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异地高考只是其中一环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主 持 人

  郭九苓(北京大学教学促进通讯主编)

  学生嘉宾:

  缴蕊、杨梦斌(中文系)

  郑玉婷、唐燕婕(法学院)

  赵大宇(信科学院)

  主持人:异地高考是这几年社会上的热门话题,在座的学生上中学时对此事都有所耳闻,甚至有比较熟悉的人就存在这样的经历或烦恼。异地高考会引发移民潮吗?对城市建设会带来怎样的冲击?

  唐燕婕:如今,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家乡前往经济发达地区打拼,其中,很多人的子女也跟随着他们到流入地接受教育。这些孩子到了该高考的时候,却不得不返回家乡参加考试。制定异地高考政策是政府为解决这一问题,促进教育公平所作的努力,虽然在整体设计上还不完善,但是作为有益的尝试,还是值得肯定的。

  缴蕊:提起异地高考,让人不由自主地会想到“高考移民”。“高考移民”会挤占本地学生的教育资源和机会,容易引发部分学生和家长的不满。异地高考如果不加以限制和规范,会引起更多的社会问题,会违背这个政策的初衷。所以,制度建设很重要,应该惠及那些真正有需要的学生。

  郑玉婷:自从高考改成各个省份自主命题之后,很多省份也都进行了课程改革,课本和教学要求不太一样了。这就形成,如果在居住地参加考试会有许多制度上的难题,而回家乡又不能完全适应当地的考试模式和内容。那么,是否可以从招生方式上想想办法,比如让高校享有更充分的自主招生的权利,如此,异地高考的问题也就不存在了,高校也可以招到更符合自己要求的学生,而且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杨梦斌:从目前各个地区已经公布的异地高考政策来看,受益的大概只是一些从事比较“高端工作”的人的子女。可是,目前还有很多农民工在大城市从事一些非常普通的工作,如何保障跟随他们到流入地接受教育的子女的权益?这个问题需要有关部门去关注、解决。

  赵大宇:这些问题归根到底还是教育资源不足和发展不平衡导致的教育不公问题,再往深处探究则是由于我国户籍制度和城市化发展不健全所导致的。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及相关部门必须联合出击才行,单纯依靠教育部门的力量不足以改变这种现状。加快小城镇建设,使得大量劳动力可以在自己的家乡实现人生价值,以解决人口过分向大城市聚集的状况。同时,还要大力增加对地方高校的教育投入,如果各个地区都有高质量的高校教育资源,那么大家也不用挤破脑袋来一线城市接受教育了。

  主持人:实现异地高考是我们高等教育制度的努力方向。作为现实条件下的一种过渡措施,应该像允许异地9年义务教育一样,开放大城市的高中,允许外地务工人员的子女报考并按照统一的标准录取。

  (以上学生皆来自北京大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