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为学前教育培养最优秀的师资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校长 林敬华 校园风景 教学楼全景 电子钢琴教室 学生带妆彩排

  临清,运河名城,千年古县,明清时期,依靠运河漕运迅速崛起,成为江北五大商埠之一,有“繁华压两京”、“富庶甲齐郡”之美誉。临清,是抗日名将张自忠的故里,是学界泰斗季羡林的故乡,是山东快书的发祥地。聊城幼儿师范学校就坐落在这片富饶美丽的大地上。

  聊城幼儿师范学校始建于1948年8月,时称临清县立师范学校。1954年9月,与临清女子师范学校合并为“山东省临清师范学校”,2009年9月更名为聊城幼儿师范学校。建校60多年来,为教育战线培养了两万多名优秀人才。

  学校占地300亩,环境优美,绿树浓荫,亭台古朴典雅,湖心睡莲盛开;教学设施完善,舞蹈房、琴房、各类实训室一应俱全;生活设施齐全,餐厅、浴池、标准塑胶运动场、健身器材应有尽有。学校致力于培养初中起点“2+3”高等师范教育专科层次的小学和幼儿园教师,主要开设五年制大专小学教育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

  2012年,聊城幼儿师范学校捷报频传,喜讯连连。在第一届全国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职业技能大赛中,派出的3名学生取得了包括综合素质一个特等奖、两个一等奖在内的七个大奖;28名教师主编、参编的学前教育专业大专、中专教材相继出版;2012年新生入学人数创历史新高……

  一个个成果,凝聚了聊师人不懈努力的汗水,汇聚了聊师人顽强拼搏的力量,展示了聊师人勇于创新的精神。 

  “聊城幼师的变化真是太大了”

  “林校长,学校能从一个基础设施陈旧、教学设备落后的状况发展到今天教学设施先进、一应俱全,实属不易;从曾经仅招收到20余名学生,到今天每年招生近千人,真是想不到;从昔日凝聚力低下到今日师生精神面貌昂扬,聊城幼师的变化真是太大了!”今年6月,应邀来校参观的全市20位中学校长感慨地对聊城幼儿师范学校的林敬华校长说。

  “林校长,看到母校的硬件设施如此先进、师生精神面貌如此蓬勃、管理如此科学,真是由衷地感到高兴!”来校参观的校长中,10余位昔日的毕业生表达了对母校的赞叹。

  1998年以前,作为中等专业学校的临清师范学校优势明显,得天独厚。生源质量高,就业有保证,初中生以能考取临清师范学校为荣,学校远近闻名,为周边县市输送了大量人才。

  进入21世纪,随着国家教育政策的调整,中等师范教育面临严峻挑战。生源质量急剧下滑,数量明显减少,同时因迁建学校的原因,聊城幼儿师范学校背负起沉重债务,学校发展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2005年,临危受命的新一届学校领导班子,面对一系列的难题,不气馁、不妥协,深入分析问题症结,制定解决方案,加强管理,强化队伍建设,完善制度规定,深化教学改革。艰苦的付出,迅速扭转了学校被动局面。

  2009年,临清师范学校更名为聊城幼儿师范学校,成为山东省保留的具有幼儿园教师培养资格的8所学校之一。2010年开始,国家相继出台促进学前教育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学前教育发展迎来大好形势。聊城幼儿师范学校抓住机遇,乘着学前教育发展的东风,苦练内功,外塑形象,乘势而上,迅速崛起,成为学前教育战线的一名尖兵。

  拥有过辉煌,经历过坎坷,聊师人更加懂得今日成绩的来之不易,更加理解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的重要性。聊师人开始了自己的追梦之旅。

 学校管理的中心就是服务学生”

  “学校要发展,管理是关键,制度是保证,但实干是根本。规章制度的执行、学校决策的落实、优良校风的弘扬必须要形成机制,否则,再好的制度、理念都是空谈!”林敬华校长谈到学校管理时如是说。

  管理的核心是人,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克服惰性、发挥能动性是管理的关键。学校提出了“规范制度,监督约束,自我发展,和谐校园”的管理理念,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编制了《管理手册》,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为保障制度的落实和执行,学校成立了督导室、设立了校长信箱、对全校师生公布了领导班子的手机号码,学生有问题可以直接通过校长信箱或给领导班子发短信的方式进行反映。

