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名师 □ 郑 杰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一所知名小学新上任的校长颇为焦虑,主要是担心学校在自己手中失去了光芒,变得一天不如一天。她说:“学校当初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出了若干名师,为学校增添不少荣耀,可如今他们都快退休了,后面的梯队跟不上。而偏偏那些很有潜质的骨干教师不愿意太受累,工作热情不高。怎么办?”

  对这位校长提出的疑问,我沉思良久。我问自己,为什么非得成为名校?缺了名师为什么就不能成为名校?为什么优秀教师不愿意成为名师?

  为什么非得成为名校?这个问题对这所学校来说是多余的问题,因为它本来就是名校,如果以后不“名”了,则显得这代领导人无能。说大一点,学校不再知名,则失去了尊严感,也对不住列祖列宗。可是,更为重要的是,成为名校显然可以获得更大的资源条件,这可能就是教育中的马太效应,强者更强。大凡名校,人们趋之若鹜,门庭若市,裹挟着一起带给学校和带给相关人士的可告人的、不可告人的资源也比其他普通学校多。在上海,虽然实行校长职级制那么多年了,同一职级的校长其薪水是一样的,可哪见过名牌学校的校长到薄弱学校去工作的?教师也乐见自己的学校成为名校,这是毫无疑问的。

  如果没有名师,学校就不能成为名校吗?对此我不敢苟同,我认为在中小学,恰恰相反,只有那些名校,给教师带来更多成功的机会,有助于他们成为名师。不信可以统计一下,特级教师到底是出自名校的多还是薄弱学校的多。个中原因,不推究也罢。

  我一向有个观点,名师从来不是培养出来的。因为有一大部分名师注定出自那一小部分学校,他们即使不必付出太多的努力,机会也比其他学校的教师多得多。而那些普通学校和薄弱学校的教师,因为“投胎”方位的错误,毕竟“朝中无人”,相比之下,花费了百倍的努力却也难见出头之日。所以,我倒是由衷地欣赏苦出身的名师。不过无论成才条件是否优越,真正的名师也不是有计划地培养出来的。这与培养名校长类似,我看到一些地方在搞名校长培养工程,心里就止不住暗笑,就这种搞法怎么出得了名校长?上海和一些发达地方把校长们送到美国英国去,花费那么多纳税人的钱,还不都是打水漂?

  为什么一部分优秀教师不愿意被培养?因为那种令人生厌的无聊的培养方式,有可能牺牲他们的生活质量,如果他们更愿意保全自己的自由而坚决反对被纳入名师培养计划,也许对他们来说恰恰是一件好事,不仅对他们是件好事,对教育也是一件好事。

  这么沉思了几分钟之后,我对那位渴望生产名师的校长说,要不你自己带个头先把自己搞成名校长吧!为什么不呢?一个名校长抵得上10个名教师。她羞红了脸没有作答。我想可能她自己也未必愿意遭那份罪。

  培养名校长名教师,在我看来是一个重大的误区,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只会增添浮躁之气,却不能造福于教育

  其实出几个名人,对教育本身的意义并不大,尤其对于基础教育来说更是如此。我们真正缺乏的是专家型教师,缺少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具有广博而深刻知识的人。

  与一般教师相比,专家型教师表现为鲜明的两个特点:一是能在复杂的情况下工作,他能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和具体的教学条件、教学内容,灵活地运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获得教学的有效性。二是善于反思,始终将已有的成就作为起点,不断适应外部的变化,在不断反思自我的过程中,敢于将具有挑战性的新的需求作为挑战自我、拓展原有专业知识水平的机会。

  我不认为那些名校温室里长出来的教师在成为专家型教师方面存在太大的优势。让我们想象一下,医科大学毕业的两个学生,一个分配到名牌医院,一个分配到社区医院,你说哪个成长得更快?显然是名医院,不完全是因为名医院有优秀医生做导师,真正的原因是在名医院有太多疑难杂症需要医生们去对付,久而久之就成了专家。而小医院最多对付些感冒之类的小毛小病。同理,那些生源状况复杂的学校,虽然出不了什么名师,可未必不能出专家。

  每一所学校都会有不少适应能力强的教师,他们能够面对新的情况弹性处理新的问题,他们事实上是在不断地从艰难的实践中学习,他们才是学校真正的中流砥柱。所以不必舍近求远打造名师,爱惜这些也许写不出什么像样论文的人,他们能不能上出技惊四座的公开课根本就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才是学校真正的财富。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