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大西北的“教师摇篮”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记者 易鑫

  素有西北地区“教师摇篮”美誉的陕西师范大学,走过了近70年的历程,先后培养出10万余名师范生,扎根祖国大西北。尤其是近年来,陕西师范大学持续推进本科教学,不断创新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了一批批自信、笃学、厚德而又充满激情的优秀师范生。

  校长房喻说:“我们培养出扎实、有后劲的师范生,才能促进基础教育更好发展,将来才能有更多的孩子可以健康成长。”

  创新“2+2”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为什么要提出“2+2”的人才培养模式?一直以来,房喻都忧心于学生的基础薄弱。“很多理工科的孩子连基本的文字功底都没有,想申请课题,却很难写好申请报告,看问题也过于狭窄;而文科学生对科学知识了解不够,也影响后续发展。因此,必须加强他们的通识教育。”房喻说。

  经过近一年的筹划,2006年,陕西师范大学在本科生中实施“2+2”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生前两年在文科基础部和理工科基础部学习,接受通识教育,后两年回学院进行专业培养。

  “新模式的核心体现在模块化的教学体系,前两年的通识教育包括学校层面整体设计的通识模块课程和学院层面设计的学科基础模块课程;后两年的专业培养包括专业课程模块、教师教育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但时段跨度具有一定的弹性。”学校教务处处长李贵安说。

  两年的通识教育主要分为文科部和理工部,跨专业的学生可以在一起上课,提供了文理知识交融渗透的机会。“在各种比赛和项目中,我们不同专业的同学一起合作,往往会碰撞出火花。”大一学生王晴晴说。

  入学一年后,学校提供一次专业分流的机会,学生在相互了解中,若对其他学科产生兴趣,可以在学科间和学科内重新选择专业。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于赓哲开的历史课,经常被选“爆”;原校长、先秦史专家赵世超教授连续6年讲授“中国古代史”,深受学生喜爱。

  到了大三,学生们开始感受到“2+2”模式带来的好处。“前两年在文科部学习,虽说没有接触到太多专业知识,却一直在学习与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如社会学、美学等。第三年学习专业课后,明显感觉基础扎实了,理解力和接受力也增强了。”学校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郑菲说。

  今年是“2+2”模式在陕西师大运行的第八年,在房喻看来,学生基础薄弱、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几乎感受不到了,“自信、热情、后劲足”是他对学生们的评价。这一点也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在今年教育部委托国家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对部属院校所做的调查中,用人单位对陕西师大毕业生的满意度排名第三。

  三个中心提升学生专业能力

  宽敞的实验室、先进的实验设备、舒适的实验环境……陕西师大理工科基础部2011级学生田光照没有想到,自己能在条件如此优越的环境中做实验。

  学校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由学校原来的各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整合而成,承担着理工科基础部一、二年级4500名本科生上机训练的任务。“以前做实验30个人一组,现在20个人一组,实验仪器设备增加了,学生们动手的机会增加了;以前实验室分布在各个院系,现在整合在一起,解决了基础实验教学跨校区管理和实验室过于分散的问题;以前以示范为主,现在以教学、研究为主。”学校基础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张尊听说。

  为配合“2+2”模式中的实践模块,学校成立了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心。对学生而言,是一个极为实用的“回炉”之地。

  今年年初,学校文学院2009级学生楼永红从贵州遵义实习归来。实习中,他遇到了一些让他头疼的问题:如何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如何开展生理教育等。

  回来后,楼永红马上报名参加了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心的培训。今年3月到5月,近3个月的培训,让楼永红感觉像“及时雨”一般。“培训几乎涵盖了一个新任老师所需能力的方方面面,我在实习中遇到的很多问题,都在这里找到了答案。”

  从2008年启动建设以来,学校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心已经培训了1000余名像楼永红一样的学生。(下转第二版)

要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