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之行的教育印迹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10-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苏守杰

    第一次对美国教育有所感触,是读了美国杰出教师雷夫的著作《第56号教室的奇迹》,他如火般的教育激情令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敬佩。那究竟是什么样的教育环境才能造就如此神奇的“当代梭罗”?带着对美国教育的好奇,前段时间,笔者随江苏省教育厅参加了在美国举办的为期两周的中小学校长国际论坛,参观访问了近十所学校,对美国教育有了直观的了解。

    所有学段都看重研究性学习

    参观的近10所学校,有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笔者留心观察了学生的研究性学习。

    在巴里小学,二至五年级学生代表给我们演示了研究性学习成果,并分别到讲台前讲解作品或成果的取得过程。三年级学生介绍的是用平板电脑绘制的一幅太空图,投影在一个不大的屏幕上。他俩用不太流利的语言和不够专业的词汇告诉我们,他们希望将来去太空旅游。结束以后,学校还把我们分到了学生研究性学习小组,看学生演示如何利用平板电脑绘制各种图画。在托马斯中学,学生展示的研究性学习成果是利用3D打印机打印出一双鞋,让我们惊叹不已。阿灵顿高地中学是一所公立高级中学,学校不仅有大型电控机床,而且还有较为先进的3D显微镜,学生利用这些仪器设备制造出的精美工件,也让我们叹为观止。在美国,初中以上的学校大都设有研究性学习室,以供学生讨论研究之用。 

    为什么美国中学的研究性学习开展得扎实有效?主要有3个原因:一是录取指挥棒的作用。在美国,初中毕业直升高中,没有升学考试,高中毕业后学生多数升入大学,少数参加工作。美国大学录取依据主要由考试成绩、中学阶段选修科目的成绩和参加社会服务时间3个部分组成。各州高中也有统考,虽然其分数是升入大学的重要参考依据,且各大学都有自己组织的笔试和面试,但是大学录取时不仅仅看分数,还要看中学阶段选修科目的成绩,特别是一些重点大学,学生在中学阶段研究性学习取得的成果,如论文发表、小发明、小创造等是其录取与否的要件。另外,学生在中学期间如做义工等参加社会服务的时间也是能否被大学录取的条件之一。二是社会分配均衡制度。在美国,不管你从事何种职业,其收入差距不大,像一种大学教授年薪和一种草坪修剪工人年薪相差不大,因此,美国高中生中有少部分学生毕业后不上大学,习得一技之长(如车工、护工)就参加工作了。三是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美国大学录取时会参考中学给出的学生选修课或研究性学习的成绩,甚至把中学取得的学分带入大学,计算到大学的学分里,即大学承认其在中学取得的选修学分。

    小学意味着童年的快乐

    美国小学生上午9点到校,下午3点放学。学校课程有语文、数学、音乐、美术、体育等,高年级还有科学、宗教。放学后,学生基本是玩耍,没有多少作业,即使有作业,多数是有趣的研究性课题,而非单一枯燥的纯书面作业。笔者在一所小学四年级听课之后,曾问过学生,今天有没有家庭作业,学生回答有,我问是什么,学生说调查并写出自己家的近5代家谱,要求有称谓、姓名、出生年月和主要工作成绩等。

    这样的家庭作业真可谓一箭多雕。首先,完成作业必须要家长参与,在增进与父母亲情的同时又了解了自己家族的历史;其次,作业完成的同时学生也初步学会了调查研究的方法,培养了研究能力;再其次,这种作业既可以简单完成,又有很大的空间,可以用不同形式呈现,在作业表达过程中孩子的表述能力、思维能力会得到很好的锻炼。对于一项没有标准答案的作业,孩子们一定会乐于其中,自得收获。

    教师工作量大但有幸福感

    在到美国研修之前,笔者就想了解中美教师对从事教师职业的压力和幸福感情况。来到美国后,经常询问美国教师,当教师感觉压力大吗?感觉幸福吗?他们认为,工作稳定,收入中等,压力不大,社会地位较高,生活很满足,幸福指数较高。然而,通过实际考察,美国教师的工作量都远远大于中国教师,他们每个人每天基本上6节课,教师每人一个固定教室,学生走班,不足6课时的,则需要兼做其他工作,如带兴趣小组、选修课。不过,美国教师不评职称,当然也就很少有人写论文、做课题,升学压力相对较小,鲜有评优评先,也就没有攀比,同事之间关系简单,和谐相处,正是这些原因,多数教师幸福指数较高。

    同时,在美国学校,很少有闲散富余人员,因岗设人,人尽其职。我也曾了解: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学生家长会到学校闹事吗?校长和老师都会回答:“绝不!”学校会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处理,家长都会配合,很少发生冲击学校、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事件。(作者系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校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