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自愿弃考”剥夺的不只是考试资格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3-2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应以教书育人作为自己天职的学校和教师一心只考虑个人的利益,而将学生的利益抛在一旁,忽视了这种“分流”可能会给学生人格带来的伤害。

    ■凌宗伟

    近日,有媒体报道,四川省高县柳湖中学向差生发自愿放弃中考申请,被学生愤怒撕碎。就笔者了解,这样的“勾当”并不是柳湖中学一家在干,还有个别学校存在这样的现象:动员一部分可能考不上普通高中或大学的学生,通过所谓的“提前单招”进入职业学校。

    正所谓“把戏人人会变,各人巧妙不同,实质没有区别”。无论是初中的劝说“差生”放弃中考,还是高中的鼓动一部分“差生”分流,其实动机的背后,那就是“利益”。

    一个公开的秘密是,一些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院校为了生存,在制定招生政策时会给一些生源学校和推荐生源的教师一定的“劳务费”。这些“劳务费”往往是按人头计算的,一些校长、教师向职校推荐生源的热情,就是在这样蝇头小利的诱惑下日渐高涨的。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另一个更为重要的“利”,恐怕就不是那区区几百元、几千元,而是关乎学校名声、校长升迁、教师职称晋级的种种考评机制。一个尽人皆知的原因就是,在一些地区的学校考核验收和评估标准中,都或明或暗地给学校在中高考升学率和平均分上设立评估指标,而社会和家长对中小学的观感与评价主要也是升学率。这样一来,学校为了通过验收评估,校长为了升迁,教师为了晋级,往往就会“上下一气”、“齐心协力”,想方设法将他们认定的所谓“差生”排挤出中高考队伍。

    如果从社会文化心理层面分析的话,这类现象的发生不外乎是所谓的“面子文化”。学校要在一个区域有影响、校长要在圈子里有地位、教师要在同行中有脸面,最简单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提升学校、班级的升学率,以及所教学科的平均分。按此逻辑,提高升学率和平均分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不让成绩不好的学生参加考试。正是在这样的文化心理下,没有人会去考虑剥夺学生考试资格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然而,本应以教书育人作为自己天职的学校和教师一心只考虑个人的利益,而将学生的利益抛在一旁,忽视了这种“分流”可能会给学生人格带来的伤害。这样的标签,无疑会给他们未来的人生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甚至会扼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也就是说,当教师在鼓动这些学生放弃考试的时候,其实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剥夺了他们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

    笔者不禁要问这些教师,既然是出于这样的动机,为什么只在鼓动学生不参加考试上花力气,而不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在发掘他们的潜能、张扬他们的特长上多做一些努力呢?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