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毛泽东的研究要视野开阔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12-0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共产党历史与理论研究院、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高等院校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和北京市中共党史学会,11月29日在京召开“新世纪以来毛泽东研究的回顾与前瞻高层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行政学院及美国等国内外党史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新世纪以来毛泽东研究的历程和成果,探讨国内外学术研究新动态,并对未来研究方向做出思考。

    美国马萨诸塞州州立大学的大卫·科茨教授在“毛泽东与中国的崛起”的发言中,在肯定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强调了毛泽东在改革开放前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他以详细的数据论证了毛泽东在建国后领导中国工业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就,这为改革开放以来的工业化奠定了重要基础。

    中央党史研究室郑谦研究员强调,在注重对史料进行深入挖掘与正确使用的同时,注重学理化研究与宣传性研究的区别,从对毛泽东的研究中汲取丰富精神资源。中央党史研究室庞松研究员强调,要深化对毛泽东历史资料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齐卫平教授分析了毛泽东研究的学术性与政治性问题,并批驳了国内外“非毛化”的错误观点。中国人民大学杨德山教授重点探讨了新世纪以来国内学界对毛泽东党建思想的整体研究状况。

    与会专家学者还对近年来海外“毛主义”研究的新进展进行探讨,认为海外对“毛主义”的研究领域主要体现在:一是对“毛主义”术语的提出,对“学术动态的毛主义”与“运动形态的毛主义”做了详细梳理;二是海外主要围绕“毛主义”的内涵、“毛主义”的哲学思想、“毛主义”与马列主义的关系、“毛主义”与苏共及共产国际的关系、“毛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在创立“毛主义”中的地位与作用、“毛主义”研究的学科方法及“毛主义”研究对世界政治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共产党历史与理论研究院执行院长杨凤城教授希望今后学界对毛泽东的研究要视野开阔,紧跟最新研究动态。(王海军)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