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座谈会发言摘登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7-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学校体育的受益者

    甘肃省委常委、副省长 咸辉

    2011年,国务院批准甘肃实施“探索建立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3年多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立足实际,积极创新,大胆实践,在全省3315所中小学校开展了试点工作,覆盖中小学生128万人,阳光体育运动、快乐校园建设等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加强领导,健全阳光体育组织保障机制

    我省以试点项目实施为契机,精心组织、以点带面,在中小学广泛开展了阳光体育运动。一是专门成立了省级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和试点项目专家咨询委员会,着力加强组织领导,增强实施项目的科学化水平。二是明确“先完善软件,后建设硬件”的项目实施总体思路,注重组织管理、制度管理、评价激励、舆论宣传、竞赛驱动等工作,加大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和器材设备配备力度,有规划、分层次逐步改善学校体育教育基本条件。三是定期召开全省中小学阳光体育现场推进会议,积极相互交流阳光体育运动试点工作中的成绩和经验,在探索中推进,在实践中总结,在交流中完善。

    二、围绕项目,建立快乐校园引领示范机制

    坚持以项目促创建、以创建带项目。从今年开始,我们紧紧围绕“建立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推进“一校一品”建设,启动实施千所“快乐校园示范学校”创建活动。省政府每年将安排1000万元专项经费,投于200所学校的体育艺术教育软硬件建设,争取5年内在全省创建1000所“快乐校园示范学校”。一是加强学校体育和艺术教育,力争使在校学生熟练掌握几项终身受益的运动技能,培养多种艺术兴趣和欣赏爱好,让学生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健康成长。二是严格落实国家体育课程标准,确保城市及县区、乡镇中小学体育课开课率达到100%,积极把体育教学与学校特色建设紧密结合,把推进阳光体育运动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通过开展经典诵读、创编国学操及经典诗文游戏等,将体育、音乐、语文等课程融为一体,开展各具特色的学校体育运动。三是充分发挥我省敦煌文化、红色文化、丝路文化等资源优势,挖掘各民族丰富多彩的传统体育活动,让学生在快乐中锻炼身体,提高学习兴趣,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优良民族精神,拓展阳光体育运动发展的空间。

    三、专兼相济,完善体育教师队伍优化机制

    我省不断完善体育教师队伍优化补充机制,始终注重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充满活力的体育教师队伍。一是每年组织实施农村学校教师“特岗计划”,选拔部分优秀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加大体育教师招录力度,积极鼓励退役优秀运动员从事体育教学工作,着力解决学校体育教师不足问题。二是切实加强体育教师培训工作,要求各级教育部门和培训机构在制定实施教师培训计划时,对体育教师培训进行单独设计、单独实施,不断提升他们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三是积极拓展体育教师教学实践路径,每三年举行一次全省中小学体育教学经验交流报告会,每两年举办一次中小学体育优质课评选和阳光体育特色运动创编活动,实现体育实践和教学研究的有机结合。四是将体育教师从事的课外体育活动、课间操、课余体育运动训练,以及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等常规性工作全部计入教学工作量,把他们带队参加国家和省市教育部门举办体育赛事的成绩和教研成果纳入职称评定条件,提高体育教师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强化督导,形成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机制

    按照“使学生动起来、跑起来、跳起来,让阳光体育快乐每个孩子”的要求,积极推广普及阳光体育运动试点项目。一是加大学校体育运动在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中的权重,坚持落实学生每天开展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要求,全省中小学生身体素质下滑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学生肺活量水平上升,7至18岁中小学生下肢爆发力、速度和耐力等指标持续降低的现象得到改善。二是将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作为评价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指标,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3年下降的地区和学校实行“一票否决”。全省《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上报率由2011年的54.78%提高到2013年的97.54%,上报数据全国排名从2011年的第12位上升为2013年的第5位。三是在西北师范大学建立了全省首个青少年体质监测与健康促进重点实验室,及时加强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的分析研究,为深入实施“探索建立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试点项目提供了科学咨询和决策参考。

    我们将深入贯彻这次会议精神,认真学习借鉴兄弟省份的先进经验,再接再厉,改革创新,力争走出一条以机制促实践、以实践出特色、以特色求发展的学校体育改革发展之路,为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作出积极努力!

