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暄琐话凭君传语报平安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9-09-0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在古代,人们经商、远戍、应举和宦游,都难免要背井离乡。由于通讯不发达,远方的游子与家人之间只能通过家书联系。家书的内容虽然不胜枚举,但竹报平安无疑是永恒的主题。

    家书报平安,除了在信中以文字表达之外,一般还须在信封上加以凸显。通行的做法是,将“平安”二字题在信封上,让收信人在第一时间便知道寄信一方平安,以释心中的疑虑和忐忑。黄庭坚说“平安觑款缝”,就是在信封外面的纸缝上可以看到“平安”二字;袁枚说“大抵平安注函外”,也表明了“平安”二字见于信封之外的意思。另外,“更于封外写平安”“仓猝视封缄,上有平安字”“灯前看封箧,题字有平安”等诗句,都可以确证这一点。

    信封上的“平安”二字弥足珍贵,一旦信封破损,“平安”二字阙如,便会让收信人惊惶不定。“骤惊函半损,幸露语平安”,袁枚不但以为佳妙,而且在《随园诗话》中记载了有关这两句诗的一场争论:“一客谓‘露’字不如‘剩’字之当,大抵‘平安’注函外,损余曰‘剩’,若内露不必巧值此字矣。人以为敏。”这种理解虽然不乏附和者,但是袁枚颇不以为然,他指出:“‘剩’字与‘半’字不相叫应,函不过半损,则剩者正多,不止‘平安’二字……若曰‘不必巧值’,则又何以知其必不巧值耶?”双方争论的焦点在于,所“幸露”的是哪里的平安语。“一客”认为信封虽半损,但仍有“平安”二字“幸露”;袁枚则认为“幸露”的有可能是信封上的“平安”字样,也有可能是信中道平安的话语。这则诗话既道出了对诗句的理解存在分歧,又表明了信封上的“平安”字样对收信人而言不可或缺。

    通过家书得知家人的消息,了解家人的近况,所谓“家书抵万金”。无论是出门在外的游子给家里人寄信,还是家里人给游子寄信,理论上讲都应该实话实说,以便对方真实地了解自己的近况。但是假如近况欠佳又要实话实说,只会让原本忐忑的家人更加焦虑惊惶,为了安慰家人,家书有时也不得不强说“平安”。

    强说平安的家书在古诗中多有反映,“为怕高堂添白发,家书犹是说平安”。游子向父母竹报平安,尽量减轻父母的牵挂和担忧,背后蕴含着至深的孝道:“家书不敢从头说,犹道平安似昔时”“不若牢骚尽删去,但言远道总平安”……这些诗句表明了游子虽然心曲千万端,但家书的言说却是有选择的,为了顾及家里人的感受,往往说其所能说、遮蔽其所不能说。“每因疾病愁家远,强说平安下笔难”“勉强报平安,欲书还迟迟”,因为实际境况颇为不堪,家书的言说只能与真实生活相悖,所以游子在忠实于生活和顾及亲人感受之间矛盾重重,这样强报平安的家书写起来便不那么容易。

    游子对家人如此,家人无疑也可以举斯心加诸彼。因此,游子接到的家书其真实性也难免要打折扣。“恐伤羁客思,重叠写平安”“自言已占无妄喜,恐慰离人语非实”,家书中所谓的“平安”,看来也不无“注水”的成分。

    古代家书中的“平安”,很大程度上是游子和家人心照不宣、共同炮制的善意谎言,那么他们接到对方书信时,感受又如何呢?“虽有平安字,未开犹胆寒”,不言而喻,欢喜自是难免的,而伴随欢喜的,还有挥之不去的隐忧。之所以有隐忧,是因为大家早就堪破了“平安”背后的假象——“料来狼狈原应尔,便说平安那当真”。只不过出于良好的愿望,即使大家对所谓的“平安”心存疑惑,但都乐于接受这一假象而已。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对于血缘和亲情分外重视,家书既要反映真实,也要顾及家人感受,所以竹报平安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古代家书永恒的主题。当然,“平安”二字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潜台词,需要好好体会,绝不能做望文生义的理解。幸好,当代社会的通讯极为便捷,电话、视频、微信等早已取代了家书的功用,那一封封强报平安的家书,恐怕也要一去不复返了。

    (作者单位系贵州财经大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