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振鸿:平凡中成就教育梦想 □ 本报记者 宋 鸽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图为熊振鸿(前排左二)与学生们一起。
□ 本报记者 宋 鸽 十年磨一剑,10年,足以让人从年少走向成熟,足以让追求与梦想落地生根。对熊振鸿来说,南下广东逐梦的10年,让他寻找到了一生的追求,也让民办教师这个称呼,一直伴随他至今。他爱这份事业,爱那些洋溢着青春的孩子,爱这个平凡岗位所给予的每一次梦想成真。本期,我们带您感受湖南郴州菁华园学校教师熊振鸿的民办教育梦……

  十年磨一剑,10年,足以让人从年少走向成熟,足以让追求与梦想落地生根。对熊振鸿来说,南下广东逐梦的10年,让他寻找到了一生的追求,也让民办教师这个称呼,一直伴随他至今。他爱这份事业,爱那些洋溢着青春的孩子,爱这个平凡岗位所给予的每一次梦想成真。本期,我们带您感受湖南郴州菁华园学校教师熊振鸿的民办教育梦……

  2009年7月18日,当满载着家具的车子驶出广东英德华粤艺术学校的大门时,熊振鸿不禁泪流满面……

  2000年1月,熊振鸿独自一人从某国有中型企业行政办副主任的职位上离开,南下广东寻梦。当时,文凭不高的他,仅有的只是两本发表作品的剪贴本。即使这样,师专毕业的他,一直还保留着那个教师的梦想,尤其是此前半个学期的代课教师经历,与孩子们相处的每时每刻更让他无比怀念。1个月后,从备课、试教、面试一路过关斩将,熊振鸿最终成为广东英德英成书院(后更名为广东英德华粤艺术学校)的一名语文教师,开始了教师生涯。

  初涉教坛,作为一名“新人”的熊振鸿按照上学时老师的教授方法开始了教学。然而不久他就发现,课堂沉闷,孩子们个个提不起兴趣,而自己也深感束缚,精心准备的问题得不到回应,显然,学生已经习惯了“听讲”而不是“回答”。

  这样下去可不行,熊振鸿决定“不按常规出牌”。2000年的某一天,熊振鸿讲授林觉民的《与妻书》时,考虑到这篇文言文相对简单易懂,作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把讲解课文的任务交给班长——一位口才好、粉笔字写得不错的学生。为了上好这节课,熊振鸿把班长叫到办公室,跟他说了上这节课要达成的目标以及上课的流程。“班长看起来兴奋极了,他非常认真用心。那刻,我觉得我真是做对了。”熊振鸿颇为感慨,“那节课,他站在讲台上,很有老师范儿,让同学们眼睛为之一亮,整节课既生动又有效。现在看来,那节课是我对课改的第一次触摸与尝试,而正是这一次,让我坚定并坚持着对课堂的改造。”在接下来的教学中,熊振鸿变换着花样让学生走上讲台,讲一讲练习,谈一谈心得,说一说心里话,论一论是非……他发现,凡是有学生参与的课,学生的注意力都比较集中,并且在互动时也放得开,课堂也比较活跃。

  2003年,因为债务问题,学校的发展遇到了瓶颈,连续3个月发不了工资,老师纷纷选择跳槽。当时,也有人劝熊振鸿离开,但是他拒绝了。他忘不了当初面试后,学校董事长对他说的话:“大胆去做,专心去学,我相信你”。虽然话语简短,但是对于背井离乡独自打拼的熊振鸿来说,用“万分感动”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这也是至今熊振鸿常常给新到民办学校教师的建议之一:忠诚。作为一名民办学校教师,要忠于教育事业,忠于学校,做一个坚守,不离不弃的人。

  2007年,学校招聘了一批“211工程”学校毕业的教师。一个姓张的小伙子,刚到学校时自信满满,可没过多久,他就打退堂鼓了,他找到熊振鸿,倒了一肚子的苦水:民办学校教师工资不高,学生基础太差,民办学校规则多,一不小心就要挨批……感到理想无法实现的他,甚至想要离开。

