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线上“特种兵”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03-0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2月7日,北京协和医院第二批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142名队员在外科楼前合影。 在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ICU病房里,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专家组成员、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主任李太生(左一)为患者取咽拭子。

▉众志成城 同舟共济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特别报道

■战疫中的高校担当

    战疫数说

    北京协和医院:

    3批援鄂抗疫医疗队,186名医护人员 32张床位,24小时值班

    在湖北抗疫一线ICU病房里与死神赛跑

    以医治疑难杂症著称的北京协和医院坐落在北京王府井地区,作为“北协和、南湘雅、东齐鲁、西华西”之首,北京协和医院以其专业精深和悲悯情怀,培养出张孝骞、林巧稚、黄家驷、吴英恺、曾宪九、吴阶平、诸福棠等医学大家,他们胸中有国与民、手中有精与准。

    而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当下,这家医学教育的“百年老店”派出一支精锐之师,186名医护人员披上白色战袍,奔赴武汉一线,最硬的“龙鳞”承担了最重的任务——救治危重患者,整建制接管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重症病房(ICU)。这186个名字,也许不如前辈那样名扬海内外,但医者的情怀却在他们身上赓续绵延。

    这场战役中发生的一切终将成为历史,但汉江边的故事应该被铭记。

    “特种兵”集结

    3小时。

    1月25日,大年初一晚上,北京协和医院接到国家卫生健康委重要任务,需立即组建21人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即日奔赴湖北武汉。短短3小时内,21名优中选优的医护人员集结完毕,一夜之间,医疗物资、生活用品和药品装满了53个大箱子。

    21名队员中,共产党员有11名,其中既有参加过抗击非典的“老战士”,也有20多岁的年轻小伙儿。在不到20个小时的准备时间里,他们放下吃了一半的团圆饭,匆匆与家人告别,收拾行囊,奔赴前线。

    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韩丁,曾任“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领队,帮助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进入发展快车道。这次,他再度请缨,担任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领队。面对国家使命,他承诺:一定带领医疗队做到“科学、专业、规范、高效”,代表国家的最高水平救治重症感染患者,并竭尽全力指导各家医院做好对整个疫情的防控。

    感染内科主任医师刘正印,曾经奋战在抗击非典一线,在医院组建疫情防治梯队时第一时间报名。临行前,他承诺:“一定会以协和标准完成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疫战。”

    周翔是协和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也是一名参加过抗击非典、组建中日友好医院的非典重症病房的“老兵”。在接到电话后,周翔与科主任隆云“争执”了许久,坚持让隆云留在医院大后方协调更多事务,由自己带着一支重症医学队伍前往武汉支援。

    感染内科教学老师白卉,在疫情发生后数次请求到一线工作。她在给科主任李太生的请愿书中写道:“我申请去疫情一线战斗。作为科里的教学老师,应为护士之先;作为党员,捍卫人民健康安全是我的责任;临床工作20年,经历过非典;出身感染内科,有丰富的专科临床经验。所以,我是去疫情一线的最佳选择,请领导给我救死扶伤的机会!”

    崔文博、吕洪维、马鸿鸣、赵明曦和万朝阳是协和重症医学科的男护士。为了心无旁骛地投入战斗,出行前,这5名不到30岁的小伙子不约而同地剪了头发。男孩子不善言辞,但豪情壮志、万千言语,都在干净利落的“寸头”里,众志成城,矢志荣归!

    这就是协和速度。1月26日下午抵汉,在经过实地演练并与武汉同济医院进行医疗流程对接后,援鄂抗疫医疗队进驻的第二天晚9点,在新病房建成不到6小时情况下,医疗队开始收治12名患者。

    2月4日,经过紧张忙碌的48小时改造,由北京协和医院牵头,联合北京医院、武汉同济医院、江苏省医疗队共同建设的抗击新型冠状病毒重症加强病房(简称“联合ICU”)正式启用,成为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救治危重症患者的主“战场”,并于当夜收治了18名危重患者。

    2月6日,疫情发展迅速,国家卫生健康委紧急通知,要求北京协和医院增派医疗队,即刻前往湖北,担负重症病房救治工作。还是3小时,142名队员,北京协和医院第二批援鄂抗疫医疗队组建完毕。由党委书记张抒扬任领队,护理部主任吴欣娟、感染内科主任李太生任医疗队队长。

