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综:从专题教学上升到主题立意命题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依据专题教学的内容,上升到主题立意的命题是近年高考命题渐趋明显的倾向

  ■黄牧航

  高中新课程的结构是由模块和专题组成的,因此当前的高中教学主要是立足于专题内容的教学。高考是选拔性考试,其命题内容就不可能仅局限于专题。依据专题教学的内容,上升到主题立意的命题是近年高考命题渐趋明显的倾向,而这种倾向在今年全国各地的文综命题中又有较突出的表现。

  从语义分析,“专题”是指专门研究或讨论的题目,“主题”是指研究或讨论的内容的中心思想,在某些情况下两者是可以替换的。但在新课程的背景下,专题与主题还是有非常重要和明显的区别——专题的价值在于赋予知识以学科意义,而主题的价值在于赋予知识以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所谓专题,就是能够把若干孤立的事实按一定的观念和逻辑组合在一起的问题。所谓主题,就是能够拓展专题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的问题。

  一个孤立的知识点是没有太大意义的。例如“张择端绘制了《清明上河图》”这句话在没有知识背景的情况下仅仅是描述了一个事实而已,至于为什么要描述这个事实,我们则不得而知。但如果我们把这个知识点放在美术史中,这幅画就是国之瑰宝;放在服饰史中,是不可多得的珍贵素材;放在城市史中,就是重中之重的研究史料。美术史、服饰史、城市史等都是专门史,其功能就是赋予许多孤立的历史知识以学科意义。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清明上河图》在中国馆中大放异彩,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引发起我们对古代城市的遐想,对未来城市的向往。美术史、服饰史、城市史都是历史专题,而“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就是历史主题,这就是两者的区别。

  以历史学科为例,今年许多省份所选择的主题都有着强烈的时代色彩,而这些主题所依托的专题又全是高中课程标准中的核心专题内容(见表)。

  这种主题命题的思路,在政治和地理学科中同样有大量的表现。如全国卷二的中国城镇化问题、莫高窟旅游问题;北京卷的中国梦问题,水资源的持续利用问题;天津卷的汽车消费问题,非洲矿产开发问题;浙江卷的舟山群岛新区开发问题,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福建卷的重走丝绸之路问题,“美丽中国”问题;四川卷的中国加强自主品牌的培育和发展问题,2013年我国部分地区严重干旱问题;重庆卷的增加居民收入问题,“新疆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问题。这些都是非常好的主题,不但深化了学生对高中课程的理解,而且也促使学生更多地关注现实生活。

  从课程价值的角度考虑,高中教学从专题走向主题是学科知识意义化的必由之路;从学术研究的角度考虑,单一的学科研究走向交叉学科的综合是大势所趋;从高考命题的角度考虑,从立足于专题知识的命题到立足于主题内容的命题是增加试题难度的重要技巧。关注学科主题,研究学科主题,相信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能够从中获取更多的学习趣味。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