  熊振鸿充分理解小张,他用过来人的身份劝说小张:“谁都曾满怀梦想,也曾遭遇现实,但是不管遇到何种情况,坚持是我们最大的收获。虽然民办学校看似严格、复杂,但是如果处理得好,这些都将成为你成功的助力。在民办学校工作,要善于借力,借用众人的力量和智慧,来成就自己。跟老教师做朋友,虚心向他们学习和请教,借助老教师的经验提升自己;跟年轻教师做朋友,借助同龄人的活力来活跃自己的思维。借力才有气场。”熊振鸿耐心地将自己在民办学校积攒的经验都讲与小张听。

  此后,小张决定不走了,因为坚持下来,小张的努力终于有所收获,他所带的班级成为了“文明班”,所教的科目在统考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2009年,熊振鸿所带的学生高考成绩全面开花,不仅超过学校指标,语文平均分还排名第一。而就在这一年,他不得不选择离开,因为户籍原因,孩子要回到家乡读中学。权衡之下,熊振鸿向学校递交了辞呈。

  于是,出现了开头的那一幕,从南下广东到离开英德,熊振鸿几乎是把人生最美好的10年留在了这里。10年民办教师生涯,让他对民办教育生出了浓重的感情,回到家乡的熊振鸿仍然选择了民办学校——湖南郴州菁华园学校。每当遇到新来的教师,他都会耐心观察,发掘优点,让他们顺利过渡、发展成长。“民办学校的老师,尤其是刚毕业的年轻老师,最常表现出来的就是浮躁。对很多事情不满意,对自我价值容易产生怀疑。”

  “民办学校教师需要的是在自己的岗位上放低姿态,同时,千万不可自甘平庸、自暴自弃。其实,有时候,在一个极其平凡的岗位,更能得到别人的赏识,从而开花结果。”从平凡中成就自己,是熊振鸿在民办学校多年来一直所坚持与追求的。

  不管是在广东还是回到湖南,熊振鸿从未间断过对课堂的改变与尝试。课改进行了10年之久,对很多教师来说,新课改依然是一个模糊且遥远的概念。对熊振鸿来说,也是如此,尽管他不断尝试,但是他并不明确这条道路的方向。直到有一天,一本书让熊振鸿开始了理论与实践的接轨。这就是特级教师林华民所著的《新课程下我们怎样当老师》,这本书对课堂进行了定位与探讨,也让熊振鸿第一次仔细思考:课堂是什么样的地方?这个随时随地与教师发生密切关系的地方,原来自己从未真正领悟其作用。尽管对课堂进行了许多改造,但是当读到书中关于“课堂是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情感交流、质疑生疑、个体表现、体验成功的地方”的论述时,熊振鸿意识到,自己远没有达到这样的标准。虽然曾让学生讲课,但多是为了调动课堂氛围,一旦新奇劲儿过了,课堂又返回了沉闷。虽然也曾让学生展示,但都在教师的策划控制范围之内,更别提即时生成了。虽然还曾小组合作讨论,却因没有有效的评价而形同虚设。就是这样一个“课堂”问题,让熊振鸿蓦然领悟,自己还没有真正放手,只有对学生无条件信任下,教师才能脱离“教”的束缚。

  在不断的反思下,熊振鸿开始接触了一系列关于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与著作。“在对课改领悟的初期,我‘疯狂地’寻找理论的支撑,就在此刻,一篇《李镇西‘突破’》让我再次震撼不已。也就是这样,我接触到了《中国教师报》,进而来到了香山会馆这个大家庭。”熊振鸿2011年5月注册香山会馆俱乐部,如今已是超级版主的他,是论坛上的热心人儿,民办教育俱乐部也因为他的到来而有声有色了起来。有网友评价他说,“熊版主”一直在“流窜”中,每个版块都留下了他的“熊掌”,每一个“掌印”都在引导我们的反思与探讨。

  熊振鸿发现,香山会馆的许多草根网友像他一样,都是自己在进行着探索与实践,有些网友甚至还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与模式,大家每天都在交流着、反思着课堂的不足与改进方法,他不断记录着与网友的交流,也不断改进着自己的课堂。在熊振鸿的努力组织、读者的积极配合下,由中国教师报发起的《草根教育家》丛书即将出版发行……

  在熊振鸿看来,走在课改道路上的每一个瞬间,都汇集成兴奋、感动,那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美丽。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