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幼儿生活与游戏的价值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李季湄

  《培养幼儿的成长能力》这本日本幼儿园的案例实录集中介绍了27个鲜活的案例,令人印象深刻。我迫切感到,今天的中国幼儿教育需要这样的书籍。

  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实施10年来,对促进我国幼儿教育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以幼儿发展为本”,尊重幼儿生活与游戏的价值,促进每个幼儿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等观念正在逐步成为广大幼教工作者的共识。但是,由于诸多因素影响,我国幼儿教育在观念、实践上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可小觑。如高控制型的教育文化、学业至上的价值取向、小学化倾向严重的幼教形态、以“教”为中心的教师能力结构等问题,仍然如阴云般地笼罩着幼儿园,阻挡着幼儿教育深入改革的步伐。而不少有志于改革的教师又苦于不知道怎么做,或者缺乏相应的专业素质,心有余而力不足。

  我想,如果阅读本吉圆子老师和她的同事们的实践案例,也许能让我们广大幼教老师能够找到参考与借鉴。不仅如此,如本吉老师序中所言,还能让我们“通过真实的教育实例来具体地思考”。

  该书的案例如此真实,都发生在日常幼儿的生活、游戏场景中,没有任何刻意的形式追求或轰轰烈烈的大场面;教育的目标指向幼儿生活的真实体验,指向发展幼儿的自主性、自信心、想象力与创造精神等,看不到功利的学业训练标准;教育的过程也很自然,教师敏锐地捕捉契机,了解幼儿的需要或问题,认真地解读幼儿的言语和行为,与幼儿平等、亲切、巧妙、有针对性地对话、互动,没有人为的高潮迭起或花哨的形式,也没有使用什么昂贵的材料和设备,甚至连我们司空见惯的多媒体课件也没有出现过。

  联想到在我们幼儿园教育中严重存在的重形式、轻幼儿需要,重轰动效应、轻实际效果,重上课、轻生活、游戏,重知识、轻幼儿自我发展和人格成长等现象,我觉得阅读该书,我们能够收获的远不只是教育的方法与技巧,更重要的是案例所传递的教育理念与思想、所呈现的幼教文化与形态、所彰显的教育取向与价值把握、所表现出的教师的专业素质与教育智慧等,这些比技巧更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本吉老师也是《我的生活教育论》一书的作者,她主张“重视儿童的生活体验,以培养儿童的主体性为目标的生活教育论”。我十分赞成幼儿生活教育的理念,向往那种朴实无华、返璞归真的教育。日本著名幼儿教育家仓桥先生曾表述过这样的思想:“学习生活、通过生活学习、为生活而学习”。当然,译句不如原话巧妙与富有灵气,但意思是明确的,即生活本身就是幼儿的学习对象,是幼儿学习的途径,也是幼儿学习的目的。这几句话可谓高度精炼地概括了日本幼儿教育的理念,并形成了日本幼儿教育的传统。我想,本吉老师也许是仓桥先生的追随者,她笃守这样的幼儿教育理念,正是靠这些理念的坚守与践行,才让幼儿生活教育理论有了生命的活力,变得如此生动、具体。而教育理念的力量不仅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的生活与成长,也让实践具有了理性的深度与合理性。由此联想到今天中国幼教改革的现状,让我更加深切地意识到,任何好的理念或观点,要想把它变成幼儿园的现实,首先必须把它变成一线教师的教育信念,提高教师在正确观念下的专业素质。

  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在我看来,不断地学习与反思,是最重要最有效的。多读书、读好书,认真地思考国内外优秀教师的智慧与经验,对幼儿园教师来说是非常必要的。我认为,尽管日本与中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幼儿教育不乏相似之处,但是日本幼儿教育的主流范式与我们的差别还是比较大的。衷心希望幼儿教师能够认真读一读这本书,以引起教师们对幼儿教育的价值观、教师能力观、教育评价观的再思考,对教师专业能力结构的再思考,对幼儿园文化以及教育形式的再思考,让他山之石真正成为我们的攻玉之器。(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教授)

  (《培养幼儿的成长能力: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实录》 (日本学前教育系列丛书)[日]本吉圆子著 刘洋洋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新书速递     下一篇:教材就应该让学生有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