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一些职业院校“欠账”咋还?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10-0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西部一些地方的职业院校在发展过程中,面临“欠账”压力,从而导致背上沉重负担。“欠账”已成为这些职业院校发展中的“瓶颈”。

    ■本报记者 蒋夫尔

    记者日前在西部地区采访时了解到,一些地方的职业院校在发展过程中,面临“欠账”压力,从而导致背上沉重负担,无法专心办学,学校管理受到影响,内涵发展之路被制约。“欠账”已成为这些职业院校发展中的“瓶颈”。

    人才编制“欠账”——

    教师队伍无法满足需要

    记者在西部地区某职业技术学院采访时,该学院负责人向记者“倒苦水”。原来,建校十几年来,教职工的编制一直没能得到解决。在校生人数早已由最初的2000多人,发展到如今的1万多人,但教职工编制还是学院成立之初确定的。

    由于多年编制“欠账”,导致学院教师队伍不稳定。记者了解到,学院现有教职工670人,其中在编370人,尚有300人不在编。不在编的这300人由学院自行聘任,按照本科学历每月1800元、硕士研究生每月2000元支付工资,学院每年要从学费中支出1000多万元。

    更令人唏嘘的是,由于学院资金短缺,这300人的“五险一金”都未能解决。由于做不到“同工同酬”,招聘来的教师,有的很快就走了。

    与这所职业学院一样,西部地区不少职业院校都存在编制短缺问题,职业院校发展规模的扩大与编制短缺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基本建设“欠账”——

    学校背上沉重债务负担

    记者在西部地区一所职业院校采访时了解到,该校至今背负9000多万元的债务。学院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欠账”都是基本建设资金,按道理不应由学院来还,但施工单位常常上门讨债、堵门闹事,影响了学院正常的教学秩序。

    据了解,这9000多万元的债务,是学院发展过程中基本建设所产生的费用,由于采用先建设后付款的模式,导致“欠账”。由于当地财政紧张,这笔“欠账”就记到了学院的头上。

    “只能有一点还一点,没别的办法。”学院负责人对记者说,“这样一来,学院所收学费基本没有结余,自我发展资金几乎没有,办学很困难。”

    记者注意到,由于西部地区一些高职院校是在过去的中职学校基础上升格的,规划和建设都不到位,虽然一些地方曾经承诺要加大职业院校基础设施建设,但由于财政紧张等原因,迟迟未能兑现,从而使得职业院校的发展受阻。 

    发展空间“欠账”——

    规划建设用地被“蚕食”

    在另一所高职院校采访时,记者了解到,该校在建校规划时,校园面积达到3400多亩,而目前学校的面积缩减到800多亩。

    是什么原因导致该校的规划面积被“蚕食”?原来,近几年该校用地被多次划走,近1000亩地被划给其他两所学校,剩下的1000多亩被当地用来进行商业开发。“想扩建校舍和实训室,都没有办法。”该校负责人说。

    对西部地区的一些地方来说,经济社会发展较快,而一些职业院校又位于城市里,因此,尽管有规划,但当地为了发展经济,进行商业开发、地产开发,占去了原本属于职业院校的规划用地。到了职业院校规模扩大、需要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的时候,所剩的土地资源又难以满足需要,从而制约了职业院校的进一步发展。

    “欠账”该咋还——

    政府重视多方助力促发展

    解决西部地区一些职业院校所面临的各种“欠账”,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那么,这些“欠账”该咋还呢?

    有关专家认为,举办职业院校是当地政府的重要职责,作为党委政府,应该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应根据当地职业院校发展需要,把职业教育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加大投入。在编制问题上,应该采取特殊政策措施,拨付聘用教师所需资金,而不应由职业院校自身来承担。

    对于基本建设“欠账”问题,专家指出,除了政府应当承担主要责任外,还应该争取社会各方力量支持,构建多元投入机制,避免债务成为职业院校改革发展进程中的负担。

    有专家还表示,作为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或督导机构,应就职业教育设置“督政”议程,对政府不作为的情况进行督导,确保各级财政对职业院校的投入到位。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