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宿校应是乡村最温暖的地方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09-2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郭清扬

    农村寄宿制学校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实选择。从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来看,寄宿制学校仍然是我国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地区中小学的主要办学形式。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仍存在总体投入不足、办学条件较差等问题,难以满足布局调整及父母进城务工后农村孩子对寄宿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加强对寄宿制学校教学、生活、安全等方面的管理,以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体作用,帮助农村孩子克服中小学布局调整及父母进城务工后所面临的各种困难。

    给寄宿孩子一张温暖舒适的床

    农村寄宿制学校大多分散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中西部地区绝大多数农村县市政府财政困难,难以承担寄宿学校的财政投入。因此,各级政府应切实按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印发的《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卫生设施与管理规范》,为寄宿制学校建设创造条件。

    农村寄宿制学校要在政府的支持下,大力完善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要从最基本的改水、建厕、建食堂和澡堂等工作做起,搞好基本生活设施配套建设,切实保障学生和教师的基本生活。具体来讲,一是要改善学生住宿条件,使人均居室使用面积不小于3平方米。学生宿舍应保证一人一床,床铺应牢固结实,有安全保障。同时,要配备相应数量的浴室、洗衣池,保证学生能吃得上饭,有水喝,有热水洗澡。二是要配置一定数量的课桌椅、图书、实验设备和体育器械等,满足学生学习、生活和运动的需要,让学生学得开心,玩得开心,得到全面发展。

    保育员能给孩子一段温暖回忆

    寄宿生食宿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特别是对于低龄寄宿生来说,食宿管理难度更大,一个优秀的教师并不一定能照顾好学生的食宿。如果将这些任务强加给任课教师,会增加他们的负担和压力。根据国内外寄宿制学校的成功经验,配备专门的生活指导教师负责学生的食宿无疑是最佳选择。

    目前,部分学校采取聘请社会人员充当生活指导教师的做法并不可取。寄宿制学校既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也是学生食宿的地方,安排好学生的食宿是办好寄宿制学校的前提条件。因此,对生活指导教师和其他相关后勤人员的素质应有相应的要求。生活指导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还应树立“保教结合”意识,身体力行、言传身教,担负起对孩子的教养责任。从长远来看,生活指导教师应该是受过专门训练且具有一定文化素质的专业人员,其地位应等同于学校专任教师,政府可不安排正式编制,但应经过严格考核方能录用,其工资应由财政提供。

    “科学+温暖”的精细化管理

    在学生日常管理上,学校要依据法律法规制定各种规章制度,采用“科学+温暖”的精细化管理。一是要安排教师全天值班。寄宿生全天都在学校,学生一起玩耍,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必须安排教师值班。二是要建立陪护制度。生活指导教师应与寄宿生同睡,并负责处理突发事件,保证学生夜间住宿安全。尤其应对寄宿的女生加强监护管理,防止和杜绝她们的人身遭受侵害。三是强化卫生管理。要配好学校医务人员,制定寄宿生常见疾病和流行性疾病预防措施,加强寝室卫生管理。四是办好食堂。严禁通过收取过高的住宿费、搭伙费,或采取统一配发生活用具的方式来增加学生及家庭的负担,更不允许将学生寄宿费用挪作他用,降低寄宿生的生活标准。五是要定期排查安全隐患,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

    多一点精神慰藉和生活乐趣

    学校应从寄宿的特点出发,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满足寄宿生的需要,一是晚自习除了完成当天的作业外,可组织学生看电视,读书看报,下棋,进行各种体育比赛等。二是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特长,由专门的教师对学生进行特长培养,如组织艺术团、科普活动小组、各种兴趣小组等。三是开展主题班会、联谊会、道德法制讲座等活动,让寄宿生充分感受到来自学校大家庭的温暖。为此,学校应提供更多适合儿童的图书、报纸杂志等读物,并且增加儿童的体育娱乐设施,增添儿童精神上的慰藉及生活上的乐趣。此外,应建立寄宿生心理发展档案,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安排有经验的教师担任心理医生,及时发现和诊治寄宿生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帮助解决他们心理上的困惑。

    政府的资助真正用到孩子身上

    针对农村学生寄宿家长负担加重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在免费义务教育全面推进的背景下,应进一步加大对农村贫困寄宿生资助的力度,对这些学生从实行全免学杂费和教科书费过度到“义务教育全免费”。就是说,不仅应当完全免收学杂费和教科书费,而且还应免费给这些学生提供伙食、校服、交通补助等,以确保贫困家庭子女上得起学。

    对于农村贫困寄宿生基本生活费的补助,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一是合理确定贫困寄宿生的标准,二是扩大补助范围,三是提高补助标准,四是增加透明度,让真正需要生活补助的贫困寄宿生享受到补助,感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爱。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