学院在基础建设中做出了不懈努力。建设省校两级人才培养示范区和实验示范区,以及省校两级教学团队和特色专业;建设面积3万平方米的能源化工大楼,以及128个教学实训基地;设立了10多个技能测试点,通过技能测试,让学生有多样化的技能……这样的平台建设,大大缩短了人才培养目标与岗位需求之间的距离。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效果如何?两组数据可以说明:一是就业,2008年,榆林学院的就业率在80%,之后逐年增加,现在的一次就业率基本保持在90%以上,其中能源化工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二是报考,第一志愿比例逐年提升,入学分数线逐年提升,现在学院的分数线基本高于二本院校20分以上。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立足榆林、面向陕北、辐射周边,建设地方性、应用型大学,榆林学院在这条道路上探索着、实践着,也收获着。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