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仁:冷数据里筑巢温暖生活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每个行业、每个家庭、每个人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测绘。”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测绘专家,李德仁深有感触。

  2009年,李德仁利用测绘技术完成的“影像武汉”网络地图,成为国内首个最完整、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免费“影像城市”。在这个大容量平台上,共有30万个兴趣点,涉及老百姓教育、办公、交通、旅游、购物、住宿等,市民可以从地图上检索到每一个兴趣点。

  实际上,这一系统只是构建“数字城市”的一部分,而“数字城市”又是“数字中国”和“数字地球”的一部分,李德仁的最终梦想是构建“智慧地球”。

  “‘数字地球’与物联网结合到一起,就变成‘智慧地球’了。”谈及心爱的事业,73岁的两院院士李德仁双眼炯炯有神,“到时,人和人、人和机器、机器和机器都沟通起来了,地理信息随之进入了一个按需服务的新时代。”

  下班途中,远程遥控启动家里的空调、电饭煲等电器,到家便能吹着空调吃晚饭,借助无人驾驶车,盲人也可以开着汽车逛街,酒驾将成为过去式……在美好前景面前,李德仁神采飞扬。

  “李老师最大的贡献,是与其他老一辈科学家一起,推动了中国整个测绘学科的发展。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中国的测绘学科近年来发展得最好最快。”李德仁的得意门生、中国科学院院士龚健雅说,“美国、欧洲的测绘都在走下坡路,而中国的测绘学科紧紧抓住3S技术,在国家空间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占主导地位,国际影响不断增强。”

  2008年,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授予李德仁名誉博士学位,颁奖词指出,“李德仁院士的杰出成就,使武汉大学成为今天世界上地球空间信息领域最著名的研究机构;他还对培养国家和国际学术人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有魄力的“管家”,不走寻常路

  1994年,李德仁又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测绘界目前为止唯一的双院士。

  1997年,李德仁当选为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校长,一直到2000年学校与武汉大学合并。

  既要履行校长的义务,又要承担双院士的责任,李德仁感觉特别辛苦。每天上午8点上班,一直到下午6点,吃完饭,7点看新闻,7∶30与研究生讨论到10点,10点以后他就一直写东西到第二天凌晨1点。

  早在德国留学的时候,李德仁就了解到,根据斯图加特市的传统,市长要在每年圣诞节到来的前三天拎着篓子上街讨饭,要走遍城市的大街小巷,在圣诞节前将发现的问题通通解决,市长的任务就是管大家需要管,但没人管得了的事情。

  李德仁亲眼见到市长讨饭并深受影响,他觉得校长就是要管整个学校需要管、但一般师生管不了的事情。

  在当校长前,他发现学校的教师宿舍没解决,工资没上去,学科没有拓宽,于是上任后就主要抓了这几件事情,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

  当年正是国家将“科教兴国”提到很高位置的时候,响应中央解决教职工住房的号召,在不少学校“改造旧学生宿舍当教师宿舍”的路子下,李德仁另辟蹊径,“还筒子楼为学生宿舍,另盖新楼”,盖了5栋青年楼当教师宿舍,他觉得旧宿舍有长达40年的楼龄,拆来拆去很不划算。而那些旧楼改造后果然碰到一些问题,教师不满意住房,学生没住房,不能扩大招生。

  随着国家投入增多,学校招生规模陆续扩大,学校面积有限,李德仁又想出一招,实行一步到位,号召“学生留下来,教师请出去”,即由学校出资,在校外买下500套房子,按国家规定为老师分房,超出的面积则以1300元/平方米的市场价格出售。这样一来,学生留在学校里,家长放心,教师能拥有自己的房子,省去了不断搬家的痛苦。

  这在当时的武汉高校甚至全国引起很大反响,老师们有的很不能接受如此安排,不愿意搬家,李德仁就一个个上门去说服他们,给大家做思想工作。当时他并不知道房价后来会疯狂飙升,他只是认准了整个教育发展的方向。可随着社会的发展,李德仁又于无形中为所有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的老师们创造了一笔财富。

  大环境好,李德仁又有魄力,拓宽了学科领域,带领学校教育走上了一条优化发展的道路,学校财政收入猛地往上翻,从1999年的7000多万元提高到2000年的3个亿。

  2000年合校的时候,李德仁从学校行政岗位毅然退了下来。

  他说,学科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才是最重要的,学术是永恒的,官位是短暂的。

  博导五冠王,学生是最满意的成就

  “教授的第一任务是教学,第二任务是组织科研,第三任务才是自己动手搞科研。”这是李德仁的信条。不管工作多忙,他都坚持亲自上讲台授课。由李德仁等6位院士和4位知名教授联合主讲的大一专业基础课《测绘学概论》,是武大最受学生欢迎的课之一,2007年入选国家精品课,2012年被列入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

