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学菜鸟”到“讲台大侠”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记者 沈祖芸

  杨俊从上海师范大学毕业后,选择到上海市虹口区北虹初中担任语文教师。至今他仍清楚地记得自己的第一堂课有多“失败”,对于没有教学经验的他,凭借儿时听课的体验,用当年老师的教法上课,结果是学生不配合,课堂闹哄哄,为此他非常苦恼。

  上海市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项目的实施,让杨俊获得了“最贴身”的专业支持。他走进了一所教师专业发展基地校——长青学校开始浸润式学习,学校给他配备了经验丰富的教学名师亲自带教;每周还有一个半天在区级教师进修学院集中进行通识培训。如今,一年多过去了,杨俊再次走上讲台,教态自然,教法灵活,成为深受学生欢迎的“讲台大侠”。

  记者6月4日从上海市教委获悉,该市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项目推行一年多来,创新教师教育培训方式,让像杨俊这样的大学毕业生在第一年就能站稳讲台、胜任职业,引领新教师从入门到入行。

  胜任第一招:

  用机制保障新教师的职业化和规范化

  从大学毕业到初为人师之间有一段以职业技能训练培养为主的就业准备期,发达国家采取由大学的教育学院负责培训的方式,时间长达1至2年。而我国从大学毕业到能独当一面胜任工作的教师之间却没有这样的就业准备期,要一下子上手,许多“菜鸟”级的教师连完整的课标、教材都没看过,只能跟在师傅后面,听完一节课再去自己班级“依样画葫芦”。

  上海市教委在经过一年4个区试点的基础上,于2012年全面启动实施了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项目。一年多来,上海共招录见习教师4900人,分别在全市378所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接受规范化培训,各区县甄选了近5000名指导教师支持新教师学习怎样胜任教育岗位的职业技能训练与培养,补上了这一段教师职业准备期。

  在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李骏修看来,机制的保障是重中之重,因为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的着力点就在“规范”二字上。为此,上海市教委分别制定了中小学和幼儿园两个《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课程大纲》、两本《培训手册》和《基地培训工作要求》、《见习导师职责》、《上海市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指导意见(试行)》等文件,从起点上确保了培训的规范化。

  上海市规定,规范化培训为期一年,由培训学校或培训基地和聘任学校共同完成,其中在培训学校或培训基地进行的培训占到50%以上。规范化培训内容主要包括职业感悟与师德修养、课堂经历与教学实践、班级工作与育德体验、教学研究与专业发展四大方面的18个要点。培训基地学校根据18个要点设计对应的培训课程、途径、方法与过程,通过培训让新教师获得相应的感知、体验和感悟,最终能胜任新的岗位工作。在工作推进过程中,市、区两级专家、教研员进行全程指导。一方面参与各区县培训实施方案、培训内容和其他培训文件及材料的开发制定;另一方面,发挥专业引领特色,阶段性参与各种会议,针对培训方案、方法等做出全面指导和建议。(下转第八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