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山里的孩子托起希望的太阳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08-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金存钰,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校长,教育硕士,中学高级教师,省级骨干教师,自治区优秀教育工作者,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咨询专家组成员,宁夏首届“塞上英才”,享受自治区政府特殊津贴。

    求真务实的学校领导集体

    六盘山,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南部,这个毛泽东带领红军最后翻越的一座大山,由于干旱少雨,相对封闭,六盘山区迄今还是全国闻名的贫困地区。如何从根本上改变这里的落后面貌,路径自然非止一条,而让这里大山的孩子接受优质的教育,从根本上提升其文化与精神境界,才是摆脱贫困的治本之策。

    200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部门决定:在宁夏首府银川兴办一所专门招收南部山区贫困学生的高中学校。于是,六盘山高中应运而生。

    六盘山高中建在哪里?开始的时候,人们的意见并不一致。有的认为,应当建在六盘山山区,让孩子就近入学;可是,在那里,不可能吸引一大批优秀的师资。没有优秀的教师,让孩子接受优质教育就只是一句空谈。

    在商讨与争辩的过程中,人们的意见渐趋一致:就建在银川,让六盘山里的孩子来银川上学。

    六盘山高中,好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况且,校址就在银川市,而且自治区党委、政府部门一开始就高投入地建起了一座高规格的高中学校,成为整个银川市一道诱人的文化风景。

    六盘山区的老百姓是贫穷的,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渴望自己的孩子未来不但不贫穷,而且经济富裕、精神富有,进而改变六盘山的经济与精神面貌。而当这里的孩子一个个走进六盘山高中后,老百姓看到了与渴望链接在一起的希望,看到了一抹美好而又绚丽的曙光。

    2013年6月上旬,笔者专程来到六盘山高中,拜访了金存钰校长及一些教师与学生。从他们那里,我看到了六盘山的希望,感受到了大山里的孩子那种发自心底的幸福感。

    让六盘山区的孩子享受优质的教育

    中国最古老的一篇教育学的论著《学记》开宗明义:“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就说明了办学的目的是“化民成俗”。那么,六盘山高中办学当然也有明确的目的——

    一是扶贫教育。六盘山区的孩子的家庭经济困难,支付不起正常的学费。那么,招收的所有学生都不收学费与住宿费,对于农村户口的学生,一年再给1000元生活补助费。假期之外的10个月,每个学生每月可以享受100元的生活费。

    二是民族教育。六盘山地区是宁夏回族的集聚地,为了尽可能多地让少数民族的孩子进入六盘山高中,对他们实施特殊政策:升学考试降低20分录取线,从而让他们感受到中国这个多民族大家庭里的和谐与温暖。

    三是优质教育。大山里农民的孩子很少走出山区,有的终生与山为伴,难以接受优质教育。而六盘山高中的开办,为这里的孩子燃起了与大城市里的孩子接受同等优质教育的希望。

    要想让学生接受优质的教育,当然就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六盘山高中平地而起,原本就没有一个名师;而要想在银川市区调来优秀老师,几乎没有可能,因为他们不可能为这个前途未卜的学校而离开原本不错的学校。

    如何办?时任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主要领导决定,面向全国招聘优秀教师,对于应聘而来的名师实行年薪制,工资相当于宁夏一般教师的两倍。于是,2003年和2005年,全国一批优秀教师相继来到六盘山高中。2006年开始,又面向全国招聘大学生,一些优秀大学生又落户六盘山高中。连续8次的全国招聘,六盘山高中的教师队伍已经形成规模,一些名师也被吸引过来。

    尽管也招聘来一些名师,但从总量上来说,大多数还是年轻教师或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这些教师没有教学经验怎么办?一是培训。每年陆续从全国各地请来多位名家名师,为全体教师作报告和讲课。同时,每年派出许多教师去上海、北京、山东等地学习,金存钰校长称之为“借船出海”。这样的学习,让老师们大开眼界,也学到了实际的教学经验。二是联系全国名校——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征得他们的支持与帮助。人大附中刘彭芝校长亲临学校,为老师们开设讲座。六盘山高中每年选派教师到人大附中学习,中层或副校长到人大附中挂职锻炼。而且,还通过互联网远程互动教学活动,免费享受人大附中的优质资源。2010年9月9日,在第26个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国家领导来到人民大学附中,在学校的远程教室观看人大附中与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进行远程互动教学,并通过视频与远在六盘山师生通话。他勉励边远地区的学生充分利用远程视频系统,努力学得更多一些、更好一些,长大以后成为建设国家、建设家乡的有用之才,这给六盘山高中的师生以极大的鼓舞。于是,名师有了施展才华的更大舞台,走上了“更上一层楼”的教育境界;而那些学校占大多数的平均只有三十四五岁年龄的教师,因心怀热忱,积极工作,努力学习,不太长的时间,有些已经具备了优秀教师的品质。

