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体制情结”
“体制情结”是指在一个社会中,人们普遍地向往自己能得到一种安全的生活保障的心理期待,它不仅深刻地影响到个人和群体的心理、价值观和社会行为,而且也成为一种超越于个人和群体心理层面的社会事实。
■胡全柱
近年来,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招考等就业持续升温,竞争激烈。这种现象表明,在高校毕业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着一种“体制情结”。实际上,这种“体制情结”又何止见于高校毕业生群体?它弥散于整个社会的各行各业,从而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态。那么,究竟什么是“体制情结”、它是如何产生的、会造成怎样的社会后果、我们又该如何破解它?
何谓“体制情结”
“体制情结”是指在一个社会中,人们普遍地向往自己能得到一种安全的生活保障的心理期待,而这种安全的生活保障,主要依赖于国家的制度性供给。“体制情结”产生的社会背景是:其一,现代社会是一个风险社会,人们对安全生活的向往是一种本体性安全的需要;其二,这种本体性安全的需要无法直接通过市场获得满足,因为市场本身也充满了风险;其三,在民族国家范围内,国家是规避和化解现代社会风险的最有力和最有效的工具。目前,我国正处于剧烈的社会结构转型期,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各种矛盾和纠纷频繁发生,社会风险日益增加,社会生活变得越来越复杂。正如有学者所言,当前中国社会呈现出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的共时性特征。在这样一个如此复杂的社会结构中,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的社会风险共同构成了当前的中国社会。因此,在一个社会风险复杂交织的社会中,“体制情结”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态,就不足为奇了。
“体制情结”何以产生
如果说,在充满风险的现代社会中,对安全生活的向往是出于个人本体性安全的需要,这是“体制情结”产生的深层次原因的话,那么,现代社会的资源分配机制则是导致“体制情结”产生的直接原因。在现代人类社会中关于资源的分配机制大概存在两种基本形式,即国家计划和市场。纯粹的国家计划或纯粹的市场,均已被实践证明不是最科学、最有效的资源分配机制,要么是以国家计划为主、市场为辅的资源分配机制,要么是以市场为主、国家计划为辅的资源分配机制。但无论采取何种资源分配机制,都需要匹配一套制度体系来规范和约束资源分配,这种制度体系决定了分配过程、分配原则和分配后果,即分配什么、分配给谁、如何分配等,都已被这套制度体系加以规定。这种制度体系,就是我们所谓的体制。由此可见,体制决定了资源分配机制。
在特定体制下,资源被分配到社会的两大群体范畴,即体制内和体制外。处于体制内的人,他们获得的资源,具有可预期性、保障性、稳定性、转换性和可持续性;处于体制外的人,他们获得的资源,具有非预期性、非保障性、易变性、单一性和不可持续性。尽管这种体制内外的资源所具有的二元特征是相对而言的,但二者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正是这种体制下的资源分配机制,将社会划分为两种性质迥异的社会生活空间:一种是体制内的、对安全生活向往的本体性安全的需要较容易且有保障性满足的社会生活空间;另一种是体制外的、对安全生活向往之本体性安全的需要较不容易满足、更谈不上有保障性满足的社会生活空间。处于前一种社会生活空间的个人和群体,我们称之为既得利益者,而处于后一种社会生活空间的个人和群体,我们称之为非既得利益者。前者倾向于维护现存体制和资源分配机制,后者倾向于改革现存体制和资源分配机制。然而,致力于改革现存体制和资源分配机制的人,其目的往往也是希望自己能成为既得利益者,从而成为现存体制和资源分配机制的受益者。因此,无论对生活于体制内的人,还是对生活于体制外的人来说,他们都有着深深的“体制情结”,这是“体制社会”中资源分配机制导致的必然结果。
“体制情结”对社会影响如何
“体制情结”是体制以及受其规定的资源分配机制在个人和群体心理上所形成的一种分配习惯,它不仅深刻地影响到个人和群体的心理、价值观和社会行为,而且也成为一种超越于个人和群体心理层面的社会事实。
“体制情结”对社会影响在于:第一,以体制为中轴,整个社会日益强化了两大群体范畴——既得利益者和非既得利益者的边界,加深了体制内外的隔阂。第二,在“体制情结”的作用下,处于体制内的既得利益者极力维护现存体制和资源分配机制,而处于体制外的非既得利益者极力改革现存体制和资源分配机制,二者矛盾将不断加深,这必然会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第三,处于体制内的既得利益者的“体制情结”具有一种保守倾向,这种保守倾向不利于体制改革,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一种阻力。第四,与既得利益者不同的是,那些处于体制外的非既得利益者的“体制情结”具有一种改革倾向,这种改革倾向显然有利于体制改革,但改革者缺乏一种对普遍公众福利的关注,因为他们更希望自己而不是他人也能进入体制内。第五,尽管处于体制内的既得利益者和处于体制外的非既得利益者所钟情的“体制情结”,对现存体制和资源分配机制均产生影响和制约作用,但两种力量所产生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在方向上是相反的,正是这两种相反力量之间的不断角力,保证了“体制社会”的连续性。
“体制情结”是一种惰性的社会心态,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不利于形成和谐社会。要破解“体制情结”难题,关键不是要消除这种情结自身的存在,而是要改变这种情结所系的体制属性。为此,我们需要在经济领域,努力推进和完善市场化,加强经济制度建设,公平、公正、合理地分配经济领域的风险和经济资源;在政治领域努力推进和完善民主化,加强政治民主制度建设,公平、公正、合理地分配政治领域的风险和政治资源;在社会领域努力推进和完善社会保障,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公平、公正、合理地分配社会领域的风险和社会资源。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