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教研“组合拳”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20-01-1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发挥教研对教师专业成长的示范与引领作用,是教研部门必须思考的问题。江苏省扬中市教师发展中心高度重视中小学教研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通过创新工作机制、搭建多种平台不断丰富教研的形式和内涵,实现区域教研与“点对点”教研相结合,打好教研“组合拳”。

    主题化教研活动提升教师问题意识与参与性。教研活动开展的有效性与针对性直接决定了教师课堂教学效益的高低与教师专业成长的速度。以往教研活动中存在许多问题:教研主题指向不明、教研过程流于形式、教研结果没有实效……为此,我们提出了主题化教研。

    主题化教研是指教研员根据上级教研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和本单位的学期工作主题及重点,结合平时入校教学视导、教学实践月活动、观课议课中发现的问题,将其梳理、归类、整合,形成学期教研活动的主题(可能不止一条主线),围绕主题拟定若干专题,分步组织专题教研活动。主题化教研活动主要关注三点:一是关注问题。教研活动始于对问题的发现,围绕问题开展研究,使问题得到解决。共性问题采用区域教研的方式共同研究解决。个性问题采用“点对点”的教研方式,蹲点学校备课组与教师共同学习、探讨并解决。二是以课例为载体。让教师在对课的研究中学会上课是主题教研的重要价值,通过教研员工作室成员送课入校等方式,让教师直接感知优秀教师的上课理念及风格,引领他们在揣摩与反思中提升自己的研究意识和教学实践。三是强调教师的主体参与,同伴互助。教研的主题、问题来自教师,其“做中研”的过程必须有教师的主动参与,当每一位教师基于自己的困惑和疑问开展研究时,就真正成了教研的主体,同伴交流互动通道就会自然开启。

    教学实践月活动实现教师与教研员零距离接触。为了加强教研部门与学校教学工作的深度融合,促进教研员深入学校、课堂和师生日常教与学的过程,改变过去教研员总是匆匆而来、匆匆而去的常态,充分发挥教研员的指导示范作用,培养更加专业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扬中市教师发展中心坚持每学期开学第一个月开展教研员进学校教学实践月活动。让教研员到一线教师中发现需求、寻找问题进行系统化研究,真正成为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的伙伴与助手,成为学校课程建设的参谋与顾问。

    学科共同体活动搭建资源与智慧共享平台。为加强校际间教师的交流与合作,实现教育资源与智慧的共建共享,扬中市教师发展中心在全市推广“区域教研共同体”。由教研员工作室牵头组建各学科研训共同体,定期开展学科研训活动,实现以城带乡、以大带小、以强带弱的目的,真正形成了全市教研一盘棋的局面。

    区域教研共同体通过全市教师的集中研讨,在研讨中实现共话、共享、共进,有利于青年教师从共同体活动中汲取智慧,不断反思并调整教学的思路与方法,少走弯路,实现自身教学能力的迅速提升。另外,农村学校由于生源较少,学校教学规模较小,同学科的教师人数也很少,平时开展校本教研很难突破固有思维和惯性。成立学科研训共同体,可以让他们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师进行观念的交流与思维的碰撞,开拓他们的视野,提升成长的加速度。

    结对帮扶活动保障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聚焦部分学校薄弱学科,发挥教研员专业优势,建立教研员联系学校薄弱学科制度,优化教研员教学实践月、学科研训共同体、“我要上公开课”等研训平台,更好实现教科研训工作重心下移,努力促进薄弱学校和部分学校薄弱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不断缩小区域内各学校、各学科之间的差距,为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贡献力量。

    每学年依据各学校上报的薄弱学科调查表,及时把情况反馈给薄弱学科相关教研员,要求教研员制订详细的提升计划,协助学校完善薄弱学科提升工作机制。教研员充分利用蹲点调研开展薄弱学科教学指导研究工作。每位教研员到校蹲点时间一般为每月3-5次。在工作内容上,着重强调课堂的设计、实施、评价要基于课程标准;在工作方式上,把过去“听课—评课”的模式拓展为“预设—上课—议课—改进”的螺旋上升过程,促进一线教师课堂教学的改进;蹲点中,教研员和教研组一起把原先的“参与—评价”式教研拓展成“策划—研究—实施—评价”式校本教研,提高科任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同时,进一步完善评价考核机制,促进教师与薄弱学科的“双向”成长。

    实践证明,只有真正明晰新时代教研的工作使命,下移教研工作重心,创新教研工作形式,扎实开展各项教研活动,打好教研“组合拳”,才能真正使教研活动成为每一位教师成长的平台与途径,才能使教研工作成为保障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撑。

    (作者系江苏省扬中市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兼研训部部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