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创造:学校教育的新主张
论坛之外的交流
10月14日——15日,由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举办的以“教育:爱与创造”为主题的教育论坛,汇聚了来自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40多位中外名校长,他们在北京新英才学校展开了一场有关学校教育如何爱与创造兼得的智慧对话与碰撞——
北京市新英才学校董事长、校长蓝春:
学校教育的原点应从这里出发
“爱与创造”绝不仅是写在纸上的主张或空谈,而是用来指导教育实践的主张、推动教育改革的主张。
当下社会,大家都关注教育、讨论教育,一方面是因为教育太重要,直接关系国计民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现在的教育还有不少不尽人意处。
我经常痛心地看到,有些教育者常常一边喊着素质教育,一边用分数算计着学生的成败;学生在繁重课业压力下连正常的睡眠都得不到保证;无奈的家长虽明知弊端却也不得不把孩子送去接受分数至上的残酷竞争。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学生身体素质每况愈下,更谈不上创新思维、团队协作、目标意识、奉献精神等素质的发展。
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教育者,我不能心安理得。而当我自己都没有迈出改变那一步时,又有何资格指责他人之过?每每想到教育的现状,我都深深感到,这不是别人的事,这是我必须身体力行的事。
在思考“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什么”这个问题时,我首先想到的是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应该赋予学生怎样的素质?这是每一位教育者都必须认真反思和面对的问题。
我认为,素质教育就应该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完整的人”。对于“如何把学生培养成完整的人”这个问题,新英才学校有自己旗帜鲜明的教育主张,即“爱与创造”的教育理念。爱与创造是新英才学校多年教育实践和思考的成果,并且已经开始把这样一种教育思想和主张转化为踏踏实实的教育行动。
13年前,我在厦门英才学校担任校长。那时的厦门英才,汇集了福建沿海不少富家子弟。为了让学校走上正轨,学校先后换了6任校长。这么一所让历届校长头疼的学校,最终在我手里“活”了起来。
为什么?做校长后,我会对学校每一个迎面走来的学生问好,迎接他们的目光。我深知,要教会学生如何去爱,最好的方式就是首先要去爱他们;被爱浇灌成长的幼苗,抽出的一定也是爱的枝条。正因为爱,让厦门英才学校真正成为一所培养英才的地方。2008年,我开始担任北京新英才学校校长。我发现,教育需要更深刻地了解中国社会的现状和国际趋势、需要对教育的大环境有觉察力。中国经济的转型与发展也是中国教育转型的一个时机,我们不能满足于学习过去的知识,而要学习如何面对当下和未来。
我非常荣幸地收获了一个富有创造力的教育团队,在共事过程中,他们不断地给我感动和启发,使我对创造力的教育有了更深刻地体悟。
有一个叫刘毕诚的学生,曾经在北京新英才追逐自己的梦想,他的成长经历充分体现出“爱与创造”的教育理念与主张。15岁时,刘毕诚曾去美国留学,但遇到的各种困难很快迫使他回到国内。回国后的刘毕诚在寻找学校时处处碰钉子,直到我的同事李放大博士与他面谈后认定,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学生,新英才可以帮助他。李博士发现刘毕诚喜欢手工、注重细节,对机械工程感兴趣。就是从这份热爱出发,新英才学业生涯规划教师为他设计了一条个性化成长道路。在此指导下,刘毕诚参加了大量的社会实践活动。三年的新英才教育滋养,刘毕诚追求卓越的品质得以显现,也确认了机械工程是自己的真正所爱。最终,他以优异成绩被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录取。这就是新英才教育的成功,也是“爱与创造”理念的成功。新英才学校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学业规划,由资深教师在专业选择及职业规划上为他们出谋划策,帮助学生选择最适合的专业与最满意的学校,并且注重品格养成,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关注世界、立足全球的国际公民。
我一直相信,正确的教育是“授之以渔”。我们的教育一定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且要教给学生爱与创造的能力,有了这两样,学生就有了获取知识的不竭动力和源泉。爱与创造是人类最重要的两个特性,我把它形容为推动世界发展的两只无形的手。这两者之间,也遵循平衡之道,犹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人类在向前追求的时候,往往忘记了从哪里起步。这就需要我们共同努力,用爱与创造的理念教育每一个学生。
