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育现代化需要什么样的高考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08-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现有的高考制度使我们高中办学自主权严重不足,也很难办真正的特色化高中。CFP供图

????给高校真正意义上的招生自主权,按照自己的学校特色、专业特点取人。这样,高中才能特色发展,培养出多种多样的人才?CFP供图

    有专家指出,当前中国普通高中教育体现出多重性、创新性和开放性的时代特征。多重性体现在,普通高中教育的任务和功能是多重的,至少体现为:既要引领义务教育向更高领域发展,又要为高等教育提供人才支撑;既要为升学做准备,又要为就业、创业做准备,更要为终身学习、发展做准备。创新性体现在,普通高中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地、苗圃。开放性体现在,普通高中教育不仅要面向社会,还要面向世界,具有国际视野,具备国际竞争力。在推进普通高中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高考制度一定意义上成为制约高中教育发展的瓶颈。改革高考制度,促进招生录取多元化,给高中更多自主权,实现特色、多样化发展已刻不容缓。 

    ■本报记者 杨桂青

    嘉宾:

    江苏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教育厅副厅长 胡金波

    江苏省教育厅基教处处长 马 斌

    江苏省教育厅中小学教研室副主任 董洪亮

    常州市教育局局长 丁伟明

    无锡市教育局副局长 陈 曦

    杭州二中校长 叶翠微

    启东中学校长 王 生

    苏州十中校长 柳袁照

    锡山高中校长 唐江澎

    泰州中学校长 蒋建华

    海州高中校长 周 艳

    “江苏省在全国率先通过了区域教育现代化评估,93个县(市、区)通过区域教育基本现代化建设水平评估。”江苏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厅厅长沈健在8月14日至15日于常州召开的2013年江苏省普通高中校长暑期学习会上说。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是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要求,是各地教育发展与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

    在此背景下,普通高中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瓶颈是什么,怎样克服?本次学习会上,我们通过专题座谈、采访、笔谈等形式,就此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普通高中教育发展趋势和挑战

    近两年来,教育界展开了对高中教育定位的讨论,对普通高中教育到底是大学预备教育还是基础教育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引发人们对普通高中教育的特别关注。

    记者:此次学习会上有专家指出,近年来世界普通高中发展呈三种趋势:一是站在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审视高中的价值,二是对高中教育的质量和内涵发展给予极大关注,三是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之外,特别强调新时代需要的基本素养,如公民责任、批判思维、健康人格、民主平等、合作意识、国际理解、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普通高中教育体现出多重性、创新性和开放性特征。

    以您的办学实际来看,当前制约中国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瓶颈是什么?

    王生:当前高中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要解决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高中教育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为人的充分的全面的自由的发展服务。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把立德树人当做教育根本任务,所以,高中教育首先要解决做人问题,这是高中教育的根本。

    正如美国总统奥巴马说的,高中教育直接影响国家安危。如果高考科目设置不合理,就会直接影响到高校的人才选拔、创新人才培养,直接影响国家未来的发展,也会导致当下高中教育改革与发展出现诸多问题。所以,必须关注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做好普通高中改革的顶层设计。

    柳袁照:高考制度深刻影响了高中教育的发展,如果两不匹配,会引发一系列问题,最终影响到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国家、民族的未来。高考制度改革可能是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的突破口。

    唐江澎:中国的普通高中教育发展,包括高中课程改革所面临的核心问题是高考的配套改革制度不完善。这导致了课程改革更多地依靠校长的良心与责任感,这种情况又为功利者留下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所以,课程改革造成了坚定执行者的尴尬和变形走样者的欣喜。这是让高中校长非常痛苦的问题。越坚定执行方案,可能承担的风险系数越大,因为最后的评价不是按照所应坚守的东西来进行的。

    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在一定程度上建立在人口大国变成人力资源强国上,而这一梦想主要寄托在教育发展上,教育的梦想又一定程度寄托在高考与大学的联结点上,而这个联结点上的评价方式又影响了所有“通道”。这时,应该把高考改革提升到国家战略上来关注,并实行免费考试制度,由国家支付高考命题、试卷印刷、考试组织和评卷阅卷等成本。从这个角度看,我们现在对高考的重视程度远远没有到位。

    丁伟明:高考制度对高中课程实施的影响越来越大,希望高考制度改革能够有助于真正把教学权还给校长、学校,把人才选拔权还给高校,给高中更多空间而非“绑架”高中,让高中校长安全、放心地进行课程改革。

    高考制度需要作哪些改变

    校长们常说,高考有三比:发榜那天,比有没有状元;录取时,比出了多少个名校生;待“尘埃落定”,又比科目成绩、升学率。片面追求升学率、“择校热”、“生源大战”等,都与高考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记者:高考制度改革最先要解决哪些问题?

    蒋建华:从政府官员,到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到学校内部,都要真正改变教育思想观念与价值追求,从着眼国家未来、国民素质提升的高度,立足于关怀师生身心健康的角度,以“坐不住、等不得”的速度,来整体把握与思考高考制度改革,真正把它当成“民生工程”,以人为本,下决心、动真格的,改变怨声载道的状况。

    评价制度的改革,一定要有科学的评价标准,到底什么是好学校、好学生、好老师,要有明确的界定、良好的导向与健康的舆论氛围。要为高中教育营造负责任的教育生态环境,这样会有利于其内涵发展。

    另外,关于高考录取、选拔方式、学生培养模式等,教育部门应放手让部分大学与中学整体联动,共同进行试点与探索。

    柳袁照:让学生、学校在科目、考试、路径等方面能够有多元、多次、多样的选择,形成“立交桥”的局面,各级各类教育之间多几个岔路口。给高校真正意义上的招生自主权,按照自己的学校特色、专业特点取人。这样,高中才能特色发展,培养出多种多样的人才。

    记者:高校自主招生应做哪些方面的改革?

    柳袁照:可以尝试一些高校提前招生,比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的自主招生能够一步到位,直接在联考后把学生招走,学生不再参加高考。把这些学生解放出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

    记者:招生制度可以在哪些方面作些调整?

    陈曦:可以实行分类招生的方式,部分“985”、“211”学校提前在高三上学期招生。西方国家青年在升学或者毕业后、工作前有个“间隔年”,可以在这段时间里去支教、旅游、工作,进一步了解自己,体验生活等。可以借鉴国外“间隔年”的做法,让提前被招收的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修习大学课程等。这样,就把这部分学生解放出来了。与此相关,高中学制也可以进行改革,实行弹性学制,高中二年或二年半。

    记者:如何改变以分数录取学生的单一方式,实现录取多元化呢?

    唐江澎:举凡世界一流的高校,都有堪称一流的人才选拔模式。如果一所大学没有一流的选拔模式,就必然不能成为一流大学。

    把几个科目的总分加起来,根据分数选人,科学性到底有多大?大学应该设计好人才选拔模式,而且一定要分出不同的专业,比如中文系,对学生的阅读提出很高的要求,并且有办法去考查。可以作这样的尝试:第一,选几所名校,比如北大、清华、复旦等,放开去招生;第二,高中会考制度全面实施以后,让那些三本和三本以下的学校凭学生会考成绩注册入学。

    在此前提下,加强、完善高中的国家选修课程标准,在选修二中加入大学先修课程,并进行统一考试,实行真正的学分制,这样有利于录取多元化的实现。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