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示范”路上走向卓越
专业引领篇
瞄准前沿 紧接地气
在离江山中专校园不远处,工人们正在一个占地70多亩的工地上忙碌着。其中,有不少身着校服的学生,他们或在播种,或在扶苗,或在松土,淌满汗水的脸上透着股认真劲。
“那些都是我们学校的学生,这项工程也是学校和企业合作共建的农经综合实训基地,总投资5000万元,全部由企业出资,建成后将成为集农产品立体栽培、加工、销售,农业观光、技术培训、科技推广,旅游休闲,餐饮会务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校长蔡之青说,这意味着将来学生在校期间就能通过到基地实训掌握种、养、培、管理等生产线上的所有技能,这对提升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及就业能力大有裨益。
从一所普通中职学校发展为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江山中专靠的就是面向社会办学,让专业对接产业,提升学校服务企业的能力。而在成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项目单位后,学校将眼光放得更远,既瞄准行业前沿的发展趋势和新技术,发掘新的专业方向并纳入专业建设体系,同时更加注重接地气,把数控技术、机械加工、电子电工作为龙头专业,以培养实用型、紧迫型人才为目标,让学校专业与当地市场“零距离”接轨。
课堂跳起“136舞曲”
“饲料猪肉PK土猪肉,哪个更胜一筹?”课堂上,江山中专副校长、特级教师张容向农经专业学生抛出了问题。讲台下的学生们立刻如同忙碌的小蜜蜂般,三五一群组成小组,拿出一张大白纸,写的写,画的画,查资料的查资料,出主意的出主意。其间,张容总会适当地穿针引线,让每个小组都能上台展示他们的成果,并在每个小组代表讲解完后引导学生们进行评价。整堂课,学生们在各个环节中忙得不亦乐乎,没有人睡觉或者玩手机。
这样的课堂,在江山中专已成为一种常态。“学生们从扭扭捏捏不愿意上台讲,到盼着上台表现,有的学生小组还会有意识地全员参与讲解,这样的进步,令我们惊喜。”领起这支名为“三维六步”项目教学法舞曲的创始人张容说,他一直在琢磨为什么几年教下来的学生,图纸看不懂,动手做也不太会做,而企业招个学徒工,三个月就能成为合格工人?究竟怎样才能让理论课上昏昏欲睡的学生们抬起头来?
借鉴德国等先进国家的教学经验,张容带领全校教师一起探索研究,他们把具体的教学内容分成一个个项目,各个项目在实施信息收集、计划决策、项目实施、成果展示、工作评估、任务延伸6个步骤中,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维目标。“每个步骤学生都是主体,自己看书收集信息的时候是主体,小组计划讨论的时候是主体,一起将知识点变为思维图是主体,展示和评价的时候同样是主体。让学生需学的知识和工作场景相结合,这样的课堂才能让学生在训练过程中掌握知识,学会技能,培养职业情感与价值观。”张容分析说。
在该校领导看来,提高专业建设的“含金量”、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落脚点最终离不开课堂。于是,该校每周一下午都会有一节公开展示的教研课,每周五下午都有一场教学研讨或专家讲座。近两年来,教研课和讲座的主题渐渐都集中在“三维六步”项目教学法,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根据本专业的课程内容对其中的6个步骤进行调整,加入更有助于学生学习的元素。比如在数控专业教师郝未来的实训课上,项目实施便成为了学生们的机械操作,成果展示部分则是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讲解动手的过程及心得。“都是动手,但我们多了学生的讨论、反馈和沟通等过程,这样不仅能更好地提高动手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们的归纳、表达、沟通能力。”
校企合作水乳交融
江山中专地处城郊农村,附近没有大型企业。自从江山市亚格电子有限公司进驻学校,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二年级学生小周就上午在教室上理论课,下午进车间练技术,实习不出校门。更让他满意的是,每次在车间实习,公司里都有一位师傅手把手地教他,实习的“含金量”很高。进入三年级后,小周和其他40多名学生一起前往亚格电子公司实习,由于表现良好,小周和另外两名学生受到了公司的青睐,公司承诺毕业后就将他们纳入正式员工行列。
这一“引企入校”的模式实现了校企的双赢。“伴随产业集中、区域特色明显的浙江经济发展浪潮,示范校只有深化校企合作,在学校内涵发展方面充分发挥企业的技术优势,使校企双方真正水乳交融,才能不断加强技能型人才培养,为产业发展服务。”对于学校的发展定位,蔡之青的思路很清晰。
