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突破求发展 塑就精神创一流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7-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2013年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暨校企合作座谈会

    学生获全国服装技能大赛奖项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

    创新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长久推手

    创新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制胜法宝

    创新是品牌学校跨越发展的不竭动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作为第二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性学校建设单位,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柳州市二职校)时刻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摆在高质量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将学子的成长成才成功摆在学校发展突出的位置,励精图治,改革创新,始终围绕“创建现代化一流品牌职业学校”的战略目标和“服务区域经济,成就师生梦想”的办学目标,全面推进国示校的“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模式、改革办学模式、改革课程体系、优化师资队伍、创建开放式多元化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模式、提高管理水平”七大建设任务和“基于三维技术的数字化教学平台项目、校园文化特色建设项目”建设,全面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实现了预期的工作目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今天,本报特刊发这所学校创新发展的经验,为全国同类学校学习他们的经验提供借鉴。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古城柳州,柳宗元时任柳州刺史之地,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创办于1984年的柳州市二职校,从2004年至2014年,一直是在改革中发展、在搬迁中前行,经过两年的国家示范校建设,目前学校已实现了“由原来多址办学变为现在的一址办学”的梦想,新的校园坐落在柳州市柳东新区官塘职教园区内,整个校园占地面积458亩,总建筑面积12.4万平方米,目前在职教职工279人,学生总人数6361人。经过多年奋斗,柳州市二职校先后获得“国家等级重点职业学校、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性职业学校、第二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性学校建设单位”等荣誉称号。

    在国家示范校建设即将结束,让我们走进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去挖掘在“国家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性学校”建设过程中她的光辉历程——

大胆突破 谋求发展

    大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在继承中创新前行

    创建“校企深度合作,工学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更具方向性

    项目建设以来,学校以产业为引领,以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遵循职业技能人才培养规律,广泛开展调研,行业专家参与岗位群分析,企业技术人员和学校专业带头人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中做到了“校企深度合作,工学有机结合”,校企合作共制人才培养方案,双主体育人,实现学校和企业接轨;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双学并重;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做合一,工学有机结合。在学校总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下,各重点建设专业创新实施了“企业全程参与,工学有机结合”模式、“分方向、分模块、岗位对接、工学结合”模式、“教产融合,做学合一”模式、“五阶提升”等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全校实现了“课堂与车间、课程与岗位、学业与职业对接,校企双主体育人”的教育教学新模式,有力保证了人才培养的科学性。

     全面构建起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更有针对性

    按照“校企深度合作,工学有机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遵循公共基础课围绕专业课转,专业课围绕职业资格转,职业资格围绕岗位转的课程体系构建思路,以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中心,以学生技能培养为核心,推进专业核心课程和特色课程建设为重点,制定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开发学习情境,进行课程设计,重组教学内容,4个重点专业已形成各具特色、更具针对性的课程体系,共建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核心课程18门。同时,学校还结合区域产业发展特色和要求,研发出一批适合校情、学情的校本教材10本,参与开发国家共建共享精品课程和特色课程共10门。

    教产对接,全面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按照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校采用以项目教学为特征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突出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任务,依据工作方法设计教学方法,依据工作过程设计教学过程,创设“教产结合”的实训环境,实现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学生技能掌握得到明显提高。

    建立并实施开放式多元化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家、校、企”参与评价有了坚实的载体平台

    学校设计实施的学生评价体系遵循职业教育及学生职业素养形成发展规律,采取“三评一赛”模式,即学生自评、教师评价、企业评价、结合学生技能大赛,建立以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为核心的职业综合素养开放式多方参与的学生评价体系。4个重点专业建立了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的“毕业证+技能资格证+顶岗实习反馈”的评价体系,培养具备良好职业素养,技术过硬,具有管理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实现学生家长、学校、企业三方满意。

     打造“教学能手+技术能手”的师资队伍

    建立健全师资培养机制,为教师创先争优营造环境

    学校重视师资培养,建立健全《柳州市二职校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选拔、培养和管理办法》等22项师资队伍建设的规章制度和实施办法,为教师快速成才提供了机制和保障,创造出教师追求自我成长和个个争当“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的创优争先良好氛围。

     搭建成长平台,打造“双能”教学团队

    学校依托教育行政部门、行业协会、企业、高校等多个平台,通过“内培外引”的方式,充分利用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国家、区级、市级师资培养项目,通过委派、挂职锻炼、企业实践等短期培训结合中长期进修的方式,同时大力引进行业企业技术专家、社会能工巧匠、高校名师,依靠“教研教改、技能业务比赛、课题研究、资源共享”等途径,促使教师们相互交流沟通,逐步提高,先进带动后进,师资队伍技能得到整体提升,打造出一支以“教学能手+技术能手”为主体的双师型教学团队。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教师在市、自治区、国家等级教师教育教学大赛中,硕果累累,获奖近120项。

     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全面建成校企合作运行新机制

    组建职教集团,创新校企合作新模式

    学校在示范校建设期内,紧贴柳州产业发展,结合学校专业规划和建设现状,深化“上挂、横联、下辐射”集团化办学模式改革,整合柳州市物流商贸行业、机械制造产业的优势资源,牵头成立柳州市物流职教集团和工程机械职教集团,制定集团章程,建立专家资源库,与集团内共32家企业和12所中、高职院校紧密合作,形成了校企共享、共育人才的合作新机制,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工学有机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

     搭建新平台,构建“三方共赢”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学校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校企合作委员会”,积极参加各职业教育协会工作。与东意模具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建立企业化校内实训基地,加强运行管理的长效机制建设。以“合作、共建、共育、共享”为根本目的,积极开展与特步(中国)、柳工等10家知名企业开展订单培养合作,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促进学生的优质就业,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局面。

      完善工学结合运行机制,提升学生职业技能

    学校引进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制定《实训室管理使用办法》等系列管理制度,全面强化校内实训基地内涵建设,建立健全了“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运行机制,新增31个校外实习就业基地,组织学生分专业、分批次进入合作企业进行实习实训,促进了课堂理论知识与岗位实战经验相结合,全面提升学生职业技能。

    超强辐射 成效惠及大众

    示范校建设全面促进学校整体办学实力的提升

    办学条件实现跨越发展,学校整体实力提升

    两年来,学校4个重点建设专业的优质内涵建设发展思路及做法,惠及和辐射全校其余17个专业的建设,学校软硬件得到优化和改善,进一步优化专业群建设,促使学校整体办学实办和教育教学能力大步提升,社会认可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广西日报》、《柳州晚报》、《南国今报》、柳州电视台公共频道先后对学校的成功经验和典型做法进行了及时报道。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