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风蕴希望 壮乡奏欢歌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04-1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其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对以往“民族团结教育”的拓展和创新,具有现实针对性和重大指导意义。作为广西民族教育的窗口,坐落于青秀山脚下的南宁市新兴民族学校,近年来以“聚和”为核心办学理念,夯实“做有民族根基的中国人”的校训,并以独特的视角发掘优秀民族文化元素,探索素质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双赢的途径,形成了“民族精神熏陶人、民族文化塑造人、民族艺术培育人”的办学特色——

    特色校园 “和雅独秀”获赞誉

    走进新兴民族学校富有壮乡特色的塔式大门,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扑面而来:绘有广西各少数民族风土人情的“民族文化长廊”,学生们收集、制作的民族装饰画,介绍民族服饰、节庆文化、民风民俗,还有壮、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1个少数民族特色班级……新兴民族学校以独特的校园文化,展示着对各民族文化的自信传承。

    “学校每一座建筑、每一处景观都是民族团结教育思想的传递,承载着润物无声的教育意蕴。”据校长吴鸿丽介绍,校园里,“桂之馨”美丽广西主题人文景观中有广西各地山水的倩影;“桂之炫”民族体育浮雕墙以各族代表性的民族体育为主题,生动展示民族体育竞技的风范;“桂之韵”民族风情展厅里,绣球、铜鼓、壮锦、剪纸及各少数民族精美的服饰,就像一本本“穿在身上的书”,淋漓尽致地呈现了各民族劳动人民的审美追求和智慧结晶。此外,壮族“那文化”实践基地和“壮乡百草园”科普实验基地融空间、环境与课程于一体,让学生在四季更迭中体验耕作的艰辛和收获的幸福。2018年6月,国家民族部门相关领导率队对新兴民族学校促进民族教育发展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不仅高度评价了学校富有民族特色的校园环境,更给予了“和雅独秀”的赞誉。

    特色课程 丰富多元趣味浓

    为推动民族团结教育更富有成效,新兴民族学校组织教师编写了《菁菁校园》教材,将广西各民族音乐、舞蹈、服饰、美术、体育、节庆文化等元素引入课堂,融入各学科教学中。音乐课上,教师将民族文化的起源传说、民风民俗与服饰、音乐、道具等,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美术课上,学生通过学习民族绘画,进一步了解和热爱祖国的民族文化历史;体育课上,抛绣球、多人板鞋、滚铁环、高脚马、竹竿舞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趣味十足。

    据了解,新兴民族学校每周开设民族书画、手工、舞蹈、合唱、毽球等20多门社团课程,学生可以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培养特长。同时,学校还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少数民族聚居区,邀请民俗专家和非遗传承人举办讲座,让全体师生更直观地了解少数民族风土人情。

    特色活动 民族文化绽魅力

    “壮乡三月三,歌声飞满天。”随着“民族精神、文明成长”的德育体系不断完善,新兴民族学校还积极开展了民族特色活动,无论是嗟叹吟咏唐诗宋词的“读书节”、歌舞器乐精彩纷呈的“音乐节”,还是活力绽放的“民族体育节”,每一次活动都让学生津津乐道,更加坚定了文化自信。每年的“三月三”活动丰富多彩,特色民族歌舞表演、民族特色体育展示、民族特色服装秀、学生民族手工作品展、民族特色美食等五大项目交相辉映,描绘了民族团结同心共筑民族梦的瑰丽画卷。

    经过多年努力,以“传承民族文化,焕发民族光彩”为办学理念的新兴民族学校,已经形成了“舌尖上的民族美食”“指尖上的民族艺术”“足尖上的民族体育”等特色品牌,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传承活动更是获得了学生及家长的一致点赞。学校多次参加国际文化交流、国家级别的各类比赛,获金奖12项,并在“壮乡歌圩进校园”“‘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等活动中屡获殊荣。学校正朝着“民族文化的摇篮,民族教育的典范”的办学目标一路阔步前行!(陶 红)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