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青年教师的信·王维审成长的常识:有一颗干净、自由与充满爱意的心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9-10-1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有一位年轻教师给我写了一封信,讲述他最近遇到的一件伤心事:学校组织的暑假开学“收心”考试结束后,他发现班里有几个学生的考试成绩很差,联想到这些学生平时学习不认真,经常不完成作业,便有些生气。他在教育这几个学生时,一时冲动打了学生几下。结果,他被家长告到了教育局,学校领导让他写说明材料。这位老师说:“这几个学生其实很聪明,只是不爱学习,我实在是觉得他们不好好学习太可惜了,我真的是为了他们好……我知道自己有做得不对的地方,但还是感到很委屈。”最后,这位老师问我:“王老师,你觉得我应该怎样才能在短期内有效教育这些懒惰贪玩、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怎样才能把学生的学习成绩快速提高起来呢?”

    我相信,有着类似经历或相似纠结的教师不少。在这些教师的潜意识里,总是对学生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底气”存在,总是觉得自己对学生的严厉批评都是为了学生好,都是在对学生的生命成长负责。在这种认知之下,教师的教育行为往往容易超越政策法规允许的范围,出现一些失当或过度的惩戒手段。当这种行为被学校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纠偏之后,教师的内心容易滋生出委屈感,会有“好心不得好报”的愤懑。甚至有的教师会因此一蹶不振,放弃对学生的正常管理,逐渐走上“怀才不遇”式的自暴自弃。

    其实,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这些教师并不成熟的一种认知:我是为了学生好,他们就得接受我的意志,就得朝着我期望的目标去努力。在多元价值观的影响下,现在的父母一般都愿意承认孩子的差异,他们对于成功的定义未必都与考试分数建立十分强大的联系。幸福感、自由度、基本素养的培育等,已经慢慢被父母融入对学校教育成果的期待之中。那么,如果教师再以“一元认知”去应对学生与家长的“多元愿望”,教师的影响力就会大打折扣。事实上,教育不是万能的,有着自己的边界和局限。作为教师,我们可以把自己的认知尽可能地传递给学生和家长,但万不可把自己的认知作为唯一正确的真理。

    在这封信中,这位老师一直追问怎样做才可以彻底教育好这些学生。我反倒觉得,他现在最需要的并不是寻找改变这些学生的方法。原因很简单,一是世界上没有包治问题学生的灵丹妙药,更不会有让学生马上开启主动学习模式的策略和方法;二是这位老师之所以这样问,说明他没有意识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依然觉得自己的认知是正确的,是应该被学生和家长接受的真理。倘若真的如此,这位老师会距离问题解决的方案越来越远。我个人的建议是,现在最需要去做的,不应该是想如何改变学生,而是要好好想一想如何改变自己,如何尽快打开自己的心灵世界,修炼一颗干净、自由与充满爱意的心。

    那么,什么是“干净、自由与充满爱意的心”?这是一个不好界定的概念,但它应该有这样一个底线标准:不唯分数来衡量学生的生命本质,不因现实的考核量化而改变自己的教育初心,纯粹而真诚地喜欢学生。我一直在想,这位老师之所以在处理学生问题的过程中有“失手”的冲动,是因为他太在意学生的分数,太在意学校基于分数的量化和考核。也就是说,他对学生的爱还没有达到纯粹的程度,还多多少少掺杂着学生成绩会影响教师成绩或者教师形象的成分。在我看来,如果这位老师的内心世界依然为分数所捆绑,那么他的教育就无法摆脱狭隘、偏激和粗暴,就不可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如果能把自己的内心世界打开,学会接纳各种各样的学生,看见不同学生的好与优秀,这位老师就不会那么焦虑,也就不会出现失手打学生的错误。当然,我们现在所处的教育环境不够理想,每一个教师都必须承受考核带来的压力。这些压力我们必须面对,但不应该原样不变或者增压后再传递到学生身上。一个有着干净、自由与充满爱意之心的教师,会有意识地主动淡化或者消解这些压力,用自己的责任与担当抵抗纷至沓来的寒意,尽可能为学生营造一个“局部的春天”。

    由此,我们可以归结起来说:干净,就是纯粹,就是“只是为了你好”且不包含任何私心杂念;自由,就是舒展,就是为了学生的舒展而舒展自己。对于教师来说,只有内心纯粹、心灵自由,才能让自己的爱意单纯,才能摆脱因爱而衍生出来的困惑、焦虑与不安。

    (作者系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教体局教研员)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