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面向未来的教师——揭秘爱尔兰教师教育一体化政策
2011年6月,爱尔兰颁布《教师教育一体化政策》,标志着爱尔兰教师教育正式进入一体化阶段。该政策将终身教育的理念融入教师培养全过程,打通了教师培养职前职后各环节,引发世界各国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本期聚焦爱尔兰教师教育一体化政策及其启示。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爱尔兰掀起了关于教育改革的大讨论,其中的一个焦点就是改革教师教育体系。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以及欧盟等发布一系列报告建议之后,爱尔兰开始了教师教育一体化尝试,试图通过整合教师教育各个阶段正式和非正式活动,实现教师教育的无缝对接,进而提升教师质量。2011年6月,爱尔兰教学委员会颁布《教师教育一体化政策》,对教师职前教育、入职教育、在职专业发展等阶段各主体权责作出详尽的规定和指导,对爱尔兰教师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梳理爱尔兰教师教育一体化政策的背景、主要内容、特点以及面临的主要挑战,以期为我国教师教育政策体系的完善提供一定的借鉴。 教师教育一体化背景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爱尔兰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知识型社会”的呼声越来越高,教育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然而,当时的爱尔兰教育系统无法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与此同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国际组织发布了关于爱尔兰教育系统的报告,既给当局以警示,也为爱尔兰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此后,爱尔兰国内涌现了大量关于教育改进、有效教学、教师教育一体化的教育报告,政府也对教育部门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为之后教师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机构基础。 作为欧盟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活跃成员,爱尔兰教育政策深受这两个组织的影响。1991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表了关于爱尔兰教育的报告,特别提到教师生涯发展的问题。报告称“现有培训机构是高质量在职培训系统的唯一保证”,并且表示“教师教育应该是连续的”。报告针对爱尔兰的问题提出:(1)建立全国委员会专门负责教师选拔及教师教育相关内容;(2)满足教师的真实需求;(3)建设教师教育的连续体;(4)强调教师教育各阶段的互补性而不是竞争性;(5)重视机构间的合作;(6)建立评估机制。这些理念后来成为爱尔兰教育政策制定的重要关注点,对爱尔兰教师教育改革产生了重大影响。 同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爱尔兰吸引越来越多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留学生为爱尔兰带来大量收入的同时,也使得学生构成日益多样化。大量使用英语教学引起了人们对爱尔兰语、爱尔兰文化传承的担忧。教育技术的进步以及教学模式变革带来的挑战,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的挑战,对知识型社会和终身学习理念的倡导,对PISA成绩下滑的担忧,来自经济增长的压力等,都对爱尔兰教育系统提出了更高期待,给爱尔兰教师带来了重大挑战,这些因素糅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爱尔兰教师教育一体化政策的出台背景。 教师教育一体化主要内容 爱尔兰教师教育一体化政策主要有三大支柱,即所谓的“3I”原则:创新、整合和改进。“创新”原则表现为针对21世纪面临的挑战和教师教育发展趋势,重新定义教师教育的概念,在教师教育各阶段制订创新、多元的培养方案和模式,以促进专业发展。“整合”原则既表现在出于促进教师教育发展目的而整合相关教师教育部门,又表现在通过加强各阶段教师教育项目的联系,促进教师教育一体化。“改进”原则表现为变革以往教师教育的旧理念和过时的培养模式,倡导让教师的专业发展更有意义,强调教师作为终身学习者在应对不断出现的教学挑战时的主动性。三大支柱互相区别又相互促进,对《教师教育一体化政策》内容起到统领作用。 在“3I”原则的指导下,爱尔兰教师教育打通了教师培养职前职后各个环节,主要表现在职前教育阶段、入职教育阶段和持续专业发展阶段。 ?职前教育阶段 职前教师教育阶段是成为教师的基础,是指师范生参与由高等教育机构提供的经过认证的教师教育项目。