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优秀,谁说了算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优秀,对教师来说,既是肯定又是荣誉。如今,学校评优、地区性及国家表彰,已然成为每年的固定“项目”,一批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然而,随着评优标准的不确定、评优程序的不公开,甚至社会上对“带病工作”教师的过度宣传等问题,一些教师对评优产生了质疑,对“优秀”有了自己的标准。为此,香山夜话特邀请读者探讨心中的“优秀”标准。

  ●评优之乱象

  刘晓乾:“优秀”不仅仅是荣誉,更多意味着利益。因此,“优秀”的头衔成了很多教师眼中的“香饽饽”,明争暗斗不少见。

  天心月圆:出现一种倒挂现象:某老师从来没被评为校先进工作者,但却成了市级先进工作者;有些老师连年是校级先进工作者,却只有在评职称时才有机会被评为市级先进工作者。

  段云成:学校教师评优的关键是“拼职位”、“拼关系”和“拼时机”,“拼能力”这个标准却被矮化且因人而异了,这才导致了领导是优秀的,亲近领导者也是优秀的……不多的评优指标就这样被瓜分了,众多教师就只能望“优”兴叹,苦等来年。如果“优秀教师”一旦变了味,教师群体就会良莠不分,既打击了努力进取的教师,又助长了消极堕落的教师,没有正确的荣辱观和价值观,教师就会变得无所适从。

  吕强:近年来,教师评优逐渐成为一个争议话题,引起人们的围观和热议,倍受媒体和社会的关注。其原因:“优秀”不仅仅是一种精神嘉奖了,已被“镀金”,被功利化,成了“奖金”券,成了职称晋级的门票;在优秀评选过程中,“人为操作”成分剧增,使优秀变了味,变了质。

  ●优秀,谁来评

  评自己一个“优秀”

  □ 齐荣芝

  从教已有十几年,只是一名平凡的教师,实在没有什么太突出的事迹,但有时回过头来想想,还是觉得应该为自己喝彩,不妨为自己评个优秀。

  身体不算太健康,常有头痛脑热的小毛病,但只要一上讲台,讲得风生水起,顺顺畅畅,比吃药效果还好,自己还常纳闷:讲课时咋不知道疼!为自己喝彩,评个优秀。

  外貌一般,却被学生评为可爱的女老师,是否因为自己上课常带有的笑脸和关切学生的眼神。因被学生爱着,而自感“越长越漂亮”了。为自己喝彩,评个优秀。

  虽不是学富五车,多才多艺,却可以和学生打成一片,闲谈中讲一讲自然常识,给学生开阔视野;学生联欢时唱一首清新小歌,以助其兴;上课学生犯困走神时,即兴来一个水到渠成的笑话,让学生在笑声中记住某个知识点并不再走神,一笑两得。为自己喝彩,评个优秀。

  其实所做的只是点点滴滴,其实有时也被学生气得想哭,其实也为学生成绩的提高苦恼万分,但回首往事,却觉得苦中有乐。

  庆幸自己当初选择了师范这一专业,庆幸自己刚教书时,虽不太懂教育教学技巧,却对学生诚心实意,满腔热忱,没有敷衍。不必去计较荣誉的得与失,不必去抱怨生活的不如意,因为拥有学生的支持,就是拥有最大的财富;拥有学生的爱戴,就是对我们教师最大的奖赏。

  敞开心扉感受一下这个世界吧:天是那么蓝,水是那么清,学生是那么的可爱,校园是那么的亲切。难道还有什么比自己努力工作更有意义的吗?让我们每天都对自己说“加油,为自己喝彩,为自己评个优秀”。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马山中学)

  优秀,谁说了算

  □ 杨 华

  年终岁末,评优表先,几乎是每个学校的规定动作,各单位评选优秀的方法也不尽相同。优秀,对个人,是一种荣誉,是一种激励;对单位,是一种引领,是一种方向。那么,一个教师是否优秀,应该由谁说了算?

  自己说了算

  自我考评,是优秀评比中必须经过的一道工序,更是对每个人的一种人格考验。古代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优秀是一种习惯。确实,优秀,应该是我们每个人内心的一种自觉追求,而不是外部的诱惑和条件。所谓荣辱不惊,无论结果怎样,我们都不妨把自评当作是一种自我价值考量,一种教育信仰考究,一种人生观点审视,把优秀当作方向和动力,努力让自己的教育人生优秀,让自己活得有价值、有意义、有品位。

  学生说了算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学生服务,提高学生,发展学生。一个教师是否优秀,学生最有发言权。一个不被多数学生认可的教师,无论从哪个角度审视,都不能算是优秀教师。学生评教,应该成为优秀评选的最重要条件。学生评教可从两方面进行:一是成绩提高度,二是学生满意度。优秀教师,应该能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满意率则反映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和人格魅力。教师的主阵地在课堂,“主科”不及格,“副科”再拔尖也不能说明问题。业务精良,品德高尚,深受学生喜爱,这样的老师,即使因为制度原因落选,但在学生和家长心中,仍然是最优秀的。金杯银杯,不如学生和家长的口碑,作为教师,没有什么比获得学生和家长的赞许更有意义的了。因为,那是一座丰碑。

