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体录取通知书彰显人文关怀
■姜朝晖
近日,陕西师范大学的入学录取通知书,引起了新闻媒体和社会大众的关注。据报道,今年学校发放的4570份录取通知书,全部由学校的老教授用毛笔一笔一画填写而成。在今天“电脑代笔”盛行的时代,这样认真而庄严的方式实在让人感到惊喜,甚至为之叹服。
如果说毕业典礼是大学生和学校面对面的最后一课,那么,录取通知书就是大学生和学校未曾谋面的第一课。相比大学毕业典礼,录取通知书的意义和价值对于大学新生来说,同样重要。
录取通知书,不仅具有信息传递的功能,通过信函发送的形式,告知学生已经被大学录取,需要开始为进入大学做准备。同时,录取通知书还具有仪式的功能,它代表一种荣耀,即获得更高一级学校的认可,是人生征程的新起点。此外,在某种意义上,录取通知书还具有教育的功能。这种教育功能,注定了录取通知书绝非仅仅只是一纸包含录取信息的凭证,还应饱含大学的价值追求和人文情怀。
其实,单纯就信息传递功能而言,各类高校的录取通知书,内容本身并没有太大区别。但是,从信息传递方式和效果来看,给人的感觉却可能有天壤之别。
相当部分的高校,育人方式上千人一面,连录取通知书也如出一辙,毫无新意可言。可以说,这些高校放弃了一次很好的教育学生、宣传学校的机会。
但是,也有不少高校能够借发放录取通知书的机会,宣传学校、传递价值、教育学生。比如有些高校从内容、细节上做文章,除了告知学生被录取之外,通知书上还附录了学校介绍、历史文化、地图位置,以及新生入校注意事项等;还有学校结合自身的特点,从形式、技术出创意,不仅录取通知书做得美观漂亮,而且渗透了大学自身的科学色彩和人文情怀。
相比于千校一面、毫无特色的录取通知书,富有个性化、人性化的录取通知书,自然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在入校之初,就给新生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自然而然就帮助他们产生对大学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毛笔体录取通知书除了学校录取本身的信息功能之外,在某种程度上,也传递了学校老教授对新一代大学生的关爱和支持。一张一张手写通知书,写的不只是字,更是一种对求学的重视,对学生的期待、尊重和为人师表的责任感,饱含在每一笔每一画中,让人感动。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恰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让学生在无形中有了一次受教育的机会。透过毛笔填写的录取通知书,学生能感受到学校对每个学生的尊重和关爱,拉近学生与学校心理上的距离。此外,在现代信息科技越来越发达的今天,我们大部分人的信息传递都依赖于电脑、手机等高科技手段,逐渐淡忘了手写的文字,甚至很少有人学习毛笔书法。毛笔体录取通知书除了反映对我国传统书法艺术的传承外,更多的还体现了大学文化理念的厚重。
因此,笔者以为,高校切莫小觑了录取通知书的教育功能。作为给学生的第一份见面礼,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形式上,都要充分体现高校对学生的重视,以及录取通知书背后所蕴藏的价值理念和人文关怀。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