《教师教育一体化政策》指出,职前教师教育阶段是教师生涯的基础,必须建立螺旋式上升的职前教育、早期和持续专业发展路径。该政策将职前教师应该掌握的知识分为:实践的知识、为了实践的知识、实践中的知识。强调职前教师不仅应该掌握所教课程内容、大纲,还应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知识,教师在课堂管理、课程评价以及与同事和家长沟通等方面也应该发展相应能力。 具体而言,政策对职前教育作了以下规定: 准入条件。选拔教师应兼顾普遍性和优先性。采用能力倾向测试与结构化面试相结合的方式,尽可能结合应试者相关工作经验、学科配额、学术成就标准等进行综合考察,提高教师的准入水平。在爱尔兰语、数字和读写能力等优先发展事项中可以适当倾斜。 专业发展项目。主要分为基础学习、专业学习和学校实习三种类型。强调职前教师专业发展项目的目标应该是改变职前教师对学习本质的理解,正确认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三种类型的项目相互联系,保持相对平衡,项目的活动方式应该丰富而有效。基础学习和专业学习的目标在于培养职前教师的教学能力、批判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增强学科敏感度,促进学科知识向教学素养的转化。学校实习项目应为教师提供多样的背景,采用创新的模式,允许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活动,确保教师有机会亲自设计、实施课程,并获得团队的建设性意见。 评估。建立严格的制度体系以评估刚毕业准教师的素养发展,确保所有教师能够应对课堂实践的挑战。对中小学教师读写、算术等方面能力进行评估。 职前教师教育项目时长。考虑到教师职业专业性以及个体发展需要,为确保教师资格获得国际认证,规定本科教师教育项目至少持续4年,硕士项目应不少于2年。 资源保障。规定提供职前教师教育项目的高校应有能力支持实习项目过程的教学科研工作,实习学校等机构应为教师提供以学生为中心的相关经验,项目指导教师必须通过认证且经验丰富。 ?入职教育阶段 入职教育是指发生在新认证教师生涯开始阶段(通常是认证后第一年)的教师教育项目。入职教育项目的目的在于为新认证教师提供系统的专业支持和个人支持。这些支持主要基于学校项目,并且通常由一名经验丰富的导师、互相合作的同事以及职前教师教育提供者所提供。《教师教育一体化政策》就以下内容作了具体规定: 界定入职教育的范围。规定所有新认证教师均可在毕业后第一年参加入职教育。参加入职教育既是新认证教师的权利,也是取得完全注册教师资格的必要条件。 明确入职教育与其他教师教育阶段的联系。入职教育应立足职前教育,创造条件引导教师成长为专业人员,帮助教师成为终身学习者,实现向持续专业发展阶段的无缝对接。 规定入职教育项目的设计要求。比如,指导教师应至少有5年教学经验且获得导师发展项目认证,提倡临近学校之间互相合作与配合,引导教师形成自己的专业发展路径等。 重视高校、学校对入职教育的支持。将入职教育项目与学校发展规划相联系,鼓励学校全体职员参与到入职教育项目中,重视资深教师、校长及学校管理者在入职教育期间对教师的影响。 资源保障。学校应为教师和导师发展提供足够时间,为入职教育项目提供结构、资源以及过程支持,如导师培训、鼓励同事间的交流等。 项目评估。要求定期对所有可行的入职教育项目进行审查,评估教师的需求。 ?持续专业发展阶段 持续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终身学习者的专业发展,包括贯穿职业生涯旨在提升专业知识、理解和能力的全方位教育经验。具体而言,《教师教育一体化政策》作了以下规定: 参与持续专业发展既是教师的权利,也是教师的责任。 规定各级教育部门应为教师持续专业发展提供支持。教师教育的国家框架应协调好利益相关者间的关系,协调各级资源并根据教师发展的真实需要,形成多层次的合作伙伴关系网络。 提升校长领导力,适当减轻校长的其他工作量以使他们有更多精力促进教师教育项目发展。 确保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和支持进行专业和实践知识的学习,开展教学反思,参与专业合作与评估活动。 规定持续专业发展项目的设计原则。比如,项目设计应该真实多样,活动应该包含正式和非正式活动,重视教学技能的提升,提倡基于学校的项目合作,鼓励建立学科联盟、教师教育中心,加强与高等学校的合作,将教师教育项目与学校发展战略相结合等。 规定国家资格认证标准,提高认证的灵活性,变革管理模式,为认证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 根据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确立读写、算术和全纳教育等在持续专业发展中的优先发展地位。 教师教育一体化政策特点 《教师教育一体化政策》针对教师生涯各个阶段的范围、项目设计原则、各项目之间的资源协调、评估制度、资源保障、优先事项等方面作出了详细规定,以期促进各阶段教师教育项目的衔接,提升教师教育的发展质量。通过梳理政策的主要内容,发现政策主要体现了以下特点: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