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眼中的她—— 人是目的,不是工具 □ 王占伟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先讲个故事:一位教育局长带领校长到张建平的求实中学东校区考察,看到学校异常干净,当了解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卫生区,并且每天要打扫3次卫生时,局长很不理解。他疑惑地询问:“学校的卫生有必要一天打扫3次吗?”张建平笑笑说:“卫生的确没必要一天打扫3次,但我的学生需要一天打扫3次卫生。”

  这是一个比较经典的故事,经典的原因就在于对学校打扫卫生不同态度背后的理念:在那位局长看来,学校干净卫生,师生工作学习生活舒心,能给来检查指导工作的领导留下好印象,就可以了,根本没必要让每个学生每天打扫3次;在张建平看来,东校学生主要来自县城,卫生和劳动习惯不太好,卫生区责任到人且每天打扫,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和劳动习惯,目的在于学生的生命成长。

  把人当成目的而不是工具,把人的发展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是张建平管理学校的核心理念。长期认真践行这一理念,求实中学才有了独特的文化魅力。

  求实中学的颁奖典礼上,第一个上台领奖的往往是清洁工、食堂师傅、门卫等最不起眼的学校工作者。

  带领成百上千名学生远足拉练,或者到省外大城市开阔视野,这些在很多校长眼里“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活动,张建平却年年必做。她虽每每倍受煎熬但仍然乐此不疲:“一旦有事肯定是我的责任,没人能替我承担责任。有时想想自己挺傻的,安安生生教你的书,何必担那么大的风险呢?但我知道,让孩子们多体验不同的生活,感受离开家长、老师独立生活的滋味,让孩子们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阳光、同学们之间的纯洁友谊……这是任何课堂都代替不了的。虽然,每次我都提心吊胆,但是,每年都在搞——因为,学生喜欢,学生的成长需要!”

  与很多学校不同的是,求实中学没有考勤制度。张建平始终相信教师不会无故迟到或早退。而让很多人最不可思议的是,求实中学教师的工资、奖金吃“大锅饭”,这被专家称为市场经济环境中学校管理的“世外桃源”。就是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每一位有理想、有激情的教师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实现了自我个性的张扬。在多数教师的眼中,求实中学对他们最大的吸引力就在于自我价值的实现,而这种价值的实现源自于张建平崇尚的“无为而治”。

  以管理人性化著称的张建平,几年前曾经辞退过一位“好”教师——他教的初三学科期终考试平均成绩全年级第一。这样的教师不仅不奖励还要辞退?!在常人看来,这是不可思议的。

  其实,原因是这样的:张建平倡导教师相互协作,资源共享,同教研组的教师在学生作业内容的布置、作业量的安排、学习资料的使用等方面都是统一的。但这位教师非常“敬业”,非常有“责任心”:偷偷给学生布置作业,偷偷印卷子让自己班的学生做。虽然考试成绩全年级第一,但这位教师却没有拿到新一年的聘书。这件事在学校震动很大,也让协作的精神和能力成了教职工的自觉追求。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能成为精神王国的学校,才算真正的学校。张建平的求实中学基本达到了这个标准。每到教师节和春节前夕,已经从求实中学毕业的学生总会自发地回到母校看望老师。他们为老师送去鲜花,和老师一起吃饭、谈心,很多老师都要接待几十个学生。张建平把这种现象趣称为“吃大户”。

  求实中学的成功启示我们,教育落后的实质是管理落后,真正阻碍一所学校发展的是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张建平的成功也是对“大德者,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古训的生动诠释。(作者系《教育时报》记者)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