    改革体育考试制度 推动素质教育深入实施

    山东省潍坊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王桂英

    为改变长期以来中小学普遍存在的重智育、轻体育,文化课考试分数越来越高、学生身体素质越来越差的状况,潍坊市从体制机制入手,将体育学科纳入中考,通过考试评价,引导学校、家长、学生重视体育工作,有效促进了学生体质健康的提升,推动了素质教育深入实施。

    一、主要做法

    一是坚持健康第一思想,科学设计考试制度。潍坊市从2004年全面建立起以“多次考试、等级表达、综合评价、多元录取”为主要内容的中考招生制度,体育学科以考查科目的形式出现在中考中。2008年,潍坊市把突破口放在改革体育考试制度,体育与健康学科从考查科目改为考试科目。二是坚持公开透明,严密组织实施。我们广泛论证、合理选定测试项目,引导学校、师生科学组织教学训练。三是坚持整体推进,持续完善提升。为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潍坊市体育考试改革同时推进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督促学校开展学生全员测试,并做好数据上报、抽查、复核,把实施情况纳入对县市区的教育综合督导评估,作为考核县市区、评价学校的重要内容。2013年,全市建立起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公示报告制度,接受全社会监督,并把报告中反映的问题,分解落实到教育、财政、编制、人社、体育等相关部门,建立起整体推进学生体质健康保障机制。

    二、取得的成效

    一是学校体育工作基础保障水平大幅度提高。通过体育考试制度的建立,保证了中小学体育活动的开展和体育设施的改善。潍坊市义务教育学校体育课和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开足率达98%以上。2008年以来,潍坊市新建篮球场地869片、排球场地623片、室外乒乓球场地2824台,新增体育场地面积1233.3亩,所有学校全部按标准配备安装体育活动器械。二是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明显提升。以市区初三年级学生为例,与2010年相比,2014年体质测试成绩优秀率由11.6%提高到49.65%;及格率由86.6%提高到97.13%。三是营造起全社会关心学生体质健康的浓厚氛围。学校注重体育功能与作用的研究,家长更加关心自己孩子的身体,社会更加关注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三、继续深化改革的设想

    一是学校体育风险管理需要提供法制化保障。希望国家能够加强这方面的引导和强制,规范家长行为,引导社会理性面对体育活动带来的意外伤害风险,为学校营造安全有序的教育教学环境。二是加强对体育考试改革的顶层设计。从潍坊市多年组织体育中考的情况看,体育考试客观性强、操作性好,具备进一步深化改革的良好工作基础。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要求,如果能够把体育以一定形式纳入高考,同时探索体育社会化考试的合理路径,一方面可以解决高中学生体育锻炼动力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为高考其他科目的社会化考试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坚持育人至上 大力推进学校体育工作改革创新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 陈旭

    体育是清华大学教育教学的鲜明特色之一。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继承发扬优良体育传统,不断创新体育理念和实践,有力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一、学校体育传统不能丢

    清华1911年建校,在马约翰教授等的坚持和倡导下,不断强调体育的“迁移价值”、“体育是激发爱国热情和养成健全人格的重要手段”,在长期办学中积淀形成了优秀的体育传统。新时期,我校从四方面坚持和弘扬体育传统。

    一是不断创新体育理念的传统。周诒春校长最早提出德、智、体三育并重,后来发展为德智体美群“五育”并举。梅贻琦校长提倡不仅以体育操练身体,更要借此养成团体合作的精神。蒋南翔校长把体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提出“争取至少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改革开放新时期,我校与时俱进,提出“育人至上,体魄与人格并重”的体育理念。

    二是校领导班子重视的传统。清华历任校长不仅亲自抓体育,更率先垂范,带头参加锻炼。目前,学校由主要领导分管体育,每学期都召开体委全体会议研究加强和改进体育工作;班子成员积极参加教职工冬季长跑和学生群体活动,有的还担任了学校乒协、篮协等专项体育协会主席。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