  “管理的根本是服务,学校管理的中心就是服务学生。”林敬华说。为充分发挥学生在管理中的作用,聊城幼儿师范学校建立了“一会、一评、一联系”的“三个一”的沟通机制:即定期召开学校领导和学生见面会,每学期都进行学生对各处室工作满意度的评价并与处室考核挂钩,实施每个干部联系一个班级制度。通过“三个一”沟通机制,学生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需求、问题能迅速反映上来,沟通的顺畅,消除了隔阂和误解,干部工作的针对性更强,学校工作更加务实。 

  “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是教育的第一资源”

  “老师,您今天什么时候有时间啊,我想找您聊聊。”“下午课外活动吧,到我办公室来找我就可以。”这是课间在聊城幼儿师范学校教室里经常听到的对话。学生有各种问题、难题都会找老师。这是学校大力加强师德建设后取得的显著成效。

  师资建设,师德为首。

  “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这是林敬华常说的话。聊城幼儿师范学校在教师中深入开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实践活动,出台《聊城幼儿师范学校教师道德考核办法》,将师德考核纳入教师评价体系;引导教师潜心育人,心无旁骛地安守教学岗位;倡导教师用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在学校里,指责、训斥学生的现象没有了,谈心、一起活动的场面多了;学生生病,老师陪护到凌晨是经常的事;学生有心结,首先想到的是找老师倾诉。

  师资建设,能力是本。

  从中师学校向幼儿师范学校转型,给教师教学带来一系列不适应。学校领导清醒认识到面临的困难,实施“一转、二扩、三严格”战略,即转变办学思路,坚持质量与规模和谐统一;扩大办学规模,教育与培训齐头并进;严格考查标准,准入、考核、准出三位一体。学校从转变教师观念入手,促进教师教学模式的转变。几年来,为适应学前教育发展的要求,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学校坚持培养和引进相结合,派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制定政策鼓励教师进修深造,先后有20余名教师进入高校研修,多人参加“国培”培训。引进高素质人才是快速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针对幼儿师范教育的特点,学校大力引进专业人才,教育学、舞蹈、音乐、文学等专业毕业的研究生相继进入教学一线,给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同时,多次派出教职工到全国各幼儿师范学校学习交流,从广州到内蒙古,从四川到江苏,教师深入知名幼儿师范学校,虚心求教、相互探讨,专业思想更加明晰,教学能力显著提高。学校还聘请高校幼教专家到校讲学,做兼职教授,向全体教师传授最前沿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开阔了教师的眼界、占据了幼教理论高地。

  师资建设,制度是保证。

  要打造一支过硬的师资队伍,制度是保证。聊城幼儿师范学校制定了一系列教学规定,教学日常管理规定、教师教科研办法、教师听评课制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教师量化考核办法、绩效工资实施方案等众多制度的出台,有利地促进教学管理的规范,极大提高了教师投身教学与科研的积极性。在学校内形成了教学、科研并重的良好氛围。对于课堂教学,坚持实行“三课”:“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汇报课”和“年轻教师达标课”。要求全校教师每学期举行一次“公开课”,并将几种课堂教学模式列为不合格课堂:一是教学设计“为教而教”,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手段的设置、教学方法的选择,均从教师的角度考虑,学生主体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二是“满堂灌”,教师掌控课堂一切主动权,学生被动接受,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积极性受到抑制;三是课堂教学为了讨论而讨论,为了探究而探究,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实效。一系列制度的落实,促进了广大教师专业成长。几年来,有多名教师主编、参编各种幼教教材,一大批教师在各类比赛、竞赛中获得佳绩。

  教师教学科研积极性的提高,使教学水平迅速提升,学生的专业理论和技能突飞猛进,在参加的国家及省内各级专业理论和技能大赛中,学生突出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受到专家一致好评,并取得了优异成绩。

  “学校没有了所谓的‘问题学生’”

  2013年5月15日,聊城幼儿师范学校的校园里爱心暖、似骄阳。由学生发起、通过团组织实施的主题为“爱心传递、真情永驻”的募捐活动正在进行。学校一名学生家庭突遭变故,面临辍学,同学闻讯后,自发组织了这场爱心捐助活动。一名学生在倡议中说道:也许你与她素不相识,但爱心与真诚是没有界限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大家庭,我们就是兄弟姐妹,滴水汇成大江,碎石堆成海岛!让我们共同为她撑起一片天。

  这次活动得到全校师生的热烈响应,学生们纷纷捐出自己的零花钱,暂缓了该生的困难。其实,类似这样感人的故事在聊城幼儿师范学校数不胜数。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