  “我最本质、最喜欢的是作为一名教师、一名导师,我的责任是传承学问,培养下一代的接班人。”在所有头衔中,李德仁坦承,自己最钟爱的岗位是“教师”。

  截至今年,已经有120位博士研究生从李德仁门下毕业,其中走出了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5位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3个长江学者等。从1989年带第一个博士生开始,20多年来,他平均每年要带6人。他的弟子数量庞大,而且几乎个个成绩斐然。

  “把我从王先生和阿克曼教授那里学到的基本的治学方法,传承给他们;把我从他们那里学到的宽大的胸怀、关心后生的品德,传承下去。”问及有何“绝招”,李德仁如是回答,“拿到最新的资料,我绝对不会锁到抽屉里,我会送到需要的人手里。”

  在武汉大学,以测绘泰斗王之卓院士为前导,李德仁为中坚,龚健雅为后续的教学、科研、开发精英群体,其师生三代均为院士的测绘佳话,被生动续写和传播着。

  李德仁的第一位博士生、遥感信息工程学院现任院长单杰教授回忆,上世纪80年代,他博士还未毕业就在国际刊物上发表了3篇论文。随后,导师和王之卓先生极力推荐他去德国做博士后研究,他由此活跃在国际舞台,迈出了“学术生活中最重要的一步”。单杰后来是美国普渡大学教授,两年前入选为武汉大学“千人计划”学者。

  “他既有严格的要求,主要教学生研究方法和应该达到的目标,又能够放手让学生选题,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技术路线,锻炼研究能力。”龚健雅一语道破导师培养学生多快好精的“秘诀”。

  随着5篇全国优秀博士论文相继诞生,李德仁由此成为全国获得指导奖最多的博士生导师。此事在全国学术界引起轰动——人们好奇的是:他靠什么窍门成为这么优秀的博导?

  在李德仁看来,一切似乎水到渠成。“指导博士生本身就是一门值得探讨和研究的学问。”他认为,自己的恩师王之卓院士和阿克曼教授,两位大师对学生要求都很严,也都有指导学生的一套方法,这些对他无疑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他又根据学科发展和学生情况因材施教,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从常人的视角来看,做大师的弟子,虽然荣耀,但压力也不会小。“我们要是做得不好,他会当面批评,有时候还会比较严厉。”弟子眭海刚证实了这一点。不过,他眼中的导师,实则是个很可爱的人,“生活中很平易近人,喜欢看足球,对体育新闻很关心。”

  “导师是一个性情中人。兴之所至,与徒弟们一起去卡拉OK, 可以从《三套马车》唱到《纤夫的爱》,从《伏尔加河》唱到《长江与黄河》。”弟子张良培说,“但要是科研做得不好,他可能会勃然大怒。”

  出门记着给家人打电话、谈一辈子恋爱为感情“保鲜”……李德仁的弟子们,许多都已成为行业精英,每每想起恩师的温情教诲,脸上总会露出幸福的微笑。

  弟子黄俊华将李德仁生动概括为:严师、慈父、侠士。“说他侠士,是因为每次都来去匆匆,整天飞来飞去,奔走在世界各地,尽量帮助更多的人,如同古时候的侠士一般。”

  李德仁有个心愿,希望自己的思想能够影响更多的人,更希望自己的弟子能从学科带头人变成领军人物。而他自己,虽已年逾古稀,仍在不断前行。

  这就是李德仁,一个坚持“读书、思维、创新、实践”而永不停歇的探索者,在神奇的测绘遥感领域,用数字绘天地之大美。

  小传

  1939年,生于江苏泰县溱潼镇。

  1963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

  1981年,获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硕士学位。

  1982年,从验后方差估计导出粗差定位的选权迭代法,被国际测量学界称为“李德仁方法”。

  1985年,提出误差可发现性和可区分性基于两个多维备选假设的扩展的可靠性理论,被学界誉为科学地“解决了测量学上一个百年来的问题”。同年,获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博士学位。

  1988年,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1988~1992年,任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理论与方法专业委员会主席。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2~1996年,任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教育与合作专业委员会主席。

  1994年,被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9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08年,获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名誉博士。

  2010年,当选为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Fellow(会员)。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