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边上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9-09-0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那年,小李刚建完房,欠着大量的债务,他80多岁的爷爷突然去世了。小李父亲去世得早,从小由爷爷带大,根据当时家里的经济条件,早已改嫁的母亲回来建议:人死归土,及时掩埋。

    小李泪流满面地同意了母亲的建议,但妻子不同意:“爷爷80多岁了,人一走就埋葬,不通知亲友来见最后一面,担心他们骂我们不孝!”

    想想也是,小李委托母亲在家照看爷爷的遗体,他们夫妇出门筹钱。在小李看来,爷爷几乎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平时很少与人来往。受爷爷的影响,小李也不爱与人交往,所以在他的预想中,爷爷的葬礼一定非常冷清。

    令小李没想到的是,为爷爷举办追悼会的那晚,来了许多人。这些人不仅小李夫妇不认识,连他母亲也不认识,但来的人却非常虔诚,一个个在灵堂前磕头、上香,还彻夜守候着。第二天天亮前,他们又随送葬队伍一直到了墓地。这些人返回后,并没有立刻离去,而是轮流握着小李的手说:“感谢你,将我们老师的葬礼办得如此隆重、得体!”

    原来,小李的爷爷在解放前做过私塾先生,解放后就再没当老师了,除了佩服爷爷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外,小李早已淡忘了爷爷的老师身份。办完丧事,小李感慨地说:“幸好听了妻子的话,借钱办了丧事,否则爷爷的学生来了,我情何以堪!”

    一名客人对小李说:“老人知识渊博,当私塾先生时,待我们如子女。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来往少了,但我们从没忘记这位启蒙老师!”

    不久前,我参加了一名普通退休老师的葬礼,老人一辈子默默无闻,孩子也极其普通,他们甚至没想到为父亲举行规格略高的追悼会。出乎他们的意料,那晚去了许多人,大多是他们从未见过面的陌生人,不知道来自何方。灵堂里摆满了花圈,这些敬献的花圈中,都有相同的两个字——学生。在当地当天的微信群和QQ群流传着相同的一篇文章——《今夜只有怀念》,详细记录着老人当年在学生面前的一言一行。老人离开讲坛已经20多年,从教时的平凡事迹家人早已不再记得,唯独他教过的学生还记忆犹新。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作者单位系湖北省秭归县秭归二中)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