近年来,学校依托机械加工技术、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农村经济综合管理3个重点专业确立了零距离企业人才培育培养合作模式,与企业联合办学,开设“冠名”班,开展定向培养。今年,学校投入50万元,与浙江恒曼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校内实训基地共建电光源和半导体研发中心,该中心的建设将为江山市及周边地区LED企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专业现与7家农业企业建立了校外实践基地,与市农业部门、畜牧兽医部门、林业部门等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并签订了人才培养协议,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不定期到相关合作单位了解农业经营管理经验与了解农业经济信息,最后两个学期直接进入实践基地参加企业组织的岗前培训,这样的做法极大地拓展了学生实践与就业的空间。为更好地建立“订单式”合作培养的长效机制,学校加入了衢州地区的“输变电协会”,充实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力量。如今,江山中专真正实现了“企业进校园,教室进车间”,专业建设与本地四大特色产业全部无缝对接,在校企融合、资源共享方面走在了前列。
锻造星级教师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建设中的重点,更是打造示范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为此,江山中专提出打造星级教师的目标,建立“每月之星”、“星级班主任”、“年度之星”等评选机制,创新人事分配制度,并以“教分”的形式来体现教工的工作量、日常管理和工作业绩,对不同星级的教师和班主任实行差额补贴制,这一改革也为系统开展绩效考核搭建了平台。
为了积极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江山中专深入实施“青蓝工程”和“1358工程”等教师素质提升工程,采用“外引内训”的方法,改善教师队伍结构,聘用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社会能工巧匠等担任兼职教师。两年来,学校已先后选派了8位专业负责人和骨干教师赴德国、新加坡和台湾地区培训,10位教师参加国家骨干教师培训,50多位教师参加中德合作、中澳合作、“双师型”、专业能力等省级培训。学校还以特级教师、名师、专业负责人为引领,成立了17个名师(技能)工作室,工作室以课题、技能项目等研究为主要依托,开展系列教研、教改、科研和专业研修及社会服务活动,培养一支高素质优秀教师队伍。
在建设示范校的两年里,学校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升,先后有27人次获省“春蚕奖”、省市名师名校长、学科带头人、学科标兵等荣誉称号,47人次在国家、省、市级技能大赛和教学设计等比赛中获奖,教师辅导的学生105人次在市级以上技能大赛、“文明风采”、创业创新等比赛获奖。教师毛松发编写的《机械工程材料》一书被评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教材”;教师郝未来发明的“一种数控车床电动刀架外置电机保护装置”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教师陶渊博与中国林科院科研人员共同开发的“生物质内循环锥形流化床气化工艺及设备”专利获第十五届中国专利优秀奖。
特色推进篇
让幸福辐射更多、更远
2011年5月11日,“浙江省退役士兵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江山市举行。作为全省率先家举办“复退军人、军地两用人才培训基地”学校的校长,蔡之青又一次走上前台,向来自全省兄弟县市的代表讲述经验,将“政府搭台、中专授课、退役军人直接受益”的新型培训模式推向全省,得到了副省长陈加元的充分肯定和赞赏。
自2009年2月以来,江山中专凭借自身的办学优势和服务品牌,已先后为700多名复退军人、随军家属、军地两用人才进行了职业技能培训,并推荐他们在江山知名企业就业,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获证率100%,就业率达到98%。
学校还积极参与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开发了近20门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参与江山中学、江山五中、江山八中等普通高中职业技能类选修课培训。这一切,得益于蔡之青心中的“幸福工程”。而今,“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立项项目正开展得如火如荼,江山中专新的奋斗目标在哪里?对此,蔡之青心里已经更加明确,他要借此发展良机,深入构建幸福校园,把社会培训这项民心工程继续办下去,让幸福辐射更多、更远。
为人人学习开一扇门
“公司的待遇不错,不仅提供免费的工作餐,还给我们上了保险。一年来,我已给家里寄去4500元……”这是在日本电产科宝公司工作的王菊江给自己的母校——江山中专的感谢信中写到的,朴素的言语难以形容这名从云南大山深处走出的山里娃内心的喜悦与激动之情。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