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不用行不行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认同导学案价值的一方表示,“课改不谈导学案,费尽心机亦枉然”,相反的观点认为,“过分依赖导学案,买椟还珠成教条”。导学案该不该用?怎么用?不用行不行?用了还能摆脱掉吗?随着对这些问题的理性思考,导学案将再一次成为新课堂话语系统中的热点话题。

  声音

  随着导学案在课改学校中的广泛运用,部分教师因为对导学案的认识不到位而产生误解,对导学案的使用不科学而走入误区。一种声音认为,导学案绑架了教师,绑架了学生,绑架了课堂,学生从受教师控制走向受导学案控制,根本上没有改变“教”的牵制。随之而来,导学案的预习任务前置到课前,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课堂上,学习变成了处理导学案上的几道题。另一种声音认为,导学案成了课堂教学的主角,教材、文本退居二线成了配角,课堂上的合作、探究只围绕导学案展开,脱离了课本这一经过精挑细选的学习资源,课堂教学不能深入探讨,入宝山而空返。鉴于此,我们需要以发展性的眼光给予客观的回应和科学的解读。

  观点

  @原绿色:导学案是一座桥

  如果一个老师上课离不了导学案,他永远成不了优秀的老师。

  教案是以教师“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使用的预案,学案是以学生“学”为中心的课堂模式下学生使用的预案,导学案则是从以教师“教”为中心向以学生“学”为中心过渡的课堂师生共用的预案,所以导学案是一座桥,是课堂改革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为什么要架这座桥,也就是为什么要用导学案的原因。因为以教师“教”为中心和以学生“学”为中心像两座各自独立的山峰,中间隔着很难逾越的鸿沟,要想“天堑变通途”,教师不再唱独角戏,不再满堂灌,把学习还给学生;学生不再被动听,不再光接受,而主动、积极、愉快地学,又会学,就必须借助导学案这座桥。这座桥既是教师导学的“施工图”,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是实现课堂以学生“学”为中心的一个“规范”。有这么一个“规范”,师生会从被动逐渐走向自觉,从必然逐步走向自由;不用这个“规范”,受习惯思维和动作的影响,师生很容易滑落回原先的轨道上去,或者跌落到“四不像”的深渊中。

  这座桥要怎么建,也就是导学案要怎么设计?要从教师素质、学生情况、学科要求等因素具体分析,要分学科、分学段、分层次统筹设计。比如语文、英语类学科,教师的示范不可少,数学类的点拨启迪更容易见效,音体美等学科学生的练习当然更多。比如小学低年级要呵护学生的天性,维护学生活跃的思维,注重学习习惯养成;中高年级适宜用问题启迪思维;中学就可以给学生更大的驰骋空间了。另外,班内学生自学程度的高低、自律能力的强弱,也都要予以考虑。导学案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师生学习目的更清晰,路径更具体,效果更好。所以,一般学校都会让教师集体准备通用的导学案,教师上课前再根据自己班级的学情进行二次备课,加以调整,上课时还要根据学生学习进程灵活操作。

  这座桥要怎么过,也就是导学案要怎么使用?这也是一个技术活儿。导学案的作用是明显的,但如果把导学案看成包治课堂弊病的“神药”,机械地去用,那就是教条主义,导学案毕竟只是学习的一种辅助手段。如果课堂不从学情出发,不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只是为了完成导学案,那这种行为就是地地道道的“懒汉行为”。要时刻记住,导学案只是手段、载体,培养人才是根本目的。所以,不要为完成导学案而使用导学案,不要让导学案成了课堂的主宰,要关注学情,关注生成,关注育人总目标,关注生命,一直到学生学会为止。绝不能丢掉育人的根本,丢掉教材,偏离育人方向,舍本逐末。

  这座桥要建多长,也就是导学案要用多长时间?这要看桥的结实和精美程度。桥的长短因“人”而异,完全取决于师生自己的观念、素质和行动,直接因素就是学生的学习能力、方法和效果。学生学习能力培养时间的长短决定桥的长短。导学案设计的科学与否,使用的效果如何,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快慢决定使用导学案时间的长短。学生拥有了学习能力就走过了这座桥。导学案在课堂改革之初是必不可少的拐杖,但一个人如果一生离不开拐杖,他一定是一个残疾人。

  导学案就是学走路的扶手,丢掉拐杖自己走路才是目的。在安阳市殷都区课堂改革之初,曾有一个体育教师一手吊在单杠上,一手拿着导学案看流程。我们表扬了他的这种精神,但如果一个老师上课离不了导学案,他永远成不了优秀的老师。在学生自学能力没形成之前,使用导学案会有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但当师生都已经熟练地掌握了学习方法和流程,有了学习能力,导学案就可能会变成废纸,完全可以放弃了。

