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报社评报 报纸为我导航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呼秀珍

  我和中国教育报的情缘始于1994年的教师节。

  记得那年9月,我与陕西延长县下西渠小学教师王思明,代表陕西45万名教师应邀到北京参加第十届教师节的庆祝活动。在京期间,中国教育报的记者来到我们住的京丰宾馆,亲手为应邀进京的50位模范教师每人送了几份中国教育报。回到学校后,我又陆续收到报社寄来的“特约评报员”聘请函、聘请证书,以及1995年全年的评报表12张。从此,我和中国教育报就结下了不解之缘,直到2007年年底,我一共担任了13年评报员。

  我一直在教学第一线,长期以来都是带两个班的语文课,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年级组长,担子很重。但13年来,无论工作多么忙、人有多么累,评报工作我从未落过一个月或晚寄过一次。一年12张评报表,13年就是156张,张张按时寄出。

  虽然我评报的水平不是很高,但总是尽我所能地将选出的好文章、好摄影、好专版、好周刊反复比较;虽然我是一名中学语文教师,但我尽量扩大视野、放宽眼界,站在“中国教育”这个高地去考量;虽然我的字算不上漂亮,但我笔笔清晰、字字工整,没有一处涂改。因为,在我眼里,这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在我心里,这是一份很神圣的责任。

  在评报的同时,我了解了全国乃至国外教育发展的形势,学习了许多先进的教育理念、宝贵的教育教学经验、感人至深的模范教师事迹……不知不觉中,我觉得自己的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教学技艺日臻成熟,管理班级的办法更多了,能力更强了。我曾在一份评报表上写道:“报纸为我指航向,我为报社评报忙,报纸激励我前进,道不尽的感激情。”

  2002年12月,我收到报社邀请我继续担任2003年评报工作的通知,其中有这样一段话:“评报工作很烦琐,给各位老师带来很多不便,但还是要提出一些要求……随信附一份样板,可以参照。”看到这里,我心中一喜!这下可好了,可以看看别人是怎么评的了。可是当我看到随信寄来的样板时,却惊呆了——居然是我填写的2002年11月的评报表!我心里很清楚,要说评报水平,自己还要不断提高。不过,能得到报社的肯定,我还是挺高兴的!

  13年来,报社先后有5位负责评报工作的同志与我联系,通过一张张评报表,我与他们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1996年,我和爱人去北京看望当兵的女儿,其间,专程去报社拜访了我的第一位评报联系人张景胜,并在报社门前合影留念,照片至今我还保存着。

  2002年,我的评报联系人张鹰同志来咸阳出差时,也专程到学校来看我。当时,我们就在办公室交谈了大约半小时,也没招待他喝杯茶或吃顿饭。这真是:记者读者相遇时,虽不相识却相知。

  13年来,我剪贴、保存下来的那些宝贵资料至今仍然在用。我用基础教育、理论、视点等栏目的资料来培训我校的青年教师,使他们迅速成长;我用校园心理、青春热线、健康快车等资料来提高自己,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用魏书生、李吉林等全国著名教师的事迹时时鞭策自己。因为,我也要成为他们那样的好教师,无愧于人民教师的称号!

  (作者为陕西省咸阳道北中学教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