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片令人感动的教育热土 □ 本报记者 韩世文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时间里,中国教师报关注了很多课改区域,报道了很多走在课改路上的市县(区),这些区域,大多是农村地区,教育落后地区,他们以课堂为突破口,迅速实现教育的突围和崛起。
这一次,我们将目光对准了邯郸——一个人口大市,均衡教育强市,历史文化名城。在这样的区域推动课改,无疑具有很大风险,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但是,邯郸教育人却不惧艰险,毅然前行,勇敢地担起了未来的责任。他们的行动本身,就具有特殊的意义!
2011年12月上旬,本报记者一行4人,奔赴邯郸后兵分两路采访,整整1周时间,可谓马不停蹄;随后半个多月断断续续的写作,可谓备受煎熬;但同时,深入邯郸中小学与校长教师们深度交流,熬夜梳理来自邯郸各县(市)区的材料,却有一种感动和敬意油然而生,特别是面对邯郸教育的主政者,以及那些朴实而好学的农村教师。
可以说,邯郸教育能有今天的发展成就,与当地主政者的高度责任感、领导力和行动魄力有很大关系。教育管理者是否真正为孩子着想,从他们的行动中便能见分晓。在发展态势良好的邯郸,敢于提出“革命”的口号,本身就不简单;敢于在教育大市全面推进新课堂,更不简单。这种不简单,显示的是邯郸教育主政者办好教育的坚定信念、破旧立新的坚强决心和攻坚克难的坚决勇气,这种不简单,来自于邯郸市委、市政府的坚定支持,来自于邯郸百姓的热切期许,更来自于一线教师敬业爱生、爱岗奉献的精神。正如邯郸市永年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徐少川说的那样,在课改路上,那些曾经奉献了半生,默默无闻的老教师们,即便已经退居二线,但同样给年轻的教师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样的财富传承下来,造就了今天邯郸的万人瞩目。
的确,在创建新课堂的背景下,这些老教师、农村教师、薄弱学校教师,显示出的学习热情、变革激情和实践勇气,常常令我们感动。
记者到曲周四中采访,就看到了这些积极实践、可爱无比的教师,他们不断抛出各种问题,诸如小组建设如何兼顾公平、合作学习怎样深入、课堂评价如何产生持续的效力、教师点拨水平达不到怎么办……大家互相碰撞交流,原本是一次采访活动,最终演变为一次专题研讨,甚至还吸引了附近一所小学的校长和骨干教师参与其中。
在邯郸29中,这个曾经靠“联盟校”帮扶的薄弱校,教师们对于新课堂的热情与思考,对于学生发展的关注和课堂教学实践的探索,如今一点也不比它的“联盟校”弱。
历史教师苏志华,讲到“五四运动”时,带领学生创设情境,回归历史——穿越到1919年,学生扮演历史人物,分别演绎历史片段;陈贵龙在“新航路开辟”一课中,设计“一次远航”的主题,体验一次远航之旅,召开新闻发布会……
从教19年的老教师孟焕香,2011年9月开始尝试新课堂教学,率先在新班级建设小组,并通过对话、情景剧表演等形式,带领学生学习语言、记诵单词。这种与生活对接的学习方式,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有的学生甚至将一个单元的单词,串联起来学习,15分钟,100多个单词就都背会了……
在永年、鸡泽,在馆陶、临漳,记者分别“遭遇”了同样的情景,各区县的教师,表现出对新课堂建设的巨大热情,在行动中呈现各种不同的探索状态。尽管新课堂建设水平有高低,但他们对孩子的爱,对新课堂的钻研,对教育的执著,却不比任何人差。
邯郸教育,正因为有了这样一大批不断向着优秀努力的教师,才有了发展的希望,才有了成功的必然。在这样的区域走一遭,与他们共同就教育的话题进行探讨,也是一段幸福的经历。
2012年,伴随着邯郸教育的“1号文件”,邯郸教育人迎来了更好的发展环境,我们也迎来《邯郸“学”步》的最终刊发。
新的一天,阳光灿烂!新的一年,阳光灿烂!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