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成长教育体系 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为了给教师成长营造一种比较好的环境,学校紧紧围绕学习型、书香型校园建设这一主题,激励教师学习,为教师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为学校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环境保障。学习型和谐校园的建设,为教师的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
作为西南大学教育科研实验学校,涪陵十四中通过与西南大学联合举办“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班”,为教师提高教育教学研究水平打通成长通道。目前,该校有74名教师修完学业,10名教师通过了国家在职研究生考试,修完学业,获得教育硕士学位。
为了给教师搭建专业发展平台,学校制定了教师研修条例,派出教师到重庆、成都、北京、上海、江苏、山东等教育发展前沿阵地培训学习,开拓视野,更新教育观念,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对优秀教师给予一定的研修经费。
同时,聘请北京大学、中央教科院、西南大学、重庆教科院、长江师院等校专家教授来校讲学并深入课堂,解剖学科教学,制定学科教师培训方案。每周周前会安排1名优秀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经验交流,为教职工提供更多的学习平台。
为了培养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学校建立教师优秀研究成果激励机制,支持鼓励教师著书立说。要求教师要养成善于总结、积累、提升教育教学经验的优良习惯,为逐渐形成自己系统的教育思想、鲜明的教育特色奠定基础。对品质优良、社会影响较广泛的成果,予以一定的经费支持和奖励。
在校外,学校以“对口支教”、“领雁工程”、“中西部骨干培训”、“田家炳英语教师培训”等活动为载体促进教师成长,发挥学校的示范辐射作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近几年,学校先后与罗云中学、涪陵十九中、梁平七桥中学,双桥区实验中学等学校进行结对帮扶,开展联合教研活动及献课活动。2010年,涪陵十四中被命名为重庆市“领雁工程示范学校”。
在校内,学校通过坚持每学年春季青年教师“五三一”成长课堂优质课赛、秋季“说讲评”赛课和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优质班会课赛等活动,为青年教师和班主任的成长提供锻炼机会,以老带新,逐步提高年轻教师的教科研水平。
在涪陵十四中,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有着不同的学习层次和成长阶梯:
——针对新教师量身打造的“青蓝工程”,通过师徒结对帮扶,采用经验移植和整合的方法促进新教师快速成长,每位新教师每周听1节随堂课、上1节练兵课,每月上1节汇报课,每期上1节达标课,撰写教学反思日记,快速完善自我,加快新教师“入格”关键期的专业化发展。
——根据青年教师处在专业发展突破期,学校对青年教师实行“升格”培养,塑造品位教师。该校通过整合团体智慧,每周为各备课组安排半天时间,共同探讨、设计科学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在集体备课基础上形成适合本班学生的个性化教案。加强互动研讨,让教师走出校外,参加教学展示与观摩研讨,取长补短。
——抓住教师发展的教育哲学观建构期,对骨干教师实行“风格”培训,塑造品牌教师,使他们由教书匠转为创造者,由经验型转向专家型、研究型。在该校,骨干教师要有自己的研究课题,撰写研究报告和论文,实践、反思、回顾、诊断、监控自己的行为表现,不断提高科研能力。
此外,学校通过开展教师读写、弘扬劳模精神、评优评先等一系列师德师风活动,在全校营造争做儒雅型教师的氛围。
一系列扎实的行动,有效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一大批教师脱颖而出。目前,该校拥有市级骨干校长1人,特级教师1人,市教学名师2人,市级骨干教师13人,有区级名校长1名,区级科技拔尖人才9人,区名师5人,区级学科带头人17名,区级中青年骨干教师52名。60多人次先后在市区优质课大赛中获奖,其中获国家级别赛课一等奖4人;二等奖5人;市级优质课赛一等奖13人;30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各级报刊发表或研讨会上交流。
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也促进了学校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涪陵十四中连续11年,中考上市重高人数,优分段人数居涪陵区之首。
创新家长成长课程体系 实现家庭与学校“无缝对接”
在涪陵十四中,有一张家庭教育和家长成长与孩子成长关系图格外引人瞩目:
涪陵十四中用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家长成长构建了一幅孩子成长关系图,这是一棵成熟的树:有树根(家长自我成长)、树干(家庭教育)、树枝(学校教育)、树叶(社会教育)、果实(孩子的成长和成就)。根深、干粗、枝繁、叶茂的树才能结出硕果。
“道”是价值观,是家长成长和家庭教育之思想,“术”即家庭教育的技术和家长成长的知识水平,“器”则是家庭教育中运用的工具。用正确的“道”,科学的“术”,恰当的“器”,通过“树根”吸收和提供营养、“树干”输送养分,树叶吸收阳光,树枝加以支撑,就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这就是涪陵十四中的家长成长与家庭教育观。
针对初中阶段孩子难教育、总顶牛、煲电话粥、上网成瘾、成天看电视、盲目追星、早恋、离家出走、爱慕虚荣、自闭自卑等家庭教育的困惑,涪陵十四中着力构建家庭教育与家长成长体系,从家长成长做起,提高家长的“道”、“术”、“器”水平,积极营造孩子阳光成长的和谐环境。
