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磨砺 一朝蜕变
钦州学院涉海专业学生实行半军事化管理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人帡(左二)指导钦州学院坭兴陶专业学生实习。
“虽然今年的就业形势很严峻,但我们的就业率比去年同期高了20%”。该院党委书记赵君说。“动手能力较弱”,是一些大型企业曾经对钦州学院学生的评价。然而如今,广东、海南、广西等地的很多知名企业却点名要钦州学院的毕业生,成了香饽饽。
钦州学院前身是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6年升格为钦州学院。八年来,该院砥砺奋进,提出“地方性、海洋性、国际性”办学思路,重点打造“临海工业”、“石油化工”、“海洋经济”、“东盟研究”、“北部湾经济”五大品牌专业,从一所地方单一文科师范院校发展为服务广西、北部湾、东盟的应用型大学,成为广西高校中的后起之秀。
近年来,钦州学院学生就业率以每年2%的速度递增,80%的学生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就业。从知名度不高到声名远扬,钦州学院以服务北部湾经济战略为契机,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转型发展之路。
以战略为引领 创办适应性品牌专业
21世纪初,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风生水起。至2005年,钦州市已初步建成石化、能源、冶金、林浆纸、粮油加工等五大工业基地,临海工业发展初具规模,但各种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短缺。
2005年10月,时任钦州市领导在向“升本”专家组所作的“钦州市政府部门关于申办钦州学院的工作汇报”中指出:“迫切需要培养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经济发展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市领导反复强调的“专业技术人才”就是应用型人才。
2007年前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提速。2008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在此背景下,钦州学院组织全体中层干部深入广西沿海三市企事业单位,开展大规模调研活动,结合调研结果,学院就办学服务面向、专业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等问题开展了大讨论,针对海洋强国强区战略和广西经济发展战略,尤其是广西优先重点发展“14+10”现代产业体系的客观需求,以及北部湾发展急需的涉海、化学化工、港口物流等5类人才,将原有的39个专业进行重组,着力打造“临海工业”、“石油化工”、“海洋经济”、“东盟研究”、“北部湾经济”五大品牌专业。
其中,海洋相关专业的设置,填补了广西高校无涉海专业的空白。钦州学院先后引进持有甲类船长、轮机长、大副、二副、大管轮、二管轮等海船适任证书的人员数十名充实教师队伍,投入2000多万元建设了航海类专业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建立起由服务区域企事业单位骨干人员(如船长、轮机长、会计师、工程师、规划师、工艺美术师等)构成的校外兼职教师库,根据教学需要从校外兼职教师库中确定每学期的兼职实践指导教师。
此外,钦州学院还建立了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管理体系,成为广西仅有的一所具有海船高级船员教育和培训资质的本科院校,先后获得了22个海船船员培训项目的培训资质。
“可以说,学科群的设置完全颠覆了原来钦州师专的专业方向,现在的钦州学院是一个脱胎换骨的沿海大学,我们的每一个学科群背后都是强大的产业支撑。”赵君说。
为学生做嫁衣 推动地方性产业振兴
王红飞是钦州学院2012届毕业生,他没有四处奔波参加各种应聘,而是利用在学院陶瓷艺术设计实验实训中心所学的技艺,创办了一个坭兴陶工作室,他探索出的一套关于坭兴陶窑变可控技术的新型烧制工艺,还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保护。
钦州坭兴陶,已有1300多年历史,与江苏宜兴紫砂陶、云南建水陶、四川容昌陶并称中国四大名陶,饮誉中外。早在1915年美国召开的“巴拿马运河开航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中国历史上首次组团参加国际大赛,钦州坭兴陶就荣获金牌奖。坭兴陶是钦州的文化符号,也是钦州学院服务地方特色产业转型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
为振兴坭兴陶产业,钦州市工信部门、科技部门以“合作、对接、双赢”为主题,多次牵线搭桥,促成钦州学院与一批坭兴陶生产企业合作,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共建“坭兴陶工艺与创意文化”协同创新基地,共同研发坭兴陶产品和建设产品设计专业(坭兴陶设计方向)品牌。
“学生毕业进厂就能拿几千元月薪,干得好的月入万元,别看只是蓝领,赚得可不比一些白领少。”学校陶瓷艺术实验实训中心老师张飞说,现已有200多名毕业生在当地的坭兴陶生产企业就职、自主创业开办坭兴陶公司或工作室,他们制作的作品还多次在国内外陶艺大赛中获奖。
截至目前,钦州学院师生共申请坭兴陶外观造型设计专利29项,出版专著与教材13部,陶瓷作品获国家金奖6项、银奖4项、省级奖20多项。2011届学生廖提章的坭兴陶作品《印象·壮乡》,在第十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标艺术精品博览会上获得“天工艺苑·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该作品于2012年3月18日被钦州市选定为国礼,由时任国家总理赠送给来钦州参加中马钦州产业园奠基仪式的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
同时,钦州学院充分利用沿海优势,统筹各种资源配置,全方位服务于学生的培养。为了方便学生熟悉操作船的各项功能,学院出资购买了船,修建了水上训练中心,建立了轮机模拟器实验室、船舶操纵模拟器实验室、电子海图显示系统实验室等仿真实验室和水上训练中心实训基地,有电子海图100多张,为学生提供一切可以上船的前期培训。
“每个学生要成为船员都要经过考船员上岗证,水上训练中心可以对学生和社会人员进行培训,一个中心可以让学生考涉及船的7个证书。从水手到船员,目前已经培训了学生和社会船员6000多人次。”训练中心老师蒋艳华说。
钦州学院围绕学生培养配置教学资源,为学生踏入社会做嫁衣,真正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让老师进企业 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今年暑假,钦州学院的100名教师没有像往年一样休息,而是深入到企业一线充电。这是钦州学院推出的“双百工程”,即派出100名一线教师到对应企业去跟班学习,请100名企业家到学校做讲座。
以“双百工程”为抓手,钦州学院将着力建设理论与实践无缝衔接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推动学院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
“‘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应用型大学成功的关键,以前没有下企业的,放假也要补回来,也要跟上,教师教学质量上不去,就无法谈转型。”赵君说,“发展是爬坡,转型又发展是爬坡又过坎,学院的干部、老师、学科建设都要转型”。
对此,学校开展了“加快转型发展 创建应用型大学”思想大讨论活动,举办全体处级干部“解放思想 加快转型”论坛,分别邀请钦州市对口单位、国家教育部门专家和学校领导作转型发展主题报告,每个处级干部听后还要写1500字学习心得。通过大讨论、下企业,钦州学院每一个教师在转型过程中都有事情做,都肩负使命,调动了所有教师的积极性。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得到了钦州市政府部门的倾力支持,市领导专门到学校作了“北部湾的开发崛起 钦州学院之使命”主题报告,市政府部门每年拨付300多万元建设经费。钦州学院还制订“双师型”教师建设规划,出台教师挂职锻炼相关政策。引进校外资源,与北京大学共建海洋研究院,与国家海洋部门共建北部湾海岸带遥感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与广西海洋部门共建北部湾海洋经济与北部湾文化研究中心等,共同培养“双师型”教师。
近一年来,钦州学院对照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邀请行业专家参与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在工程、技术、经管类专业进行以提高职业岗位需要的技术与技能为目标的模块化改革试点,加强支撑专业培养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目前,该院文科类的实践教学学分比例达到30%—35%,理工科类比例达到35%—40%。(陈 锋 梁芷铭)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