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红:为学生插上音乐梦想的翅膀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张亚红也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每学期她都会有意安排几节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展示的课。有的讲民族音乐、有的讲欧洲音乐、有的讲摇滚乐、有的讲爵士乐,学生真的像小老师一样,准备资料、做成课件,有文字、有音像,十分丰富。
张亚红的课堂不仅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也非常重视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她曾经设计过一堂《西方通俗音乐掠影》课,当时设计这节课的原因是因为课本中有这个单元,这是教材的需要。更主要的是,对于“什么是通俗音乐”这个概念,学生并不是十分清晰。特别是高中生,他们一方面痴迷于通俗音乐,另一方面又不了解通俗音乐的实质。为了让学生了解并提高他们对通俗音乐的认识,张亚红选择了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以及现代当代通俗音乐的典型内容。
上课前,她先给学生提出问题。比如,什么是通俗音乐?通俗音乐有什么特点?它的社会功能是什么?其历史沿革又是怎样?
通过聆听、分析与研究,同学们踊跃表达他们的观点。当谈到爵士音乐时,张亚红适时地向学生提出问题:社会上,人们对爵士乐有不同的看法,褒贬不一。你们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有的同学说:“现代人基本上都喜欢爵士音乐,不喜欢的是观念陈旧的人。”还有的同学说:“我不这样认为,我就不喜欢爵士音乐,太吵闹、不高雅。”
听着同学们的争辩,张亚红心里非常高兴。她说:“通过探究,学生对通俗音乐发展的历史沿革、基本特征、社会价值及艺术价值等,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达到了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并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目标。
不管是《我心目中的贝多芬》还是《西方通俗音乐掠影》。学习过程都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己组织聆听,分析、讨论、探索、研究而获得的,这是自主性学习的尝试。
在最初阶段,张亚红还是心有疑虑的。她问学生:“这样上课你们喜欢吗?与以往有什么不同感受?”学生们回答:“这样的课堂能不喜欢吗?这是我们自己的课堂,有我们的观点和声音,能让我们真切地感受成长。”学生的回答,给她吃了一颗定心丸。
现在人们看张亚红走过来的路,满眼的璀璨风景,但事实上,她的课堂探索并非总是如此美好。“我也经历挫折,我也会遇到学生的刁难”。她说,“关键是看自己有没有化危机为契机的能力。”在她看来,很多的成功教学设计往往是在挑战中完成的,问题的出现为解决问题创造了条件。
一次音乐课,张亚红正引导学生从音乐要素及历史背景上对作品进行分析,一个学生突然打断她的话,说:“听音乐就是为了娱乐,我又不想当音乐家,没有必要知道这个音乐表现的是什么,没有必要分析音乐要素和历史背景。”听了他的话,有同学随声附和;也有同学表示反对。这位同学开始和其他人大声争辩着,有些激动,课堂上一片混乱。
课后,张亚红的心情难以平静,她意识到课堂上偶然出现的问题,虽不在教学计划中,但是这种偶发事件却是一个很好的生成式教育的契机,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很好机会。“从教学内容上看,学生的认识主要体现在音乐的社会功能方面,但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是音乐审美层面的问题。”
张亚红把自己的想法和班主任沟通,于是有了一堂以“徜徉乐海,心灵翩跹”为主题的班会。学生自愿分成两组,针对“欣赏音乐作品到底要不要分析音乐要素和了解历史背景”的问题展开辩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用语言来交锋,借思想相碰撞,音乐要素和历史背景在理解音乐语言、体会韵律情感中的作用越辩越明。最后,全班同学就音乐中应重视丰富的知识与文化内涵的观点达成一致。
2002年12月,张亚红在北京市课程改革研讨会上做高中音乐欣赏课,题为《又见茉莉花》,受到现场专家老师的一致称赞。张亚红说,当初设计《又见茉莉花》这节课,多少有点“较劲”的成分。
“中国民歌没有一首好听的,是世界上最难听的音乐,求您饶了我们吧。”在一次民歌赏析课上,有学生这样向张亚红诉苦。这让张亚红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中国民歌大多舒缓、典雅,这与年轻人喜欢的流行音乐不一样,但却是民族文化的集粹,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我们的学生太缺乏对自己民族音乐的了解,缺乏对民族文化的感情,激发学生、培养学生,是我们做教师的责任。”很长一段时间,张亚红总能不自觉地想起这些话,她决心利用这个契机让学生来了解中国民歌,了解民族音乐。