    既要教书育人,又要当好父母

    对于什么是优秀教师,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金存钰校长认为,优秀教师需要比较高的教学水平,但首要的则是师德好。如果教师只是为了追求经济效应,只是为了高工资,那是绝对当不好老师的。因为在六盘山高中,首先要有教育信仰,要有吃苦精神,要有教学生三年,想孩子一生的思想。因为,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每个孩子一生只有一个高中阶段,任何学生都耽误不起。在六盘山高中,不关爱学生的教师可以一票否决。因为这里80%以上的学生都来自数百里之外的山区农村,他们最缺失的是亲情,最需要的是关爱。所以,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就是学生的第二父母。

    一、拒绝有偿家教成为定律

    在六盘山高中,有一条铁的定律,那就是拒绝有偿家教。一是这里的学生与家长没有钱,二是良知与道德上说不过去。每天晚自习期间,每个教室里都有老师为学生辅导,每逢周末,教师辅导学生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这自然感动了学生,他们谈起自己的老师,几乎个个都激动地说:“不好好学习,不好好做人,就对不起爱我们的老师!”老师的爱心与责任心,每天感动着学生,于是,就有了“亲其师”、“信其道”的教育景观。而当学生自己想学爱学的时候,学习成绩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二、教会学生说话与生活

    张天信老师告诉笔者,学生刚入学校的时候,见了老师也是不说话,有的说起话来也是不礼貌。这不能怪他们,因为他们从小在家里没有受过这方面的教育。老师要给他们补上这一课。在这些孩子的生活经历中,水一直是匮乏的。高一新生一进校门,平生头一次用水龙头,只会使劲掰。开学没几天,学校的水龙头就坏了不少。不少孩子连基本的生活习惯都没有,不知道怎么洗衣服,不会使用冲水厕所。每年录取的新生周末上街,他们不认识斑马线,不懂城市交通规则……所有这些,六盘山高中的老师们几乎从零开始,就像教自己的孩子,一点一滴,手把手地教。功夫不负有心人,教就有收获,六盘山高中的孩子,很快也就学会了这些生活常识,也就有了相应的文明行为。

    说起自己的学生,高三七班班主任张天信老师很有成功感,因为他经常会从家长那里受到表扬。这些山区的农民,不会客套,可是,真诚至极。他们说,你们六盘山高中的教师怎么这么会教育孩子呢?没上六盘山高中之前,见了人低头走,即使大人跟他说话,也是不敢抬起头来,说起话来也不那么好听。可是,现在不同了,他们见到村里人,老远就打招呼,笑着问好,乡亲们都说我们的孩子长大了,懂事了。

    三十二班李晓璇也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开始的时候,他非常不理解,原来在初中上学的时候,每天都要学到深夜,而且从教师到学生再到家长,都认为这样学才能取得好成绩。可是,到了六盘山高中,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晚上晚休铃声一响,教师就要求学生回宿舍睡觉,如果再学习,就会受到制止。不长时间,他习惯了这种学习方式,不仅按时起床,而且要按时睡觉。由于晚上休息好了,第二天学习的时候精力也充沛了,学习的效率自然也就高了,学习成绩当然也就水涨船高了。

    三、全心全意做好学生的“父母”

    在六盘山高中教学楼的走廊里,有一块精致的牌匾格外醒目。上面写着“教师誓言”:“我们像爱护自己的子女一样爱护学生,为人师表,言传身教;我们像热爱自己的家庭一样热爱学校,尽职尽责,不遗余力;我们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珍惜事业,创造价值,追求永恒。”誓言是这样写的,老师们更是这样做的。

    六盘山高中是寄宿制学校,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山区农村,远离父母,一年很少回家一次,思念亲人情结在所难免,尤其是入学之初的那段时间,更是思念之切。为此,从2005年开始,学校实行“学生健康成长导师制”,要求每个教师都要分别指导本班6—8位不同层次的学生,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教师经常与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情况,生活困难,人际关系,在学习时间、学习方法等方面帮助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建立指导学生成长的记录,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成长,培养健全人格。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太平风物:农具的教育     下一篇:通用规范汉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