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改革信念 把握改革方向 走向改革前沿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5-01-3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从玉州人率先选择MS-EEPO教育体系,到举广西一省之力开展县域范围内的实验,“MS-EEPO有效教育”体系已经通过前两个阶段的项目试点,完成了许多极富开创价值的实践型课题,并在全国的EEPO各大实验区中率先向为期8年的“MS-EEPO创造教育”挺进。从2012年《人民教育》第13、14期合刊的《坚定不移抓好基础教育学校教学改革》,到2015年1月3日《中国教育报》的《激活师生思维张力的探索与实践》,广西两任教育厅长完成了一次区域教育改革探索的顺利交接,更完成了一次改革价值与方向思考的认识升华。在这个艰难历程中,也少不了分管厅领导的果敢与执着,同时还有坚定并与之同行的一批有梦想、为教育教学改革风雨兼程的人们,这当中,自然也包括了基础教育处的前后两任处领导。尤其值得赞叹的是,在这个为了学生的有效学习建构的组织框架中,有专家、学者们的共同体,有各大专院校的领头人,有各县市的满怀教育情怀的教育局长们,更有踏踏实实工作在教育一线的老师们,从而形成了一个由厅领导带头,下面基层层层落实的格局,使“MS-EEPO有效教育”能够真实、有效、迅速地落地生根,并且催生了今日的果实。

    广西选择“MS-EEPO有效教育”,并非一时心血来潮。试点项目启动之前,他们组织过两次针对该项目的调研与分析,发现这套系统既有理论的高度,还有学即有效的操作流程,教育厅的厅领导、处领导们在玉州的EEPO实验学校实地考察并听课,看到孩子们学得快乐,思维开放,心灵自由了,学生们从满堂灌的束缚中被解放了出来。课堂演变成了师生演绎生命与智慧碰撞的成长沃土,老师和学生都快乐、幸福地使用着“MS-EEPO有效教育”系统,在教育的天空中翱翔,那份自由、畅达、共进让人觉得学习原来是这么快乐、美好的事情。

    教育家雅斯贝尔曾说:“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MS-EEPO有效教育”便是这摇动的树、推动的云、唤醒的灵魂,学生和老师之间言说着教育的根本。  

    广西的教育人深刻地认识到,对“MS-EEPO有效教育”系统在全区的推广应用并不能盲目乐观,在他们看来,任何改革,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即使玉州走到今天,取得了一些成绩,也是一波三折,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顽强抗争与突围,要想在整个自治区的大中小学遍地开花,也将是一次任重而道远的远征。因此,他们也是谨慎的,第一阶段只在12个县进行试点,第二阶段也只扩展了8个县,并一直坚持试点自愿的原则,允许各地无条件退出项目。

    这场已经历时五个年头的改革探索,给人们最根本、最有价值的启发是什么呢?既不在于教育者们辛勤探寻课堂转型的日日夜夜,也不在于孩子们那日渐清澈的眼神,更不在于那些难以言表、一波三折的艰难追索,而在于广西教育人从扑朔迷离的喧嚣中,准确地把握住了改革的方向——建立素质教育体系,为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世界一流水平的拔尖人才,提供一个省的推进经验。

    坚持素质教育的方向,就是坚持创造性,坚持创新思维能力与实践应用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用这个标准进行衡量,广西的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正努力地聚焦着这个正确方向,尽管分数的诱惑力依旧强大,尽管因知识的重要性而直接将其等同于教育目标的观念依旧强势,尽管顺应着此类强势观念而滋生、打着改革旗号却行应试教育之实的诸多“有效”、“高效”教学模式依旧迷离着人们的目光。

    由于广西基础教育学校教学改革所奉行的理念与模式是一种新生的力量,从她一问世,就处于历史的弱势,所以,正如前所述,广西的教学改革一直在顽强抗争中突围,在传统观念和应试教育壁垒的围追堵截下,依靠政府部门的正确决策和支持改革拥护改革的人们而努力前行。

    改革遇到的,首先是“百花齐放”论。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党中央的号召和对各种教育现象的反思,促使教育改革浪潮风起云涌,各地涌现出许多新型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有力地促进了基础教育的教学发展。30年后的今天,在国家急需培养世界一流水平人才的时代要求面前,不改变现有结构和体系,只注重单一学科改进的教学法、单一流程的教学模式所兴起的“百花”,显然已经无法再次撬动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新世纪能够撬动我国基础教育向“强国教育”发展的支点,必然是系统化、结构化、整体化推进的一套体系,而广西中小学教学改革所依托的“MS—EEPO”体系,无疑是最合理的选择,因为其强调创造教学、注重学生思维发展的思想体系,理论体系和操作体系相互融合,互为依托,并历经了孟照彬先生十余年中师教学、高师教学和中小学教学实践的检验。