“爱与创造”绝不仅仅是写在纸上的主张或空谈,而是我们用来指导教育实践的主张、推动教育改革的主张。近些年,我越发喜欢回头看自己走过的教育之路,越发喜欢思考教育的根本问题。我发现,“爱”和“创造”才是中国教育的原点,更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原点。
上海市协和双语学校校长卢慧文:
做一所有机的学校
如果学校有30种不同的课程可供选择,那么就可能有接近70%、80%,甚至90%的学生获得很好的自信。这是我对“有机学校”的一种理解。
跟世界上很多学校不一样,上海市协和双语学校由中外校长共同管理,校园里有很多来自中国和世界各地的学生。学校每天最有意思的事情就是探讨在教育领域或其他一些领域当中的冲突与融合,这会使我们产生许多创新的想法。
为了准备这次论坛发言,我跟我的几位外方搭档都有过讨论,其中一位是美国人,一位是英国人,还有一位是爱尔兰人,我们已经合作了很久。但是当讨论有关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这一话题时,我们往往不能够一致。
当讨论创造力培养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说,学校还能做些什么?包括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也在讨论,应该投入什么样的资源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我们还要做点什么呢?正如一些嘉宾所言,孩子的创造能力是与生俱来的。那么,假如当一代人、一批孩子都丧失了创造能力的时候,我们应该反思,我们到底长期、系统地做了一些什么,使他们丧失了这种能力。也许我们需要反思的是,应该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减少一些什么,而不是再去增加一些什么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或许,我们有必要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这一说法改一个词,叫做维持学生的创造力,或者更极端地说是学校教育不要破坏了学生的创造力。这也是平时中外校长在共同管理一所学校时思维上的差异。我们一直在想要加一些什么东西来帮助学生,而他们则更多在考虑怎样减一些东西,使学校教育在一个更加自然的状态下来帮助学生成长。
今天我想要表达的,就是怎样做一所有机的学校。查了一下百度,对“有机”有各种各样的解释,其中有一条解释是“以最接近自然的成长方式减少人工的化肥”,比如说有机蔬菜。如果要做一所有机的学校,我们可以在学校里做一些什么呢?举一个例子,关于学校创设的多元课程选择。大家由此可能简单地直接想到选修课。仅就选修课而言,中外校长也常常会有分歧。比如在课程安排时,我们通常会在小学阶段把选修课放的多一点,因为觉得这个时期学生的学习压力不重。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考、高考压力越来越大,学校就会压缩学生的选修课空间,整个学校就会有统一的课程去应对必须要面对的统考。而外方校长则认为,在学生年龄还不足以完全具有选择能力的时候,学校应该给他们更多通识性的艺术、音乐和体育等教育。随着知识和年龄的增长,学生选择的能力越来越强,对自己的兴趣爱好分辨率也越来越高,所以到高中阶段,可能将近有二分之一的课程都是可以选择的。因此,在同一个学科中,学校必须通过分层来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要。比如高中数学,学生可以选择最简单的个人理财,也可以是最难的微积分,从而使在数学上有不同能力取向的学生获得不同机会。同样,在一个学科群中,也可以进行分类。比如说音乐课,学生可以选择学声乐、器乐、音乐欣赏或者舞台表演等,这样也就给了不同兴趣取向的学生一个自然成长的过程。
作为校长,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到了初中和高中,倘若请一个学生在众人面前演唱一首歌是非常困难的,但他或许愿意用乐器或其他一种舞台形式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所以丰富的课程选择,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激发他们的兴趣。有研究表明,如果在一所学校只开三门课,比如语数外,那么可能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学生会在这些学科取向上获得自信。如果学校有30种不同的课程可供选择,那么就可能有接近70%、80%,甚至90%的学生获得很好的自信。这是我对“有机学校”的一种理解。
另外,“有机”还有一种解释,就是相互之间有关联的生命体。这种结合在学校教育中可以表现为跨学科的、综合主题的课程。比如,在国内的课程中,地理、社会和科学学科可以共同来探讨中国人口迁移这样一个综合性的话题。所以,我们希望学校与社区、学校与家庭、学校和国际资源之间都能有一个很好地结合,而不是把学校仅仅孤立成为教授单科科目以帮助学生应考的机器。我们希望在学校教育当中,通过把学校的围墙打通,利用一种跨学科的课程体系,更好地跟社会、跟学生未来的生活联通。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