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控辍保学需学校行动自觉
学校和教师要有勇气抛开功利心,不怕评估、排名落后,有勇气遵循教育的本真规律,从每一个学生的未来发展和国家民族的真正需要出发,去做真正的教育。
■刘立启
目前,农村初中学生的辍学问题已日益凸显出来,严重地影响着国家九年制义务教育政策的有效实施,妨碍着教育公平的实现。“控辍”已成为农村初中学校最为头疼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同时也是评价一所学校是否实现其教育价值的一个重要指标。需要学校主动研究问题,溯本清源,在常规控辍措施之外,多作一些深入的思考,抓住根本,从教育的本真出发,有所创新,追求实效。
农村初中辍学生的根源
追本溯源,农村初中辍学生主要有三类:学困生、留守儿童和特困生。
辍学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种。
1.厌学导致辍学,这是农村初中生辍学的主要原因。当前中国教育的考试制度导致日常教学中以分数为主要评价标准,这一点在农村学校表现尤为突出。这样的评价标准使一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有意无意地被忽视和遗忘,他们找不到自己发展的机会,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厌学。
2.家庭教育的缺失和父母关爱的缺乏是造成留守儿童辍学的主要原因。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学校教育的影响也大打折扣,父母与子女间感情的疏离也使留守儿童更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更容易沉溺于网络。在这种情况下,正值逆反期的初中生很容易厌学、辍学。
3.家庭困难的学生为减轻家庭负担而辍学打工。随着义务教育阶段免学杂费、书本费等政策的实施以及各种特困生资助措施的实行,这种情况已有所好转,特困生辍学问题目前已得到较为有效的控制。
造成农村初中生辍学的各种原因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的。辍学问题的控制也不是单凭学校一方的努力就能解决的,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努力。但作为教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学校必须有行动的自觉性,从改进自身开始,千方百计保证每个学生都受到适合的教育,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负责,为他们的长远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切实承担起学校的教育责任和使命。
转变教育理念和人才观
我们应当梳理这样的教育理念: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我们的学生不一定都能学有所成,但我们可以努力让每个学生都拥有一份对生活的热情和对人生的自信,这也许就是根本意义上的成功教育。每一所学校都应当提出这样的工作要求——让孩子高高兴兴进校,充满希望离校。
在当前并不完善的教育制度下,学校和教师不能只把自己看成教育制度的螺丝钉,没有反思,变相甚至直接去做有违教育规律和人的内在发展规律的事情,甚至还觉得这是为了维护学生的根本利益。学校和教师唯分数马首是瞻,片面追求升学率,一味增加学生作业负担,势必会造成学生的厌学和辍学。以分数为唯一标准划分的所谓“优生”、“差生”,必然使一部分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希望。
大环境的改变、大体制的改进,从来都是由小环境小制度的改进来推动。改变不了大环境,我们就努力改变小环境;改变不了别人,就一定坚守住自己。从下课不拖堂做起,从不抢课做起;从不得不面对考分的压力,但不和同事进行分数的竞赛开始;从布置合理的作业,不给学生增加负担做起……我们将得到作为一名教师最大的收获——发自内心的自我认同感、生命的充实感。
教师的作用不是无限的,教师应当承认这一点,敬畏学生独立的感情和意志,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真正承认教师和学生人格上的平等,相信学生内在成长的动力。
对症下药,多管齐下
质量控辍是根本。首先把审视的目光聚焦在学校自身,找出自身原因,通过持续改进学校工作,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来留住厌学的学生。
第一,学校和教师要有勇气抛开功利心,不怕评估、排名落后,有勇气遵循教育的本真规律,从每一个学生的未来发展和国家民族的真正需要出发,去做真正的教育。把关爱的目光投向所谓差生,发现他们的优点和特长,给他们表现自我、发展自我的机会。素质教育是以“素质”为目标,它具有综合性、整体性、基础性。人的全面素质涉及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很多范畴,人的各种素质并无主次之分,学生所学的课程都很重要,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擅长的课程领域,关键是要帮助他们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擅长的课程,以此带动其他课程的学习,实现有特长有个性的全面发展。
第二,积极开发校本特色课程,以弥补原有课程的单一和枯燥,为学生多元的兴趣和特长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校本课程的开设,要本着贴近学生、贴近生活、体现学科知识的拓展和应用的原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每个学生学有所得,让每个学生自信有才,生活在希望之中。以学生当下的快乐学习和未来的健康发展为着眼点,改善学校的教育生态。改变教育大环境我们无能为力,但将教材和师生的经验、生活、自然环境整合起来,构成有机的课程生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小气候我们还是大有可为的。
第三,在现有的条件下,积极地进行探索与实践,努力创造适合于每个学生的教育。将国家课程校本化,力促校本课程精品化,让德育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化,让实践课程生活化。
学校在做足、做好质量控辍工作的同时,也要把依法控辍、政策控辍、制度控辍和情感控辍等工作做到实处,使其对控制农村中学生辍学这一艰巨任务发挥相应的作用。
没有个人的自我觉醒和反思,就不会有体制的改进和完善。单纯的体制批判很简单,但对改变现实并无多大裨益,体制的问题也并不能掩盖教师个人和学校所有的问题。体制的改进源于人的推进,人的进步又源于体制的改进。教师需要具备反思的勇气和能力。当把现实的一切看成理所应当、把制度的要求看成是最高标准时,我们很可能就会走向美好初衷的反面。农村初中控辍问题自然也需要制度之内的学校和教师首先自觉行动起来。
(作者系山东省日照莒县浮来中心初中校长,山东省首届齐鲁名校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