在涪陵十四中的家长成长系中,家庭建设的家庭物质环境“硬件”和家长的道德情操、工作态度、为人处世、亲情友情等“软件”,都被给予了充分的关注。
让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这是涪陵十四中家长成长课程的核心理念。学校在转变孩子的同时,也将关注点放在转变家长上。一方面,学校每学期都会给家长们推荐适合家长阅读的书目,如《傅雷家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卡尔威特的教育》、《亲子关系全面技巧》、《孩子,妈妈陪你慢慢长大》、《爱的五种能力》、《靠自己去成功》、《告诉孩子你真棒》、《好父母 好家教》、《青春期孩子的心事》等。另一方面,开好初中第一次家长会,通过家长会培训,与家长共同探讨孩子在小学阶段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道德修养、学习习惯、生活态度、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问题,探讨在家庭教育中的问题和困惑,结合每一个学生进行“个案”分析,制定家庭教育策略与方法,找到适合孩子的成长之路。
此外,学校还坚持每学期举办2—3次家庭教育讲座,聘请家庭教育专家、学者来校授课,指导家长如何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目标激励、形象感召、奖励惩罚、疏导调节,提高家长教育孩子的技术,为家长成长出谋划策。同时,引导优秀家长现身说法,交流成功的教子经验和心得;通过设计亲子活动促进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通过设计为父母洗脚、为父母分担家务、给父母写信等感恩教育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体验亲情、体验生活之艰辛,并与孩子共同总结,形成温馨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促进孩子和家长共同成长;通过鼓励支持指导家长广泛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了解孩子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发现孩子成长过程的缺失和不足,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方法的改进,制定孩子成长的方法措施。
家长成长课程体系的建设和实施,使涪陵十四中在家庭教育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涪陵区、重庆市家长学校示范学校,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业成绩稳步提升,家长从对家庭教育一知半解到认真履职、找到适合孩子阳光成长之路,实现了人生的蜕变。
该校2015级某班女生小应,3岁时父母离婚,一直由婆婆爷爷隔代抚养,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和约束,在小学阶段养成了打架斗殴、夜不归宿、桀骜不驯的恶习。进入初中后,在学校设计的各种家庭教育课程和活动引导下,其父母承担起了各自责任,如今小应不仅改掉了不良习气,而且学习十分用功,成绩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她说:是十四中给了我今天,我感谢学校、感谢我的老师、感谢我的父母!
多元教育实践课程体系 助师范生入职一臂之力
教育实习是师范类大学生培养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阶段,这一过程直接影响到教育实习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大学生走上教育工作岗位能否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
作为西南大学、长江师范学院等高校教育实践基地,涪陵十四中创新大学生教育实践的形式,充分利用高校的教育科研、人力资源和技术优势,让高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成为实践和现实,也让师范类大学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缩短了入职周期,同时促进了实习学校的发展,实现了实习生、师范院校和实习学校的共同发展与进步。
针对过去集中实习由于时间短且临近毕业、多数实习生忙于找工作无暇顾及实习实践活动的实际,涪陵十四中与高校合作,研究解构师范类实习生集中学习模式,将入职前的实习活动解构在大学生从大一到大四的整个大学求学生涯中,让他们经常深入校园,参加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和校外教育教学等活动,如艺术类大学学生每周两次到学校指导学校开展艺术课程课外活动,既发挥了其特长,又增强了其艺术修养和教学能力。通过时间分散实习,既提高了其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又能缩短其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心理适应期。
针对师范类学生的实习问题,涪陵十四中实施实习生导师制,从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为实习学生量身定制实习方案,结合其专业技能、专业水平和兴趣爱好,安排名优教师担任实习指导老师,从班主任工作、学科教学、专业成长、教育教学科研、课外学习等方面悉心加以指导,促进实习学生的专业成长。同时,对实习学生进行入职前考试、面试等方面的能力加以指导和训练,有效提高了实习学生的应试技巧和能力,提高实习学生专业的入职率。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