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乐学是需要修炼的教学艺术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6-2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西村小学邀请文化志愿者为学生义务讲授书法知识。图为志愿者贾宝惠在教学生练书法,两年来他已指导学生300多人次。 新华社记者 李晓果 摄

    在美术课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努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幽默风趣是一种有待进一步开发的教育智慧,它有助于带领学生进入学习情境,取得最佳学习效果。

    ■胡才春

    在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单一死板、枯燥无趣的教学方式已无法适应新时代要求,艺术类教育尤其如此。

    从妙趣横生的自我介绍开始

    教师上课,第一印象至关重要。以前在清华附中时,我曾在高一任课,自我介绍时我故意在黑板右下角把自己的姓名写得只有五分硬币大小。这时一些学生站起来把脖子伸得很长,想看个明白。我说:“同学们,我很渺小,更大的舞台留给学会知识技能后的你们。”学生一阵欢笑。“我姓胡,字典上的胡字组合,大都不太好听,比如胡思乱想、胡作非为,但是胡姓教师,很幸福。”学生们又笑起来。我接着解释,我的名字中还有“才”,为了这个字,我在绘画生涯中又学了文学,喜爱写诗词散文,出版文集还加入了作协。最后一个“春”,它让我青春永驻。尽管如此,还是有学生把我的名字读成“胡春(蠢)才”。其实名字怎么解释并不重要,我所做的都只是为了调解课堂气氛,让学生的学习有一个轻松愉快的开端。

    增加课堂提问的趣味性

    教学过程中,提问在大多数教师看来,直接就行。如果能把幽默渗透到教学的每个环节,效果会更好。我曾经这样提问:“今天是18号,就请18号同学回答问题。”“今天是18号,星期四,18加4,22号同学回答。”“今天是18号,请比18号少一号的17号同学回答。”这种特别的叫号方式引起了学生的高度注意,他们生怕自己错过了叫号。解惑同样要讲究艺术,比如有学生问:“明暗的五个调子我总是不知如何过渡,是什么原因?”我回答说:“明暗过渡正如光线在一天中的变化,明暗过渡的时候,虽然没有明显的分界线,但却有变化。如20:00到20:01之间,光线变化或许表面无法察觉,但每一秒都在变。明暗分界线如同‘子夜’,是明暗的转折点。高光就像如日中天的正午,最明亮、最辉煌,像我们班的高亮同学一样光彩照人……”这种生动直观的解答让学生印象深刻。

     将批评艺术用到恰到好处

    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可避免对学生进行表扬或批评。如果处理不当,事倍功半。教师要注重表扬的艺术,不妨从不同侧面对更多的学生进行表扬,从而鼓励更多的学生进步。而对于差生的批评,教师更要重理智、讲方法。在课堂上,我发现,往往坐在前半部分的学生较认真,调皮的学生则爱坐在后面搞自己的“小动作”。课间,我通常会走到后排几位调皮的学生面前,“表场”他们:“你们头脑灵活,胆识过人。如果你们能提高学习成绩,会更加引人注目……”后排的学生一片欢欣。在批评学生的时候,我通常点到为止。有一次上课时,一个学生总在拨弄课桌上的螺丝,桌子最后快散架了,若不及时修理就不得不废弃。我走过去,半开玩笑地说:“同学们,这位同学又弄坏了一张课桌,我想,他以后说不定能成为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的学生,你们看他对木头如此厚爱……”看到我没有直接批评他,这位学生反倒有些不好意思,停止了自己的不当行为。记得我在北京一所私立学校任教时,有一个班学习成绩总是不尽如人意,学生个个调皮不听话。我经常站在他们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结果他们对我的几项评估都是满分。对于所谓的“差生”,教师的批评特别需要讲技巧,教师不妨先顺着说,之后根据学生反应进行调整,最后通过生动友善的语言将他们引入正确的轨道。

    根据课堂情境巧妙选择教法

    很多教师讲课滴水不漏,很完整、很顺利,可就是效果欠佳,因为他们只把“教案”背得滚瓜烂熟,纯粹成了“背教案”,这也是不可取的。课堂瞬息万变,有针对性地处理问题才会有效。比如曾有这样的演出,两位演员走上台,由观众随意出题,他们即兴表演,效果极佳。教师也应是一位“综合艺术家”,就像一个演员,能表演精彩的节目。它要求教师不但要精于专业,还要多才多艺,譬如唱首歌,变个魔术,画个简笔画,讲个故事,跳个舞,等等。我给学生上课,除了认真备课,更喜欢结合课堂的变化灵活地进行课堂讲解,比如将气候或学生衣着的颜色、动作融入内容。譬如讲三原色,我会指着学生衣服的颜色进行拓展:“陈洁的红色,王明的黄色,刘深的蓝色就是我们班的基本色,其他的颜色由这几种颜色演化而来,从此以后这三位同学更要以身作则,做好表率。”

    又如:有一次我在清华附中上课,其中有20多位外国朋友前来听课。这堂课主题为“美在其中”,教学方法上我进行了灵活处理。一上课我就用两分钟时间在黑板中央画了一幅该国的风光画,然后写上主题,引得来宾和学生一片掌声。然后我用幻灯展示师生作品,接下来是中国特色艺术形式的展示和制作环节,我鼓励学生采用国画、剪纸等多种形式,充分互动,在课堂中开展各种制作活动。这时来宾提出要收藏学生作品作为纪念品,于是我和学生索性为他们临时创作,最后将师生共同完成的作品赠送给他们。这种“触景生情”貌似随机性的教学,其实是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效果很好。事实证明,在生动有趣的氛围中,学生才会乐于全身心投入学习,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作者单位:江西省万年师范学校)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