在这堂课上,张亚红以聆听不同题材、风格及演唱形式的《茉莉花》为载体,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激发学生了解并喜爱我国的民族音乐。她精心选择了东北和江苏两首《茉莉花》,它们在共性的基础上又有鲜明的个性,以此引导学生思考:同为茉莉花,为什么会形成不同的音乐风格。同时,选用《图兰朵》中的“茉莉花”片段,将学生的视野引向国外,进一步深化他们的音乐体验。最后,选用在北京国际音乐节上中外千人合唱《茉莉花》的情景,让学生们从这宏大的气势中,感悟到了茉莉花是美丽的,感悟到中国民歌的美丽。
课后,学生们的反映证明了张亚红的正确性。“原来中国有这么多不同风格的《茉莉花》,那么优美、动听,让我们回味无穷。”有同学这样说。而那位曾经说过“中国民歌最难听”的学生则在课后告诉张亚红:“老师,这节课颠覆了我原来对民歌的认识,我开始爱上中国民歌了。”
张亚红音乐课堂的审美和教化功能不耽于观念而是具化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之中。她给学生问题,让他们去探索;给学生条件,让他们去煅炼;给学生机会,让他去体验。
奏响永恒旋律——
化身为桨,助力“金帆”远航
当一群人组成一个团体,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去努力、去拼搏时,感情自然而然就会融入进去。
之所以能够和孩子们建立深厚的情感,除了张亚红对学生的爱心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金帆乐团。
八一中学的金帆乐团,在北京市乃至于全国都有着极高的知名度和声誉,学生们以进入这样的一个团体为荣。用张亚红的话来说,金帆乐团是一棵大树,师生是枝是叶是花是果。
乐团中的张亚红,是领导者、管理者,同时也是一个付出者、奉献者。她就像母亲一样,刀子嘴、豆腐心,苛求着每一个学生又爱护着每一个学生。学生们觉得她有一双火眼金睛,总能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对乐团里每个人的长处如数家珍。
其实,也并非全然如此,她哪有那样的本事,一眼就把人给洞穿?最本质的原因是她有一双对音乐敏感的耳朵、一颗对学生负责的心。她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潜力。“她的眼睛里总是闪烁着柔和的光,每一次跟她交流,都能感觉到她对我们的无限期待。”学生由衷地发出感慨。
学生王鸽子是极少数从外校进入金帆乐团的学生,说起自己的经历,她觉得或许只能用“梦幻”来形容。“其实,我也很忐忑,不知道你是否能成为金帆中优秀的一员,但我愿意做你的伯乐。”当身边传来种种猜忌和不信任的声音时,王鸽子曾问张亚红为什么冒着风险,愿意给她进入金帆的机会,张亚红如此回答。而彼时,张亚红不知道,在这个小女孩的心里已是翻江倒海,满是感激,后来,王鸽子成为乐团的首席,多次随团演出,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和张亚红的眼光。
张亚红让金帆乐团成为了这样一个地方,学生来到这里找到自己,并最终成就自己。因此,张亚红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其对学生专业素养的训练上,更多的还是一种人格的熏陶,这与她的教育观是相契合的:要让音乐成为一种文化的载体,涵养性灵,铸就品格。
在金帆乐团,她告诉学生要“全力以赴,看淡结果;专注过程,享受其中”。学生们说:“她无时无刻地不在用她的人格魅力和行动感染着我们,让我们不仅成为一个认真用心的人,更成为一个善于动心的人。”
中学生处在生理的发展期、心理的断奶期,往往容易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四处乱撞以求寻找到关于自我、情感、人生的答案。于是,他们张扬,他们个性,他们叛逆,他们冲动,他们不再是家长的乖孩子、老师的好学生。然而,这些不是对大人的反抗而是对成长的渴望,他们不是想挑战,而是希望去寻找另一种可能,想发展一个独特的自我。张亚红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她能看透这一点,能走进学生的心里,帮他们打开心扉,引导他们用正确的心态去对待周围的人。这一点,学生家长也有着切身的感受。以下是一位学生家长发自内心的一段话:
“我的孩子在小学阶段可以说是非常优秀的,也非常懂事。十岁起就开始跟随乐团出国演出和比赛,一直是乐团的首席;同时还是北京市金帆奖的获得者。在小学阶段,孩子基本没有让我操过心。到了中学,开始出现了学校老师请家长的现象,让我非常震惊。所以对孩子就是不理解、失望、自责、内疚……可以说是很多感情掺杂在一起,让我无所适从。
然而,每一次跟亚红老师沟通完,孩子的眼神却是平和的,温顺的,情绪也会好很多,也会比较爱与人交流。她简直就是情绪的魔术师,总能创造一些惊喜。
直到现在,偶尔孩子会提到,有点儿想亚红老师了,不知道老师最近忙不忙,身体怎么样?有时候我鼓励他去主动跟老师联系,孩子会说,我觉得我自己做得还不够好。我希望我能做得再好一些后,再跟老师联系,让老师也替我高兴。有的时候,我们在探讨一个问题的时候,孩子也会说,亚红老师肯定不会这么看这个问题。或者说,不知道亚红老师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