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教育科研最怕有“花”无“果”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9-2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科研兴校”已成为基础教育界的一个响亮口号。如今,大到一个区域,小至一所小学,如果没有承担各级别的科研课题,其含金量就好像缺少了“成色”,说起工作业绩便感觉“腰杆不硬”,因而教育科研在基层十分“火爆”。但是在“遍地开花”之后,中小学教育科研却频现“有花无果”或将成果束之高阁的情形。为科研而科研、研究止于课题结束之时等没有效益的教科研,就失去了研究的意义,区域教育科研亟待走进效益时代。

    教育部近来相继颁布的义务教育教师、校长标准以及一系列政策文件,都对中小学教育科研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些目标,都集中指向了对“教育规律”的认识与把握,要求广大教师不仅懂得教育规律、遵循教育规律,而且要深入探索、运用教育规律。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教育科研需要有一种新的自我突破,突破口就在大力提升科研效益上。

    ■杨润勇

    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对教育科研提出了新要求,对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高要求。教育科研,特别是以中小学为主的区域教育科研,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如何取得更高的效益,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只重面子不重需求

    区域教育科研遭遇发展瓶颈

    “教师成为研究者”,如今已经成为中小学教师的共识。随着地方教育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地方教育科研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取得了较大进展。教育工作者对其先导性、前驱性作用更加看重,教育科研在中小学校遍地开花,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局面。但总体讲,地方教育科研正在遭遇明显的“高原”现象,处于进一步发展壮大的瓶颈期,集中表现在科研效率不高、效果不好、效益不大。

    相对于轰轰烈烈的区域教育科研“大好形势”,大多数中小学教师、校长对于自己所在地区、学校教育科研的满意度并不高,甚至负面评价占据了上风。

    笔者曾就区域教育科研进行了一项专项调查,访谈结果表明,大多数教师认为区域教育科研活动“未能很好地满足中小学教师的需求”,“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没有宣传的那样大”,“对学校、教师遇到的教育教学问题帮助有限”,等等。大家对教育科研的不满意还集中在诸如教育科研“整体水平低,含金量低”,“对教育理论发展建树不多”,认为其仍然“徘徊于教学经验的总结上”,“既缺乏一定理论指导,也少有理论提升”,难于达到真正意义上教育科研的要求。

    而中小学领导对于区域教育科研的不满意则集中在“上级压得太狠”,将学校置于“非常被动的位置”;教育科研的课题、活动“不得不完全听命于上级”。而且,他们认为当前区域教育科研只看重“规模、速度”,只重视数量上的“突飞猛进”,急于求成,急功近利,以至于“不能进行扎实、有效的研究”;学校科研活动“表面上看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但实际上很多是“追求一时的轰动,为研究而研究,为轰动而摆样子”。

    作为区域教育科研的主体,广大教师、校长们的态度实际上就是他们对多年来区域科研效益的评判。

    管不到位、研未深入

    教科研不能用行政“一刀切”

    总体分析,以下几方面是造成区域教育科研效益不高的主要因素。

    管理不善的问题首当其冲。目前区域教育科研存在的管理缺位、错位和越位现象,体现在区域教育科研底数不清、难见整体规划、忽视过程规范、缺乏整体推动等方面,与有关部门、学校在管理过程中对其放任自流、未能行使有效管理职责密切相关。

    很多时候在很多单位,教科研的立项、开题、结题等“能制造气氛和轰动效应”的环节都十分热闹,因而尤被重视,但两头以外的日常科研却常遭冷落。区域教育科研被当作一种以活动和数量为主要目标的形象工程,“高大上”似乎是特征也是追求。同时,区域有关部门对学校、校长对教师,同样都是把教育科研活动等同于事务性工作,往往用行政命令甚至唯行政命令进行“一刀切”,干预科研的具体环节、具体内容,致使管理无序,科研规范得不到保障。

    另一方面是中小学教师在区域教育科研中的实际参与度不高。忽视效益、不讲效益,教育科研活动与教师们的需求南辕北辙,一定会导致中小学教师表面上“身在其中”,但却没有全心全意、真心实意参加教育科研。这种“貌合神离”直接制约教育科研功能和作用的发挥,效益当然也就无从谈起。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教育科研活动如果只是“摆设”或“点缀”,那么中小学教师在科研工作中的巨大投入,除了带来科研素养得不到提升、科研活动低水平重复的挫折感,还有时间精力分散、疲于奔命之苦,科研热情受到严重打击在所难免。长此以往,他们就会与之渐行渐远,区域教育科研也必然演化成少数人做的事情。

