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忽视的本土阅读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12-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欣欣向荣(“美丽中国”参赛作品) 窦永锋 绘

    ■金仁进

    人文素养的形成离不开阅读,尤其是经典的阅读。行走在课堂,走近学生的阅读活动,不难发现,一些学生阅读的主要是西方的《伊索寓言》、《格林童话》、《哈利·波特》等。这些书,充满想象的张力,富有哲理意味,是人类社会的智慧结晶。然而,在学生阅读的书籍中,我们本土的著作却越来越少。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中华文明在当代语境中如何更好地向孩子们传递?

    中国文化散发着独特的东方气质,方块字、表意字,独领世界风骚,真是“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中华传统文化蒙学经典,书名亦充满诗意:《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经》、《弟子规》、《千家诗》、《笠翁对韵》、《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老子》、《庄子》、《菜根谭》、《增广贤文》。这些书籍滋养了中国古代文人,滋养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现代的童话作品,也曾影响着一代代的人,滋润着一代代人的心田,像《神笔马良》。

    中国文化是汇聚了儒释道等多家文化的洪流,它穿越历史长河,绵延不绝。甲骨文的古朴,唐诗的大气,宋词的清丽,元曲的浪漫,明清小说中人性的震撼……而在现当代,也有鲁迅的《呐喊》、老舍的《骆驼祥子》、沈从文的《边城》、莫言的《红高粱》等民族经典。我们要通过对这些作品的阅读,将中华文化基因延续下去,涵养文化自信,形成民族气质,塑造具有当代风范的中国人。

    之所以在学生当中流行西方的经典而鲜有本土经典阅读,这里面有出版市场、影视文化、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原因。但作为中国的教育者,面对学生的成长,当有一份文化的自觉。

    我们不难看到,一些相关部门和许多教育者,早就开始了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反思。在他们的呼吁和感召下,民间故事、儿歌、谜语、绕口令、春联、神话传说等一些富含中国文化因子的教育内容进入了课堂。一些地方还组织开展了传统经典的诵读,从中学生们感受到了本土文化孕育出的母语的迷人气质……

    面对当前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特征,除了教育部门的努力,我们更希望全社会能形成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让孩子们不只能领略传统的经典文化,更能接触到具有当代中国文化特质的作品,接受当代中华文明的熏陶,向世界展示自己独具魅力的东方气韵。(作者系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长风乡中心小学教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