    2月7日下午4点,第二批协和医疗队飞抵武汉,马不停蹄地开展战前动员、战前培训和工作部署,正式整建制全面独立接管中法新城院区ICU病房;晚上9点,第一班次14名青年护理人员来不及整理行装,加入重症病房夜班轮值中。

    彼时,武汉地区危重症患者救治工作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北京协和医院医疗队在大后方强大的技术支持下,以“精心救治患者”和“医务人员零感染”为总目标,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抗疫第一线的激战中。

    到第二天下午6点,协和援鄂抗疫医疗队负责的ICU病房32张床全部收满,累计收治危重症患者37名,其中机械通气30名、接受体外膜肺氧合治疗1名、无创通气3名、高流量吸氧7名。这是一场和死神抢患者的特殊战斗!

    2月19日,根据前线病房重症患者在循环、肾功能等器官功能支持的需求,第三批援鄂抗疫医疗队20人带着光荣与使命奔赴武汉。这支由心脏病、肾脏病与重症医学相关科室组成的“特种兵”4小时后抵达武汉,与第一、二批164名队员会师,向重症新冠肺炎救治发起总攻。

    协和方案

    在奔赴武汉的协和援鄂抗疫战队,有多位国内知名专家,组成了一支以危重症救治为目标、以相关领域国内知名专家为主导、以青年医护骨干为主体、多学科的精锐团队。

    他们负责的病人有多重?说跟死神抢人,并不为过。32张床位,近200名医护人员,24小时值班。“病房里收治的病人都非常危重,其严重状态超过了北京协和医院ICU的病人。”医疗队队员丁欣说。

    世人都希望协和传奇再一次发生,但新冠肺炎是一种全新病毒,人们对它的认识有限。即使这样,协和援鄂抗疫战队以赵玉沛院长提出的“精心救治患者”和“医务人员零感染”为总目标,把科学、规范的协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带到当地,因地制宜建立起了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危重症患者诊治流程、三级查房制度、ICU病房小组制、医护人员诊疗常规、安全防护培训制度、安全监督制度等,为前线共同奋战的一线战士们提供了“协和经验”“协和方案”。

    刚刚接管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重症病房的时候,医疗队采用的是分时段负责制,即一个小组负责一个时间段的患者管理,但很快发现这种病人管理模式不够深入,在细节上把控不足。在内科重症监护室主任杜斌和周翔的推动下,医疗队决定采用协和ICU病房小组制管理模式。病房32个病人被分为4个组,每组由固定医生小组负责,组长相当于病房主治医师,能够迅速而系统地掌握患者信息,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组员由主治医师、住院总医师和临床医学博士后组成。这样的小组团队模式使每个病人都有相对固定的责任医生和责任护士,有利于治疗思维的贯彻和治疗方案的落实,提升了治疗效果。“40多名医生,清一色的临床医学博士。”队员俞楠泽说。

    协和本次派出的队员覆盖ICU、MICU感染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心内科、消化内科等多个科室,每个小组都会统筹匹配各个专业,充分发挥各专业综合诊治优势。张抒扬表示,“协和医院派出了一支多学科团队,发挥协和国家队特别是综合诊治能力,能用的方法都上,全力救治危重症患者”。

    杜斌是全国知名的重症医学专家,1月19日就加入国家高级别专家组赴武汉指导调研武汉疫情防控工作。协和独立负责中法新城院区ICU病房工作后,他承担起临时科主任的任务,以丰富的重症管理经验,整体统筹病房组建、管理模式构建、治疗思路确定等。

    李太生是北京协和医院抗击SARS的专家组成员之一,也是协和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建议方案的主要执笔人,他多次强调“尽管医护人员比老百姓更懂得防护,但是他们工作在最危险的地方,被感染的风险最高,一定要做好医护人员防护工作”。他充分传授传染病防护、危重症患者诊治经验,以“治愈率最高、死亡率最低”为目标活跃在临床一线。

    按国家卫生健康委要求,进一步规范治疗和管理流程、统一标准,建立危重症上报制度及死亡病例专家讨论制度,由北京协和医院与中日友好医院共同制定重症治疗技术方案,征求北大一院、人民医院、北医三院、北京医院、同济医院意见,形成共识稿。在次日的专家共识会上,各院专家共同讨论重症治疗技术方案,协和方案得到很多人的认可。

    ……

    北京的大后方也为前线提供强大的专业支持,京鄂两地高级别远程多点多学科会诊多次举行:

 要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