    其次,是“不能失败”论。这是一种具有极大欺骗性的言论。任何改革都存在大于成功的失败几率,且不说几十年来教学改革实践已经有多少次大大小小的失败产生,就算是从理论层面上看,这种违背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奇谈怪论也是异常荒谬。改革失败的风险永远是存在的,也许不改革才没有风险,但在广西人看来,不改革本身就是最大的失败,改革再怎么不成功,也不会比沿袭死守现有的传统应试教育更失败,他们所关注的,是如何把风险降低到最小。正是因为如此,在他们的顶层设计中,两度赴玉州调研,多次参照国内各地各校主要改革实践模式对比,得出的结论是:既产生了基于素质教育价值选择的思想体系,又构建了以创造思维能力发展为核心的操作系统,既进行过理论研究,又在实践检验中反复修正和调整并最终站稳脚根的教育改革理论与模式,除了MS-EEPO体系之外,目前在国内还找不到第二个,至于其他的理论与模式,那些空有理论句子的自不必说,一些有理论成果又愿意深入实践探索的体系,有的因注重形而上的价值理念与美好梦想,否定具体操作方法而搁浅于校长和老师们的现实滩涂,有的因理论无法在课堂实践中取得突破而不了了之,有的则还需等待基础学科如脑科学、心理科学成果的革命性进展才能有实质突破,而各地产生的实践模式,则大多囿于现实的围城,致力于为分数提高的“有效性”服务,不注意解决学生全面发展、综合提高的“低效”、“零效”和“负效”问题。相较之下,依托MS-EEPO体系的指导开展教学改革,是当下风险最小的选择。

    再其次,是“简单—复杂”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这是最让改革者啼笑皆非深感无奈的阻挠手法。改革之初,有人用“小儿科”来嘲笑这种模式的简单,质疑如此简单的几个约定就能搞教学改革?当改革取得进展后,反对的策略就变成用“难以掌握”来渲染这个体系的复杂,同时又再度将当初自己所质疑和否定了的“简单”当作教学改革的法宝。正如MS-EEPO体系所坚持的那样,一种方式不能解决所有的教学问题,只有多种方式的合理组合才能顺利应对新课改的现实要求。改革成功的衡量标准是能否解决问题,而不在于难不难掌握,也不在于内容简单还是复杂。

    最后,是“教无定法”论。这种观点目前在国内十分流行,也成了不愿意改革者最常用的武器。其局限性,用国内一位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的话来说,在目标尚未确定时,教无定法是正确的,而当教学目标确定之后,教就不能再无定法了。确实,“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可以在形而上的层面上被吟唱者津津乐道,但在教育教学现实中,教师们往往就以“教无定法”为挡箭牌逐渐深陷“教学无法”的泥潭。正如孟照彬先生所倡导的,“只有掌握了多种方法并将其熟练运用,才能最终达到教无定法的境界”。广西的教育改革者们从试点实践中深刻地感受到,掌握多种教学方式方法,与教无定法不仅并不矛盾,相反,还使教无定法的理念找到了得以实现的途径。以往的“教无定法”更多强调“格物致知”,注重王阳明式的顿悟,而今天的改革实验者们则走了一条“格物以行”的道路,为普通教师找到或提供了达到教无定法境界的可操作通道。用老师们的话来说,参加了试点探索,才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教无定法”。

    正是因为广西教育的决策者们和执行者们牢牢把握住了改革的正确方向,才使得这场已经历时五年的教学改革坚持下来并产生了成功的希望。

    在没有现成通道的征途上一路行来,改革者们有太多的话语需要倾诉。一直无法忘怀兴宁区李凌局长提到的那个场景。那天,她召开调研座谈会,在几位校长例行公事般地发言之后,她强调,“今天,我不是专门来听EEPO好话的,我就想知道你们开展教学改革真实的一面”,话音刚落,在校长旁边的一位老师的眼泪“刷”的一下就流了下来,她说:“局长,我现在已经在享受EEPO的快乐了,可是在开初的那两年……”这位老师怎么也说不下去了。(凤松劲)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