  同仁说了算

  现代社会,任何人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和谐共处,是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尤其是教师,其社会属性更是多于个体属性。民主评价,能够反映一个教师和周围合作伙伴的关系良好程度。一个不能与大多数同事和睦相处的人,身上必定存在着各种各样与社会环境不相适应的东西,就不是一个合格“公”民。不过,民主评价一要避免提前通知,防止私下拉票;二要无记名投票,避免现场碍于情面的领导票和人情票;三是计票程序要公开透明。这样才能保证投票的相对公正性。

  最后,笔者还想说明一点,合理是相对的,不合理是绝对的,任何方案都不可能十全十美,让每个人都满意。我们能做的是,积极参与制度建设,从自身做起,努力改变环境。只要人人都出一份力,环境终将被我们改变。

  (作者单位系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第二高级中学)

  ●评优,期待更科学的办法

  评优,少在“健康”上做文章

  □ 刘永中

  最近在报纸上看到一篇题为《都有病》的文章,讲的是一位教师参加某市“十大杰出教师”的颁奖典礼,聆听了各位获奖者的典型发言,大致是这样的:有患胃病者强忍疼痛上好每一节课的,有患严重风湿性关节炎却不耽搁学生一节课的,更有为给学生上课耽搁儿子治疗,导致耳聋的……听了这些故事,我先是感动,但细想却又纳闷了:这些优秀的教师怎么都不“健康”呢?

  诚然,文章中写到的事情也许只是些特例,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在社会上对优秀教师的评定似乎走入了一些误区。这个误区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评定机构过于注重那些外在的东西,比如参评者工作的环境、身体状况等,而削弱了业务本身,即教师的教学工作所占的比重。二是教师本身对优秀的理解存在偏差,认为优秀要从无尺度地消耗自己的身体和时间上获得,忽略了工作效率和工作方法的提升。

  由此,我们不得不再次提到教师的定位。教师是什么?传统的观点里,园丁、蜡烛、铺路石……都是奉献和牺牲者。但是我们必须明白,教师本身是人,按照马斯洛需求理论,人都有着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这几个从低到高的层次需求。教学作为教师的一份职业,是教师追求自我实现的一个载体。教师要为衣食忧,为情困,为钱累,会遭遇不平、遇到不顺,会发牢骚,也会生病。这都是一个正常的社会人应该拥有和经历的,不能成为衡量一个人优秀与否的标准。教师的职责是什么?“传道、授业、解惑。”一个教师,能否教好他的学生,这才是最重要的,才是优秀与否的标准。试问,一个教师如果为了提高学生考试成绩,持续加班加点,累坏了自己的身体不说,还影响了学生的成长发育,这样导致的“生病”也能成为优秀的资本拿来炫耀吗?

  我们必须看到,一个优秀的教师,他传递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还应该有快乐和美好。可是,一个被疾病折磨,被家庭矛盾所困,本身都不快乐和美好的教师,他又如何带给学生真正的快乐和美好呢?我们不否认,我们的教师队伍中有许多身患疾病,坚守讲台,兢兢业业的人,却也有着更多身体健康,业务过硬,潜心教学的人,但他们优秀与否,工作实绩上自有定论,实在无需在“健康”上大做文章!(作者单位系湖南省洞口县第一中学)

  让优秀教师脱颖而出

  □ 常忠锐

  做一名优秀教师,相信是所有为人师者的夙愿,但现实中的种种羁绊让“优秀”有些失真起来,导致评优成为备受诟病的话题。笔者以为,要让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学校应从以下方面努力:

  一是坚持评优方案制定的民主化。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优方案,这是前提。方案制定不民主,科学合理性就大打折扣;只有广泛征集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召开教代会充分讨论后制定方案,才能有效避免所谓暗箱操作带来的弊病。

  二是确保教师对评优方案的知情权。方案一旦制定,就必须组织全体教师学习评优方案,达到人人领会的目标,这是优秀思想的普及和内化。不能等到需要评优时,才急忙去制定方案,更不能到评优逼近时,才慌忙组织教师学习方案,必要的情况下,要将各类评优方案公布或给每一位教师发一份,使其学有目标,赶有劲头。

  三是坚持评优过程的公开化。学校要自觉把考评过程置于广大教师的监控之下,实现考评过程的公开化、透明化。比如,考评小组成员的选举,任务分配,分项责任人等向教师公布;考评过程中出现争议时,必须召开临时教代会进行讨论决定等。唯如此,才能严格按方案办事,有效避免人为操纵。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