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传统文化滋养当代教育
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钱逊先生手捧孔子故乡泥土交付教育界的晚辈。本报记者 齐林泉 摄
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
■于建福
为深刻领悟习近平主席于9月24日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简称“9·24讲话”)精神,准确把握中华文化教化之道,让当代教育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国际儒学联合会宣传出版委员会和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国学教育研究中心于10月12日在京举办专题座谈会,强调教育工作者应借“9.24讲话”东风,在新的起点上,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传承。
对中华传统文化认识的新境界
习近平以国家主席身份出席大会开幕式,并面对世界上5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表长篇讲话,实属罕见。他的讲话立足于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着眼于世界发展大势,深刻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时代价值和历史地位,精辟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人文教化、治国理政以及维护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大意义,与党的十八大以来他就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表的系列讲话,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其所阐明的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的新观点、新理念、新论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文化认识的新境界。教育工作者应借“9·24讲话”东风,在新的起点上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传承。
从去年11月在孔子研究院座谈会讲话传递中央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态度,到北京大学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的深刻阐发,再到出席如此盛大的国际会议,并充分肯定儒学对中华文化和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阐明“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平发展理念及其破解人类若干难题的价值,明确提出对待传统文化和不同文明应坚持的原则,强调延续民族文化的血脉才能开拓前进,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更好的开创未来,由此表现出高度的文化自信和自觉,无疑具有里程碑意义。国际儒学联合会秘书长牛喜平认为,“9·24讲话”本身具有非常重要的象征意义,充分表明习近平对传统文化的敬意和重视,也反映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刻认知和价值认同,显示了国家的文化发展战略取向,体现了当代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习近平主席提出弘扬传统文化,首先要深入了解学习它,只有深入进来才能感觉到它的价值,只有通过教育和学习才能实现文化价值的传承,故应引发教育界的高度关注。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原常务副院长兼党委书记俞家庆教授认为:“9·24讲话”借助国际儒联平台向世界宣示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华文化的独特价值,把两年以来有关传统文化的讲话结合起来看,就不难领悟习近平讲话的深刻意蕴。从山东曲阜到政治局学习,从北京大学到海淀民族小学,又到北京师范大学,从中国到欧洲,从各种大场合讲话到个别谈论,每次都有亮点和深意。
为此,根据中央领导指示和教育部来函,国际儒联和国学教育研究中心最近对义务教育阶段新编语文、历史、品德教材进行审议,期待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融入教材,以有效滋养国民文化教育。
理性对待儒学和中华传统文化
如何理性对待儒学和中华传统文化,是百余年来国人众说纷纭并持续探讨的重大问题。“9·24讲话”多维度回应了这一世纪难题。习近平指出:“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思想同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其他思想文化一道,记载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在建设家园的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中华文明不仅对中国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清华大学钱逊教授认为,“9·24讲话”全面回答了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它从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和规律回答了这个问题:“人类已经有了几千年的文明史,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是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中走到今天的。”这就根本上否定了可以割断和抛弃历史的观点。既不能决裂打倒,或者说丢掉根本摘取枝叶,又不能够全盘照搬照用,结论就是要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延续民族文化的血脉,要推陈出新,要结合新的实践和新的时代要求,有区别地对待,努力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结合,“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这就为我们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提供了准则。
“9·24讲话”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由此,具体到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就是延续、继承、维护和发展,而不是鄙薄、否定或抛弃。在钱逊教授看来,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灵魂”和“根本”,首先意味着要有延续性和继承性,要贯穿古今,不能割断,而且在将来也是要延续下去,今天和将来也不能割断。当今文化是在继承过去一切优秀文化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现在的根本精神也是古代民族精神的发展和深化;明天的中国也是继承了历史的中国和现代的历史而发展下去的。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灵魂”和“根本”,还具有根本性和整体性。就像血脉,流通在整个身体里面,而且一以贯之地渗透于整个过程之中。传统文化犹如一棵大树,从根上砍了,其枝叶难以获取营养,就难以维持其生命力。
深入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思想精华,积累和储存着丰富的智慧和力量,有待于深入挖掘与阐发。习近平主席特别提到文以载道、文以化人的教化思想,这也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要求我们继承、发展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要与治国理政结合起来。
基于此,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梳理出传统文化的概念、范畴体系,以凝聚共识,发挥修齐治平的独特功能,同时发现“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在俞家庆教授看来,习近平在近期系列讲话中都提到了传统文化里的德目和核心概念。比如说在政治局学习会上就曾提出,要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其中涉及儒家“仁爱”、“民本”、“诚信”、“正义”、“和合”、“大同”等核心概念;在欧洲学院提到先秦诸子百家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强不息”等范畴;“9·24讲话”确信,至少如下15种思想对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难题有所启示:“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天下为公、大同世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为政以德、政者正也”,“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经世致用、知行合一、躬行实践”,“集思广益、博施众利、群策群力”,“仁者爱人、以德立人”,“以诚待人、讲信修睦”,“清廉从政、勤勉奉公”,“俭约自守、力戒奢华”,“中和、泰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谐相处”,“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居安思危”。习近平梳理出来的这些思想值得我们学习、研究,值得我们借以分析传统文化的概念体系和逻辑架构,唯有如此,才能形成有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的核心价值体系,才能真正深入到人们的头脑里面去,才能够使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久远。
北京师范大学周桂钿教授注意到,“9·24讲话”讲到当今世界面临着许多突出的难题,比如,贫富差距持续扩大,物欲追求奢华无度,个人主义恶性膨胀,社会诚信不断消减,伦理道德每况愈下,人与自然关系日趋紧张,其关键问题还是思想品德问题,而在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
儒家文化注重“修齐治平”,“9·24讲话”也明确提及。在北京师范大学于述胜教授看来,要真正接续传统,汲取传统“修齐治平”思想,不妨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现的那一批学贯古今中西的大师(如钱穆、马一浮、熊十力)为“跳板”——当人们大都有文化自卑心态的时代,他们却有着强烈的文化自信和文化定力,而且其思想贯通古今。他们的思考为继承和发展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思想,以及回应“五四”以来在中国盛行的新思想和新思潮有着重要启示意义。
强化以经典为核心的中华文化本根教育
“9·24讲话”强调:“文以载道,文以化人。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升华,要认识今天的中国、今天的中国人,就要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血脉,准确把握滋养中国人的文化土壤。”显然,当代中国教育,理应是中国传统教育的延续和发展,当代中国教育思想文化,也理应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文化的传承与升华;要认识今天的教育,就要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血脉,准确把握滋养中国人的文化土壤;当代教育,都应该植根于中国文化的沃土,而获得丰厚的滋养。“9·24讲话”还强调:“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精神世界,是始终深深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的。”由此不难推知,当代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建立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需要花一番培根固本铸魂的功夫,尤其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进而洞见“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