    还有,区域教育科研内容、形式脱离区域教育实际,“空对空”。区域教育科研本该具有强烈的地域特殊性和分明的层级性特点,而从各地教育科研“千篇一律”的展开、推进状况看,区域特点还没有充分显现;教育科研的项目、内容与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与学校存在的主要问题还存在明显的“两层皮”现象,很大程度上持续着“远离教育教学实际”的路子;研究课题的过分追新逐热,往往随着形势的变化徘徊不定,而缺乏对自我发展的需求研究;科研方式传统、单一,有“浅尝辄止”之嫌;科研过程随意、失范,模仿、追踪他人的情况时有发生,由此引发的“文不对题”现象并不少见。

     无视效益最失策

    教科研必须“中看又中用”

    效益不高的教育科研好比海市蜃楼,对于区域教育改革和教育质量提升,对于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提高,都难有实质性的意义。长此以往,必然会出现先“一哄而起”后“无果而终”的恶性循环。这种情况的延续,对区域教育迫切需要的、真正的教育科学研究有着极大的杀伤力。

    教育科研要适度超前于区域教育发展,发挥前瞻性,站到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前沿,尤其需要提升效益。当前,需要针对问题的症结,把握重点,找到突破口和着力点。

    向创新要效益。区域教育科研管理的创新应发挥“研究、指导、服务”的作用,切实从控制走向服务,从指令向走指导,更加关注“区域性”的特点,走出一条管理创新之路。

    创新教育科研管理理念。既要突出“科研先行”理念,也要突出“效益优先”和“服务”意识。在科研管理中,尤其要尊重广大校长、教师的主体地位,负责任地解决教师发展的问题;创新教育科研管理方式,实现从“微观管理走向宏观管理,由直接管理走向间接管理”的转变;创新科研管理机制,切实建立和完善县(区)、校两级教育科研管理组织,在区域内形成上下对口、校际互动、完善灵活的教科研组织体系。而放权于中小学校,形成区域统筹管理、学校自主研究相结合的区域教育科研,是管理操作模式的一种创新。

    找问题求效益。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主线,才能提升区域教育研究的效益,问题的解决应视作区域教育科研阶段性的研究成果、效果。这就要求区域教育科研管理者、教师把“实践性”作为教育科研最基本的定位,扎根实践,研究“我的”、“我们的”问题,增强研究的针对性;还要练就敏锐的眼光,学会把握真实问题,善于做出问题值不值得、能不能研究的判断。最终解决了问题,就是教育科研最大的效益。

    以规范保效益。教育科研有共同认可的规范,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研究成果的优劣和水平的高低,从而关系到教育的实际成效。同时,规范也是教育研究的一个尺度,是对科研有效性的评判。离开了规范性,教育科研会一无是处。当前区域教育科研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教育科研失范,随意性大,这也是科研效益不高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往往表现为研究中对象不明确、缺乏必需的论证和计划、缺乏有序的过程,或者方法不适合、成果表述随意化等。只有按照规范行事,敬畏规范,通晓规范,遵循规范,才能增加教育科研的效度。

    以科学提效益。区域教育科研中,很多人往往看淡其科学性,将之等同于一般性的工作,而教育科研是人们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探索教育规律的创造性认识活动。因此,在找准问题、科学选题的基础上,一定要对教育科研活动进行科学规划、设计,也要设立明确研究目标,设定合理研究内容,还要对教育现象的事实、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与认识。更为重要的还有选择、设计和运用针对性的科研方法。

    抓应用扩效益。研究成果价值大小,是表明研究效益的重要证据。中小学教育科研虽然“遍地开花”,但“有花无果”的不在少数,科研成果“束之高阁”也很普遍。教育科研止于研究结束之时,就失去了发挥效益之力。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大力提升科研成果的“含金量”,使成果更富有创新和特色;另一方面区域科研管理部门、学校要明确标准,做出科学判断,做好科研成果评价工作。特别要强调科研的实践价值,强调经验共享,搭建开放平台,大力度传播和推广科研成果,突出本土化的辐射应用效益。

    提高教育科研的质量和效益,是一个涉及教育管理、外部环境以及个人教育科研素养等多层面的系统工程,绝非轻而易举之事。但是,只要真抓实干、沿着正确的思路,以创新的精神,循着科学的方法,就一定实现科研数量、质量与效益共同提升的目标,区域教育科研一定能根深叶茂、得到繁荣。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