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留守儿童一个温暖的“家”
广西钦州市那略小学是一所壮族人口聚居的农村小学,在校生近240人,将近百分之八十的学生有留守经历,父母外出打工成为常态。由于缺乏父母管教,该校不少留守儿童出现厌学、叛逆、孤僻等问题。该校老师坦言:“如何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是教学较大的困扰。”
庆幸的是,该校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现在已得到较好地解决。2015年12月,北部湾大学教授王素华带领团队,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以学校为主体的中越边境地区留守儿童关爱模式研究”为契机,将那略小学作为项目研究实验学校,指导该校结合当地实际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教育工作,在家庭、学校、社区(村子)三者间构建起了关爱留守儿童教育“家”文化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
王素华介绍,课题组以“家”文化建设为引领推进的这项教育改革实践,将农村留守儿童的小“家”,与学校和社区(村)并联,形成一个大“家”,营造了一种相互关爱、互相支持的氛围,构建了让留守儿童持续健康成长的心灵家园,让孩子获得丰盈的情感浸润,使每一个留守儿童都有安全感、归属感。
在开展课题研究过程中,王素华与课题组成员发现,尽管目前各级各部门及相关社会团体在关爱留守儿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但仍一定程度上存在关爱主体多但责任权利不明、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发挥不到位、社会关爱力量缺乏持续性、留守儿童缺少家庭文化浸润等问题。
在此问题背景下,极其需要进一步明确留守儿童关爱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有效借助社会力量,构建起一种能够直击留守儿童心灵的教育和关爱体系。而构建关爱留守儿童“家”文化,就是一种较为可行的创新途径。
王素华表示,孩子稚嫩的心灵一定要得到爱、得到家的温暖,只有被爱过,才能学会爱别人、爱自己,才能不断强大起来。“家”文化建设,让家——这个原本应该承载着孩子生活经验感知与体悟、人生经历起点与标向、心理灵魂安抚和归属的地方真正浸润孩子心灵,从而让孩子获得一种自觉向上成长的精神动力。
具体实践中,王素华带领课题组成员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探索。一是构建以学校为主体的“家”文化,通过学校“家”文化育人,使班级成为承载亲子式师生之爱、兄弟姐妹式生生之爱的安全和受保护的家园,让师生在感动于爱、感恩于爱的氛围中形成爱的能力。二是构建以家庭为主体的“家”文化,以学校为中介,将学校教师、社区工作人员和社区群众联系在一起,对留守儿童父母施加影响,给予正确指导,让留守儿童父母学会正确满足子女的依赖,成为称职的家长,实现两代人共同成长。三是构建以社区为主体的“家”文化,引导社区(村子)居民参与社区“家”文化建设实践,提高他们参与社区活动与社区公共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社会认同感和责任感,让社区(村子)成为一个感染人和感动人的地方,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安全、更有依靠的生活环境。
自课题研究项目启动以来,王素华与课题组成员深入广西、云南多个市县及学校开展调研和实践,成功构建起了学校“家”文化、家庭“家”文化、社区“家”文化“三位一体”立体联动留守儿童关爱教育模式,让留守儿童得到“家”文化的滋养,使他们成为有爱、懂爱、独立、健全、坚强的孩子。
如今,包括那略小学在内的实验学校把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放在班级、宿舍、小组等团体中,体现在学习、就寝、吃饭、运动等日常行为中,留守儿童既获得来自教师的关爱,又有身边同学的陪伴,还有委托监护人和社区群众的关心,更有父母经常性的远程关爱、监护和管教,有效避免了自身的孤独感,使他们乐意在学校中学习、生活、成长。
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工作任重道远。目前,广西钦州市钦北区教育部门已全面启动留守儿童“家”文化关爱模式。王素华表示,他们团队将不懈努力,将更多关爱共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为农村留守儿童、为农村教育不断努力前行。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