  (作者系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教育体育局副局长、中国小屯教育集团总校长)

  @赵平:导学案好比拐杖

  一谈到“以案代本”我们就认为这是异端,就一棍子打死,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大的错误,就会不自觉地走上了一个极端。

  导学案的终极目标无疑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所以教师对导学案的认识、编制、使用应该有一条清晰的线索,那就是具体→粗放→无招胜有招,即在课堂改革的不同时期,随着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导学案的编制应该有所变化。说得形象一些,导学案好比是拐杖,利用拐杖走路,并不是要它伴随终生,而是尽快地丢掉拐杖达到健步如飞的目的。

  从另一个层面来说,专家们编制的教材更多的是提供给教师教的材料,而不是学生学的材料,即使现行的课标教材有这个意图(引导学生学习),但是也肯定不是对全国各地的每一所学校都适用。因此,教师在编制导学案时,要从学生的学情出发,对教材进行二度整合、创作,比如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解答来深入理解教材,同时补充一些切合学生实际的材料,来加强学习效果,拓宽知识面。

  总之,导学案是帮助学生学习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使学生学会学习才是导学案的终极目标。另外,由于我们的考试评价制度不完善,导致教师急功近利,对导学案不能正确使用,上课的着眼点停留在本堂课的知识上,而不是探讨学习方法是否高效。这样的教师编制的导学案就很难达到“具体→粗放→无招胜有招”的层次。

  须知无招的前提是有招,不但有招,而且一招一式都应该是非常清晰的,练得非常扎实的。在导学案的编制和使用上,首先应该看“招”使得对不对,而不是看这“招”能够打倒多少敌人,所以说急于求成反而坏事。这也正是很多老师、学校虽然在实施高效课堂,但是学生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导致最后夭折的原因。

  最后谈谈本人对“以案代本”的看法。任何一个事物我们全盘肯定或是全盘否定显然都是不对的,所以一谈到“以案代本”我们就认为这是异端,就一棍子打死,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大的错误。

  前文谈到的教材以及对教材二度整合再创作的问题,在这方面,我校的数学学科做出了一些探索,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教材,真正实现了“以案代本”。他们认为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更为重要。为此,他们把教材进行深度加工后形成导学案,如此,学生在学习时就不用再使用教材了。

  这样做的优势很多,这里只说两点:一是学生的学习方便快捷,即在学生学习时不用又看导学案又看书,那样就导致什么也看不好、什么也学不精,走马观花;二是使具体操作、探究活动能够真正落实。我们看到,教材确实也设计了一些探究实验操作活动,但是学生往往不认真做,而是直接看最后的结果,这种无过程而直接看结果的做法也是探究课堂的大忌,是一种弊病。所以说“以案代本”也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作者系河北省围场县天卉中学教科研主任)

  @本报特聘专家于春祥:

  导学案问题亟须诊断与矫正

  导学案作为高效课堂的路线图和方向盘,在课改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高效课堂在全国的广泛推广,其使用也越来越普遍。由于工作关系,我曾到全国100余所学校进行过课堂调研,所到之处,导学案都会成为一个关注点。调研中发现,在导学案的编制和使用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现分述如下:

  满“案”“题海”战不休

  不少导学案受功利主义影响,信奉“练出效益”,错误地将高效课堂的“以学为主”赤裸裸地变为“以练为主”,导学案大多呈现这样一副面孔:开篇预习题,再是展示题,最后达标题。如果把导学案的冠名去掉,俨然就是一张课堂测试卷。这样就把以往的考试战题海,变成了如今的天天战题海,堂堂战题海。导学案如是,性质就变了。决不能允许应试教育的“题海”,假借导学案而还魂。

  课堂原本是“基于问题的解决”。实现从“试题化”向“问题化”的转型,是导学案改革的当务之急。

  “以案代本”令人忧

  所谓“以案代本”,指的是在一些课堂上,以导学案代替教材文本的现象。导学案就其实质而言,不妨理解为“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教材文本”。当然,我们不反对对教材文本的改造与整合,但是,我们依然要保持必要的“教材文本敬畏”。完全脱离教材文本,仅仅凭靠“一张纸”,甚至宁信“纸”,不信“本”,可就本末倒置了。

  课本上有的东西不要再大面积地搬运到导学案上。导学案的任务就是搭好“脚手架”,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对教材进行学习。好好读书永远是最基本的学习方式。

  导学缺位成死穴

  导学案多重视“学什么”的设计,而对“怎么学”普遍有所忽视。这里的“怎么学”更侧重于学习方法。学法指导的缺位已经成了导学案的“死穴”。有些貌似学法指导的设计,其实,大多都是学习要求,真正从学的角度,与学生分享学习方法的指导少之又少。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